发表时间: 2024-05-20 09:35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请客喝茶,是胡建人的常态。
不论老友聚会、还是谈生意谈合作、亦或者单纯闲聊叙旧,都可以放在茶桌上进行。
前段在外面喝茶时,碰到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
落座后,大家闲聊的话题五花八门。
因为那位老朋友,近期刚提了辆新车,所以发表了一番个人感慨。
他认为,现在市面上30万元以内的家用代用车,最常见、最普及,满大街都是。
60-80万左右,算中高档,有不少国产品牌汽车的部分配置,能对标国外百万级豪车,性价比高。
至于百万元级的豪车,毋庸置疑,这个价位除了贵以外,没有任何毛病……
凑巧的是,那天茶会的“开场茶”是一款有机牡丹王。
见状,那位老朋友进一步打比方。
据朋友坦言,他平时喝岩茶为主,白茶喝得比较少。
但这些年白茶这么火,自己陆续也有接触一部分。
按照他的理解,白茶和上述的汽车分类一样分三档。
寿眉像30万元内的家用车,价格亲民,喝的人最多。
白牡丹,算中间档。
至于白毫银针,堪比豪车级。
但是,看到桌面上的有机牡丹王后,朋友又进一步补充。
“牡丹王的香气口感配置,堪比白毫银针,算高性价比平替。”
此话一出,在场有不少人认同。
认真说来,牡丹王能成为白毫银针平替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
《2》
一、采茶时间接近。
每年采春白茶时,由白毫银针开采拉开序幕。
采过白毫银针后,紧跟着就是采牡丹王、高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以及普通的二、三级白牡丹。
等到牡丹季过去,开始采春寿眉。
按往年规律是采到立夏之前收关,但今年作为“史上最短春茶季”,连谷雨还没到就已结束。
将白茶春茶的采摘线梳理清楚,不难看出,白毫银针与牡丹王的采摘时间挨得特别近。
紧紧相随,甚至还有一定交集。
比如,堪称极品的牡丹王,与白毫银针的尾期针交替采摘。
有的时候,海拔稍微低100-300米的茶园,因为气温暖一些,茶树枝梢间冒出来的已经算牡丹王。
但700-800米往上的茶园里,还在采白毫银针。
有的时候,哪怕是同一片茶园,朝南面的茶树,芽叶发育节奏快一些,向阳花木易为春,已经早早从芽头旁伸开嫩叶。
但相对背阴的那一面,依旧能采到白毫银针。
茶叶作为看天吃饭的农产品,具体采茶时间受到多方面自然因素制约,并不能严格一刀切。
不管怎么说,由于采茶时间接近,让牡丹王拥有“近银针”属性。
买茶时,如果觉得直接买白毫银针,价格有些小贵,选牡丹王充当平替,无疑是良选。
《3》
二、外形长相相似。
同时在桌面上摆两碗茶,一盖碗放白毫银针,另一盖碗放牡丹王。
远远看去,相似度能达到9成。
因为它们看起来,都是以芽为主。
白毫银针,茶芽肥壮,芽头旁带有小叶壳。
而牡丹王,芽头同样很粗壮,仅比银针瘦了一分,不细看不易察觉。
同时,牡丹王的叶片,极嫩极小。
细嫩偏小的叶子,与肥肥的茶芽一比,视线注意力完全会被芽头转移。
同时,两者间的白毫同样极其浓密。
尤其是茶芽表面的白毫,蓬松密集,没有一处缺漏。
这些年接触过一部分这样的茶客,他们在喝茶时极其看重外形细嫩。
大红袍、普洱、岩茶肉桂、白茶寿眉等,极少喝。
平日喝的茶,都是明前龙井、明前毛峰为主。
在转过来尝试白茶时,且不说别的,光是从外形上,白毫银针与牡丹王就能博得这类茶客的天然好感。
《4》
三、茶香阵营类似。
提到白牡丹的茶香,很多人的第一直观印象是花香。
拥有“白茶花仙”美名的白茶白牡丹,花香清雅层次在白茶圈实属一绝。
但在这里,要做一下细分。
白牡丹的等级划分,比较多。
对照白茶国标,分为四级。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其中特级白牡丹,在民间存在一个广泛别称,即今天提到的主角——牡丹王。
而按照民间分类,白牡丹的等级划分如下:
牡丹王、高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以及普通等级的二、三级牡丹。
不同分类阵营的白牡丹,茶香存在细微区别。
虽然,花香作为春白茶基础香型,广泛遍布在各式白牡丹身上。
但牡丹王的香气比较特殊,它的毫香胜于花香,茶香极为鲜嫩。
如果不看干茶,单纯靠鼻子闻。
闻到牡丹王身上那股馥郁鲜明的毫香时,多数人都会怀疑这是一款白毫银针。
毫香在前,花香在后,毫香馥郁程度强于花香,这是牡丹王与白毫银针的共有茶香属性!
《5》
四、茶味同样鲜爽淳和。
喝白茶,有人偏好花香鲜明,有人钟爱汤感醇厚。
当然,也有人冲着鲜爽、淳和、天然清鲜等风味关键词入手。
喝茶喜欢鲜爽感的茶客,喝白茶的最佳选择有两个:
白毫银针与牡丹王。
由于采茶时间相 近,茶芽肥壮度相似。
它们的茶氨酸积累量,也十分接近。
喝一泡高山牡丹王的新茶,你能收获一杯满满的鲜爽茶汤。
小口喝下,慢慢细品。
茶水当中,鲜中带香,又淳又柔。
茶汤当中的毫香馥郁,每啜下一口茶,口腔内都能溢满鲜香。
同时,连茶水质感也很接近。
茶水淳和,绵柔,鲜嫩分明。
喝上两、三杯茶氨酸丰富,鲜爽淳和的新茶后,会感到滋润感特别强。
这等鲜爽、淳和、润泽的茶味口感,细品下来,回味无限。
《6》
五、都具有丰富茶氨酸。
白毫银针,是春白茶当中的养分明星,茶氨酸含量遥遥领先。
茶氨酸作为氨基酸的成员,对人体有着微妙的裨益。
很多时候,通过喝白毫银针获得的养分与妙用,在喝牡丹王时也有类似体验。
譬如,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时,泡上一杯高山牡丹王润一润。
饮茶过后,凭借持久的生津,能缓缓消散干燥天气带来的不适。
曾经有茶友好奇,我们平时明明是用热水泡茶,为什么热茶喝进嘴巴里,却能带来清凉回甘滋润?
这背后,来源自好茶内部的养分功劳。
先天茶味物质与养分物质积累越是充足,越能带来美妙的喝茶体验。
当茶汤吞咽过喉,喉间好似清风徐来,留香阵阵。
随后,源源不断的津液在口腔内分泌。
让你由内而外,感到凉丝丝的,又香又润。
这种由回甘生津带来的润泽、润燥感,是单纯喝凉白开没法替代的。
先天养分充足的茶叶,方能带来这等美妙体会。
《7》
有一句广为人知的俗语。
叫做“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想起在春茶季时,在茶农口中听来的一番行业观察。
“现在很多人做白茶,都是强行采白毫银针,哪怕嫩叶都张开了,还是强行抽针。只要芽头,舍掉嫩叶,只为了多做白毫银针……”
但这种“抽针芽”,会带来这样的影响。
一方面,是减缩牡丹王产量。通过人为刻意抽针,将牡丹王的芽头抽出来做白毫银针,必然影响真正的牡丹王产量。
另一方面,是造成产品标注混乱。
舍掉叶片,只采芽头,制成的“抽针茶”,哪怕对外当成白毫银针卖,它的本质依旧是牡丹王。
这样的抽针芽,芽头略瘦一分,没有小叶壳。
买茶时,比起买这种弄虚作假之嫌的抽针,不如直接买牡丹王更有性价比。
至少,堂堂正正的牡丹王,风味具有近似银针的属性。
基本爱喝白毫银针的茶客,能轻松接受牡丹王。
将牡丹王作为白毫银针平替,再合理不过。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