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8 18:1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说到“渐冻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病挺吓人,人明明活得好好的,身体却像被无形的冰块一层层冻住,最终连呼吸都变成了奢侈。
可这种病并不是某一天突然从天而降的,它往往是慢慢渗透,身体早在一开始就给出了蛛丝马迹。
只不过,这些信号实在太过“低调”,很多人习惯性忽略,等到真的意识到问题,可能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这种疾病的全称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它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攻击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萎缩和无力。
虽然医学界对它的成因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早期信号,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能及时察觉。
很多人上了年纪,手脚有点没力气,拧不开瓶盖、拿不稳筷子,总觉得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
可问题在于,这种“无力”并不仅仅是衰老造成的,有时候,它可能是神经元逐渐“掉线”的表现。
ALS最早的症状之一,就是手部力量的异常减弱。比如,平时能轻松拧开的瓶盖,突然变得吃力;拿筷子的时候,手指开始打滑;甚至写字的时候,字迹开始歪歪扭扭,像是回到了刚学写字的年纪。
这种手部无力往往是一侧先出现,慢慢扩散到另一侧。
有研究数据指出,大约60%的ALS患者,早期都会出现手部力量的异常减弱。
而这并不仅仅是肌肉力量的下降,而是神经元无法正常向肌肉传递信号,导致肌肉收缩出现问题。这种“断线感”,用再多的营养补品、锻炼都无法改善。
科学家通过脑部扫描发现,ALS患者的大脑运动皮层区域存在异常活动,神经元传导信号的速度明显减慢。
这意味着,当手部出现异常无力时,可能并不是肌肉在偷懒,而是大脑和肌肉之间的“通讯线路”出现了问题。
很多人都有过肌肉不自主跳动的经历,尤其是在熬夜、劳累或者缺钙的时候。
这种跳动有时候像蚊子在皮肤下乱窜,让人忍不住想要抓一抓。但如果肌肉频繁跳动,甚至长期持续,千万别当成小事。
ALS早期的另一个信号,就是肌肉的非自主性跳动,也叫肌束颤动。这种跳动并不是简单的抽筋,而是神经元逐渐衰退、失去控制权,导致肌肉异常放电。
科学统计显示,超过70%的ALS患者在早期都会出现肌肉跳动的症状。而且,这种跳动往往是持续性的,不分白天黑夜。
有些人开始时只是偶尔跳一下,慢慢地,这种跳动变得越来越频繁,甚至影响睡眠。
医生曾用高分辨率肌电图(EMG)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他们的肌肉纤维呈现异常电活动,这就是肌束颤动的“罪魁祸首”。
当然,肌肉跳动并不都是ALS的表现,有时候只是身体缺钙、缺镁或者劳累过度。但区别在于,ALS引起的肌肉跳动往往伴随其他症状,比如无力、萎缩等。
如 果肌肉频繁跳动,又伴随手脚无力,一定要去医院做详细检查,不能单纯靠补钙解决问题。
很多ALS患者在早期并不是手脚出现问题,而是嘴巴和喉咙先“掉链子”。
比如,吃饭时突然发现咀嚼困难,喝水时容易呛到,说话的时候含糊不清,甚至连简单的词都吐字不清晰。
这些症状表面看起来很像是普通的喉咙炎症或者小中风,但实际上,它们可能是ALS早期“延髓型”症状的表现。
研究显示,大约30%的ALS患者以吞咽困难和语言含糊作为早期表现。
医学上称之为“延髓起病型ALS”,这种类型的患者病情进展往往更快,预后相对较差。
在ALS患者中,控制吞咽和发音的神经元逐渐退化,导致喉部和口腔的肌肉失去力量。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甚至吃饭时只能靠流质食物维持营养。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当吞咽困难和说话含糊与其他神经症状(如手无力、肌肉跳动)共同出现时,ALS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这种情况下,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早期确诊。
渐冻症这个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完全治愈的方法,更多的是依靠药物和康复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
不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有数据显示,接受早期干预的ALS患者,生存时间可以延长1-3年。
而在这宝贵的时间里,很多治疗手段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保持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病痛带来的负担。
当然,不是所有的手无力、肌肉跳动、吞咽困难都一定是ALS。但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那可真不能拖着不管了。
与其等到病情发展到不可逆的阶段,不如在早期就把问题掐灭在萌芽状态。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
[1]吴纯新,赵英淑,滕继濮.渐冻症:“解冻”之路在何方[N].科技日报,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