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白毫银针购买指南:揭示尾期针、小树针、假荒针的风险

发表时间: 2023-02-10 10:01

白毫银针购买指南:揭示尾期针、小树针、假荒针的风险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去年底,看到一张印象很深刻的广告图。

卖的是一款茉莉银针。

据说用福鼎大白茶的银针茶芽,再加入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制成。

但这并不是它的吸睛重点。

整张广告图最怪异的地方,是商家的宣传理念。

对外重点介绍的概念,竟然是绣花针!

即,茶芽嫩小如绣花针。

在P出来的宣传图上,还特意将普通绣花针和那款银针的芽头放在一处对比。

芽头细长,瘦能穿针。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这么瘦弱的芽头,等级差极了。

在白茶圈里,芽头瘦、小、长的春芽,品质不高。

而在那位商家眼中,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如此怪诞的一幕,着实令人费解。

无独有偶,近⁡期遇到一位新茶友咨询。

“你好,白毫银针一共分几种?”

灵光一闪联想到那款“绣花针”,大家在买白毫银针时,以下3个概念早看清早受益。

《2》

一、尾期针。

根据经验,细瘦如牙签状的银针芽头,等级肯定不高。

大家可以试着想想,一颗春笋的生长。

嫩笋萌动时,嫩嫩的、萌萌的、里面还没长出粗纤维,口感极鲜嫩。

等到春笋冒出地面,看到阳光后,肯定会快速拔节生长。

越长越瘦,越长越高。

丝毫不复初生之际,那股胖墩墩的模样。

白毫银针的茶芽生长,也是如此。

待天气回暖,达到茶树大量萌芽所需的生长积温后,能在枝梢间看到嫩绿新芽。

芽头刚萌发时,也是短小、胖墩为主。

尤其是头采米针,在生长得极标致的年份,能具备小米粒那般的特征。

比如,2022年的那场高山头采米针。

随着芽头不断生长,芽身长度会变长。

同时,春芽本身的肥嫩饱满程度,也会日愈变瘦。

至此‪,不难看明白一点。

当你看到一款白毫银针,芽头格外瘦长,又细又长时,不用多说,这肯定是尾期采下的产物。

虽说它也是白茶树的春芽,但内在养分品质,连标准银针都比不上,更别说头采米针了。

茶友们在买茶时,千万别以为,白毫银针的芽头选越长越好。

按这样想,反而会白白与好茶失之交臂!

《3》

二、小树银针。

简单理解小树白茶,可以将它当成白茶树的幼年体。

它们普遍刚种下没过几年。

趁着白茶市场大热的东风,被人大量开垦茶地,新种茶苗。

这些刚种下没几年的白茶树,和成年茶树相比,内在养分风味明显不足。

类似一个刚8岁的小孩,哪怕以神童自称,但见识与阅历肯定不及成年人。

按普遍规律,茶树种下后三年打顶、五年才适宜采摘。

但有人等不及这中间的空档期,心急采摘。

毕竟在春茶季里,能多做两斤、三斤银针,也是可观的收益。

为此,现在预测2023年的白茶春茶季。

还是那句话,当心小树茶。

买白毫银针,千万要谨慎,别入了小树银针的套路。

说实话,过去这几年买白茶,小树茶反而是最值得警惕的,因为它们的迷惑性很大。

尤其是小树银针,因为小树茶的枝丫偏嫩,茶芽孱弱,还会被部分居心不良的人,冠以头采米针的名号,行骗江湖。

大部分茶友,没法从外观上将它们与正常白茶区分。

这时也不用心急,推荐大家从一处细节检验。

捏一捏芽身,感受芽头的紧实度。

成年茶树单芽制成的银针,捏起来是鼓的、饱满的。

如果一捏就扁,并且还久久无法回弹,那肯定不是来源自成年体的茶树。

除此外,还可以留意芽头层数。

优质高山银针,芽头内部结构类似竹笋,有5-7层笋壳状包裹成茶芽。

拿一把小剪刀,将芽头对半剪断。

观察横截面,亲自数一数。

如果只有3层、4层,甚至更少,芽头瘪瘪的,肯定不是正常银针!

《‎4》

三、假荒野银针。

去年看到这样的春茶直播。

“带你走茶山,亲临现场,看荒野银针采摘。”

这样的宣传语,很难让人不心动。

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只看了一个标题,心里就在猜想与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

绝大多数荒野白茶,都藏在深山里,分布零散。

并且,入镜拍起来,画面会很杂乱。

因为是纯荒野,没有人工管理,也没有人为除草,荒野茶树和四周植被融为一体。

杂草灌木掩映下,很难拍下荒野茶树的独立单人照!

更何况,在荒山野岭里,上哪去找信号直播?

这么‬想起来,这位主播
的现场直播难度,可想而知。

但点进去后,才发觉这只是一场作秀。

主播口中的荒野茶树,实则并非是真荒野。

因为从现场直播画面,已经明显露馅。

明明是大片密集种植的茶树,人工种植痕迹明显,只不过最近几年没有修剪,茶树长得高了些。

但这与纯正的荒野白茶,相差极远。

单凭这,就想宣称是荒野银针?完全是一场笑话。

就算能骗得过一众不知情的观众,但稍微懂行的老茶客,不难看出背后猫腻。

荒野银针的茶树,零散分布,不成规模,产量极少,采茶过程很耗费人工。

采下来的芽头,白毫浓密,芽头底部带有特征性的马蹄节。

同时,最能证明荒野银针野性的地方,在于茶汤。

毫香带有似野草、野蘑菇那般的气韵,啜茶入口,茶汤浆感明显。

咽下茶汤后,喉间化开一片甘凉,特别美妙。

《5》

立春已过,2023年的春天,正式到来。

早春时节,春寒未消。

但伴随着东风解冻,春风送暖,桃红柳绿的风光已经在酝酿。

再过一个多月,一年一度的白茶春茶季,即将登场。

聊到春茶,有不少茶客在买白毫银针时,总以为是买越早越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受到海拔高低落差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自然下降0.6℃。

山下的平地茶园,茶树发芽更早,采白毫银针的时间相应更早。

但是,四周开阔的平地茶园,缺少云雾润泽。

植被少,云层薄,直射光居多。

土壤通透性、空气质量、光照柔和程度等,没法和高山茶相比。

产出来的平地银针,品相、香气、滋味、韵味等方方面面没法和高山银针相提并论。

等到采茶时,抓一把刚采摘‎下来的平地银针,凑近去闻新鲜茶芽,茶青香气较为寡淡。

和高山银针的馥郁鲜香相比,相差一大截。

说到底,买白毫银针,品质出色才是第一出发点。

不香、不鲜、不爽口的白毫银针,不论它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都不算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