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1 21:28
忽如一夜东风来,大街小巷遍开俄罗斯馆。临近元旦 ,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一夜之间冒出各种大大小小的俄罗斯商品馆,仅繁华的中山路商业街上,一下就开了三家俄罗斯馆,人潮汹涌的万寿宫文化街区也冒出了几家。
这些门店,大多打着蓝底白字的醒目招牌,门口摆着俄罗斯套娃,店里插满了中俄国旗,循环播放着俄语歌曲,有的还请来了几个异域风情的姑娘在门前翩翩起舞,极力营造出一种纯正俄罗斯超市的氛围。
是俄罗斯姑娘吗?
走进这些俄店,你可以看到亲一色的俄式商品风格:肉肠、果汁饮料、巧克力、饼干、休闲零食、软列巴面包、俄式糖果、散装蜜饯、罐装啤酒、罐头、奶粉、酸黄瓜、果酱、伏特加酒、冰箱贴、套娃玩偶、扑克牌士兵玩偶等。
人们会发出疑问,这些俄罗斯商品馆真的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吗?是卖情怀还是割韭菜?在店内随手拿起任何一件商品,如果不被包装的外文商标迷惑,或是俄式红脸蛋小姑娘包装吸引,就能发现这些商品的产地,基本来自国内。有些商品为了打造俄式进口人设,甚至会玩“出口转内销”的套路,拿出进口清关的资质,证明店内货品来自俄罗斯。
其实,这类店铺背后,貌似是有个相互通气的推手。据统计,2024年全国各地成立的俄罗斯商品馆相关公司超过700家,这些商品馆不仅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遍地开花,也在中小城市迅速扩展。例如,俄某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开设了60多家连锁门店。这一爆发式增长背后,既有中俄贸易合作的深化,也有中国消费者对俄罗斯产品的浓厚兴趣,更离不开资本的强力介入。许多商家宣称,俄罗斯商品馆建店快、回本快,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涌入。
黑龙江佳木斯,是各类俄馆的主要经营主体注册地。一年之内,这个城市冒出800多个各类俄馆的注册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并不自己直接参与经营,而是玩起了零售业常见的快速发展模式:加盟。真相可能是,俄罗斯商品馆想赚的不是消费者的钱,而是加盟商的钱。
满洲里的俄罗斯 商品店
据一些相关数据介绍,俄罗斯商品馆的产品种类多达8000多个单品,每月还有100多种新品更新。这种丰富的产品线,加上商家宣传的快速回本模式,使得俄罗斯商品馆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关注。然而,随着市场的深入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商品馆被曝出售卖非俄产商品,甚至存在国内代工产品冒充俄罗斯进口商品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质疑。
(一些地摊上也摆上了俄罗斯货)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辨别一些俄货的真伪:
一看包装,俄罗斯商品不太可能出现英文字母或汉字;
二看条码,俄罗斯地区代码为 460 - 469,69 开头是中国生产;
三看常识,如俄罗斯肉质食品出口受限,部分产品当地并不生产。
(图片均为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