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8 09:38
1月5日,重庆动物园大熊猫“兰香”在园内遭到游客用可乐瓶“袭击”,“兰香”被惊到坐起,吓得双手抱头。男子被指责后更嚣张回应:我喊熊猫喝可乐有错吗。
据目击者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熊猫“兰香”正躺在地上吃竹子,突然一声惊呼,一个饮料瓶从画面外扔向了“兰香”,“嘭”的一声,“兰香”瞬间坐了起来。5日,据目击者称,事发后饲养员拿食物把熊猫引导到安全的地方,游客们斥责该男子,男子报警称被围攻,警察到场后将其带走。
1月6日,重庆动物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男子已被警方带走调查,现场有警示牌,日常也有安保人员巡查。当日下午,重庆动物园发布通报:该游客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且终身禁止入园。
据悉,大熊猫“兰香”谱系号548,于2002年7月12日出生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妈妈是大熊猫“英英”,同胞姐姐是“梅清”在广州长隆,2016年7月11日,“兰香”生下一对龙凤胎,取名为渝宝、渝贝。2019年6月23日,“兰香”产下双胞胎幼仔,双胞胎均为雄性,大仔命名为双双、小仔命名为重重。
网友怒了:必须拘留严惩
对此,不少网友都表示,希望对这种不文明行为严惩。
十亿少女的梦XZ:这不得终身禁止入园吗?
后生后死:上全国旅游黑名单谢谢。
倒计时10086天:建议动物园联网,发现一起就全部禁入。
么么小屁墩:严肃处理,永久禁止入园。
投喂动物园动物是害不是爱
近年来,常有旅客投喂动物园动物,这种不文明行为很可能会引发动物健康问题。2024年4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通报,一名男游客因盗采竹笋,投喂基地内的大熊猫被拉进黑名单,终身禁止到熊猫中心各基地参观。
2024年3月12日,广东广州。网友发视频显示,熊猫园里出现一瓶游客的饮料,被大熊猫“雅一”发现后,不仅娴熟地喝起了饮料,甚至开始洗头。后续工作人员回应,大熊猫“雅一”未见异常。
不仅大熊猫,其他动物都有自己的习性,也有自己的食谱,饲养员会定时定量按照科学配比投放饲料。人类的食物多半都是高糖高盐,对动物来讲,既不符合它们的营养需求,还可能摄入热量过高,圈养条件下运动量有限,很容易导致动物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动物园内不能盲目投喂
更不能借着投喂的名义
拿可乐去破坏动物的习性!
近年来许多贩毒分子
把毒品包装成各种饮料
来危害人们的健康
其中毒品“可乐”
虽然披着普通饮料的外衣
但在制作过程中被添加了毒品成分
我们一起来揭晓它的真面目!
毒品“可乐”是什么?
毒品“可乐”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并不是新的毒品品种,而是一种新的毒品吸食形态。相对于传统毒品需要吸食工具而言,“可乐”只需加入到饮料中即可,也可放进香烟吸服。
毒品“可乐”有哪些危害?
吸食“可乐”会刺激人的神经,吸食微量就会使人的心血管扩张,产生心悸、视力模糊和贫血等症状。过量吸食会导致中毒,脉搏过慢,产生痉挛性肌肉收缩、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肝衰竭、低血压和吸入性肺炎,并引起发狂症状,甚至还会因吸道梗阻而窒息死亡。
如何辨别毒品“可乐”?
“可乐粉”呈粉红色粉末状,并掺杂有少量白色粉末。小瓶装甚至塑料吸管封装,可加入饮料。放进香烟中吸服,会有一种类似“烧胶”的味道。
“可乐水”为透明、无味的液态装毒品。类似可口可乐的红色外包装,也可能更换为其他包装。不要饮用曾经离开视线、或来源不明的饮品,以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上海禁毒提醒
日常生活中
我们要认清新型毒品的伪装
不购买“三无”产品
对包装和信息不完整的食物
也要保持警惕!
综合自:新闻晨报、古县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