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盖碗、紫砂壶和玻璃杯,各自适合泡制哪种茶?哪个更具广泛适用性?

发表时间: 2023-07-03 17:12

盖碗、紫砂壶和玻璃杯,各自适合泡制哪种茶?哪个更具广泛适用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上个月,在绵长的阴雨天后,气温稍微降了一些。

李麻花当时提议,去海边露营吧。

原本计划好,开车约莫两个小时,扎营在海边的山上,视野超好。

据某红书上的攻略来看,从高处的草坪往下,能看见大片的海,背后是种满了龙舌兰的山头。

可南方的盛⁣夏,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

尽管做好各种准备,但街上吹来的热风里还带着水汽,潮湿粘腻,终究打破了我们的美好幻想。

总⁠之,南方的夏天,室外是不太能待的。

若能有点风 ,还能勉强度日。

而若是没风,那就好像蒸笼里的大虾,等着被焖蒸,蝉鸣不时传来,绕得脑袋嗡嗡作响。

或许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顺应与接受。

夏天多喝茶,是很必要的,特别是从户外活动回来,汗流浃背,满头大汗。

如此失水,若不᠎及时补充水分,是会中暑的。

然而,泡茶的器皿那么多,有玻璃杯,有盖碗,有紫砂壶,到底每一种茶类对应要使用哪一种茶具呢?

同时,有没有一种茶具,能应对绝大多数的茶类,成为“万能茶具”呢?

村姑陈的答案是,有。

先卖个关子,暂且不说是哪一个,下文中再慢慢给各位揭晓谜底。

《2》

玻璃杯泡茶,可谓是“懒人之光”。

平时一个人在家,或者办公的时候,不想洗茶具,不想称茶,不想用那么讲究的功夫茶泡法。

那么,玻璃杯泡茶,省时省力,能够让喝茶变得更便利。

另外,的确有一些茶,用玻璃杯泡,别有一番滋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绿茶。

玻璃杯泡法,盛行于江浙地区。

起因是,人们发现品饮绿茶,尤其是名优绿茶时,用玻璃杯更方便观赏嫩芽嫩叶在水中优美的姿态和色泽。

像是翩翩起舞的仙子,摇曳游弋,曼妙无比,美不胜收。

从而,还形成了玻璃杯的冲泡茶艺。

经常会听到爱喝绿茶的茶友提起,什么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来应对不同外形、不同种类的绿茶。

总而言之,都是为了能把茶汤泡得更好喝,更鲜爽。

除了绿茶以外,新白茶,也有很多人习惯用玻璃杯泡。

甚至可以说,有一部分茶友,把新白茶当成了绿茶的替代品。

在茶圈中,绿茶是“老大哥”一般的存在,仅中国的绿茶,就分了无数个省份,无数个产区,无数个品类。

可奈何,绿茶不杀青,茶多酚的含量比较高。

对于胃寒、胃弱的茶友,并不太友好,喝多了容易刺激胃黏膜,导致肠胃不舒服。

而不炒不揉不杀青的新白茶,口感清新鲜爽的同时,又不伤胃,更适合普罗大众。

把新白茶泡在玻璃杯里,可以在又渴又累的时候,给口腔和心灵带来最贴心的抚慰。

比如,把几根白毫银针,投在玻璃杯中,注入沸水。

接下来就能看到,芽头起起落落,浮浮沉沉。

一颗颗干燥又紧实的芽头,慢慢被浸润,析出内质,再看茶汤从透明变成牙色,转而是通透的新绿,再到鹅黄带绿……

这个⁩过程,真心很治愈。

《3》

紫砂壶泡茶,只适合特定的某几类茶。

老实说,紫砂壶的通用性,还不如玻璃杯来得广泛。

玻璃杯虽然容易挥发茶香,但材质细腻,不会吸香吸味。

泡出来的茶汤,能称得上是原汁原味,本身的风味特点,也不会被玻璃杯所影响。

但紫砂壶就不一样了,它是双气孔结构。

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内外都没有施釉,导致紫砂壶的身上,存在着很多肉眼不可见的毛孔。

这些毛孔,粗大、密集,并且在接触到沸水后,还会膨胀。

这就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热胀冷缩的原理。

试想,当我们把茶叶放进紫砂壶里,注入沸水后,周围的毛孔,便开始张开自己的嘴巴,不断地吸附茶汤中的香气和滋味。

导致‮紫砂壶冲泡的茶汤,好似龙卷风过境,留下来的茶汤,已不再是当初完整的样子。

特别是白茶,工艺简朴,天然纯粹,以香气灵动高雅闻名,以汤水鲜爽稠滑出众。

到了紫砂壶里,再细腻的层次,再空灵的滋味,都会被紫砂壶这位“魔术师”,变成平庸无奇的口感。

故而,有一些茶类,是注定和紫砂壶“八字不合”的。

比如我们福建的茶,福鼎白茶、武夷岩茶、桐木红茶,等等等等。

不过,紫砂壶也并非一无是处。

还有一些茶叶,和它的缘分颇深。

例如熟普,紫砂强大的吸附性,可以把部分熟普当中的杂味、陈味给去除掉。

就像是加了一层滤镜,把它的滋味变得中正平和,敦厚老成。

此外,还听闻有人说,在宜兴,几乎所有的紫砂作者,都习惯用紫砂壶泡当地所产的红茶。

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地域特色,代表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茶叶特性。

产自宜兴的红茶,用当地出产的紫砂壶冲泡,或许真的会更有滋味。

其实更准确一些的说法是,宜兴的红茶,可以用紫砂壶泡。

但不代表,所有的红茶,都适合用紫砂壶泡。

因地制宜,我们闽系的茶类,就不瞎掺和了。

《4》

盖碗泡茶,是六大茶类通用的法则。

泡茶,还是要用盖碗的。

关于理由,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简单介绍就是,盖碗的盖子和碗身能调整角度,开口大小随茶类决定,有利于完成瀑布状出水,不至于把茶叶闷出苦涩味;

盖碗是瓷器,以便宜的价格就能买到品质过关的商品,更不存在化工壶一说,喝茶安全又放心;

瓷质的盖碗,表面上有釉质,毛孔小,不吸香也不吸味;

盖碗便于清洗,宽阔的碗口,基本上不存在卫生死角,只需要一个纳米擦,放在流动的清水下冲洗干净即可……

总之就是一句话,盖碗泡茶,能保证一款茶在合适的水质、茶水比例、水温、出汤时间下,得到最真实的茶味。

并且,包含六大茶类。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绿茶的主流喝茶方式,是玻璃杯泡法。

可这也不代表,绿茶不能用盖碗,用功夫茶的方法去冲泡。

适度地改良,或许还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盖碗的盖子,还能帮助我们闻盖香。

出汤以后,有大量的香气分子附着在盖子上,揭开盖子,凑近鼻端,深吸三下,就能闻到盖香⁤的具体情况。

若是有什么不好的味道,在热气腾腾的状态下,也能被捕捉到。

这便是为什么,在绝大部分的茶叶审评赛上,专家们都喜欢用盖碗。

没有茶类的限制,六大茶类皆可冲泡,不必担心串味的问题。

《5》

不同的茶具,泡出来的茶汤,也各有特色。

其中,用白瓷盖碗泡出来的茶,最是香气四溢,层次多变,汤水稠滑。

那种柔和的触感,令唇舌愉悦至极。

因此,但凡喝过用盖碗泡出来的茶汤之后,便会觉得,其他都是凑合。

那种又个性,又劲道,滑得不能再滑的汤感,唯有盖碗能百分百呈现。

所以,要说谁能担得起“万能茶具”这个称号。

我想,盖碗若是称第二,估计没有其他敢称第一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