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06 21:22
她是明朝的一位小宫女。
意外被明宪宗朱见深临幸生下一子。
后来成为皇帝,在位18年。
可悲的是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叫纪氏。
01
纪氏虽然是一位小宫女,但她又不同于其她因家境贫困进宫讨生活的宫女。
她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她姓纪,只是在大藤峡起义中,她的亲人全部死去,她被俘虏进入了宫中。
纪氏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沦为一名宫女。她小小年纪,却已经历了人生的起落。
她在入宫时就能够识文断字,但是她处事十分低调,从来不惹事生非,也不参与是非。
别人见她好说话,就将一些苦活累活都交给她做,她也从不问为什么,只是默默地完成。
正是她这种任劳任怨的性格,上级很看好她,就将她分配到朱见深的藏书阁,负责整理书籍。
一天,纪氏正在清点着仓库的藏书,恰巧明宪宗朱见深来到图书室里看书。
朱见深起初并没有注意纪氏,因为纪氏的容貌算不上过人,他四处巡视了一圈后,问纪氏他的藏书情况。
没想到纪氏对答如流,对于他的藏书比他自己还清楚。
朱见深顿时对这个姓纪的女子刮目相看。后宫的宫女见到他,几乎都是青一色的低眉顺眼,而纪氏却神情自然,不卑不亢。
后宫里的女人整日费尽心思,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对他百般讨好。而那些是是非非似乎与她不相干似的,她就如这处心积虑的后宫中的一股清流。
朱见深一时间被她的这种不争不抢的静然态度吸引了,一时没有把持住,竟然没有经过更深入的了解,也没有拜见双方父母,就直接临幸了。
纪氏果然与众不同,要是别的宫女,被皇帝临幸后,一定会纠缠不休的为自己争个一名半分。
而纪氏却默默的隐藏了起来,从此在朱见深的眼前消失。
她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在藏书阁的管理工作,她更是没有向任何人提及此事,她还会躲着朱见深,她没有想过要在后宫中搅弄风云,她只想如死去的父母所愿,平平凡凡的过完这一生。
奈何造化弄人,有些东西,有的人不想要却得到了,有的人费尽心思却得不到。
纪氏本想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上天却给了她一个不平凡的命运。
02
不久,纪氏总是呕吐,乏力,结合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常识,她断定自己怀孕了,怀的正是朱见深的孩子。
这个时候朱见深还没有一个儿子。
她与贵妃万氏有一个儿子,一岁多就夭折了,万氏因为年龄大的缘故,也不能再受孕。
自万氏不能生孩子后,皇宫里的其她妃子再也没能为皇帝诞下龙子。
原因是后宫虽然有皇后,但后宫一直被万氏这位贵妃把持。万氏比皇帝朱见深大十七岁,在古代这个年龄都能当朱见深的阿姨了,但是朱见深却对这位万氏几乎是专宠,很多人都不明原因,只有朱见深知道原因,他从小就受人欺负,没有安全感,是万氏陪伴在他左右,给他关爱和力量,所以他对万氏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
所以,任凭万氏在后宫中指南骂北,作威作福,朱见深仍对她言听计从。
他没有想到,他信任的万氏,才是他没有儿子的罪魁祸首。
纪氏得知自己怀孕后, 她没有想着自己因这个孩子而过上飞黄腾达的生活,她只觉得危险在向她靠近。
刚开始她还是极力克服孕吐反应,但终究是纸包不住火,随着她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她的上级知道了她怀孕的事,她被逼无奈只能说出了孩子的父亲。
接着,万贵妃也知道了纪氏的存在,以及纪氏肚子里的孩子。
于是万贵妃派她亲信的宫女去堕掉纪氏肚子里的孩子。但是宫女来到纪氏简陋的房子,看到她无所适从的模样,也许是出于某种良知,她并没有动手,而是悄然离开了。
她回去后向万氏交差说:纪氏只是身体有病,并没有怀孕。
虽然这位宫女在史书中寂寂无名,但她却是一位有良知的宫女。
03
经历了心惊胆战的十月怀胎后,纪氏生下了一个男婴。
纪氏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觉得所有的艰难与委屈都是值得的,她想告诉她在战乱中死去的亲人,这个孩子让他们的生命有了延续。
从此,她的生命有了牵绊,她将以命护这个孩子的周全。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万贵妃终究还是知道了这个孩子的出生,史书中没有记载她将那个寂寂无名的宫女怎么处置了。
怒火中烧的她请来了宦官张敏,让张敏去溺死这个孩子。
也许这个孩子命不该绝,也许万贵妃的险恶用心让一些有良知的人看不下去。
张敏来到纪氏昏暗的屋子,他没有选择溺死这个孩子,而是将从她的手中将他抱过来说:孩子在这里不安全,交给我吧,你可以得空来看他。
就这样,张敏将这个孩子抱到了宫中一间隐蔽的空房子里,他甚至与宫中的太监商议,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些钱,给这个孩子买一些营养品。
这个男孩聪明伶俐,很招人喜欢,他成了宫中那些善良的太监宫女们枯燥生活的乐趣。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张敏也开始头疼起来,因为光凭他微薄的收入,怎么能养活得了这个孩子,纪氏作为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养活自己都费劲,别说一个孩子了。
正在大家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前任废后吴氏出现了,吴氏主动承担起了抚养庇护这个孩子的责任。
虽然她的目的可能不单纯,她只是想利用这个孩子扳倒那个置她于万劫不复的万贵妃。但是大家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吴氏的帮助,太监宫女们的抚养压力也不是那么大。
在后宫太监宫女以及废后吴氏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孩子在后宫中生活了五年,万氏竟然不知道他还活着。
这个孩子的存在,从侧面反映了,在尔虞我诈,充斥着流血、杀戮的地方,也闪砾着人性的善良光辉。
04
就在大家都不知道将这个孩子抚养长大后,该怎样向皇帝朱见深交代时。
一天,太监张敏正在给皇帝朱见深梳头发,朱见深坐在镜前,看着自己发髻中夹杂着的白发,突然感慨道:我都一把年纪了,还连个儿子都没有。
张敏经历一翻心理挣扎后,鼓足勇气,冒着杀头的危险说:皇上,你有儿子。
朱见深嘴半张着,瞪着老圆的眼珠子盯着张敏:我有儿子。
就这样,在张敏的带领下,朱见深终于与这个儿子相认了。这个儿子的出现填补了他无子的空白,他激动的昭告天下,并为这个儿子取名为祐樘。
同年,还将朱祐樘册立为皇太子。并为朱祐樘请了最好的老师,提前举行了及冠礼。意在告诉满朝上下,朱祐樘能担得起皇储的责任。
朱祐樘被册立,对于纪氏来说本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纪氏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她觉得死亡离自己越来越近,而且为了保这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也做好了随时赴死的准备。
万贵妃已经在自己的寝室里愤怒的丧失了理智,她愤怒的是,她派去的宫女隐瞒了她,她派去的太监欺骗了她。
就在朱祐樘册立一个月后,纪氏虽然被封为妃,但是她却死因不明的倒在了自己的住所。
她并没有母凭子贵,而是因子丧掉了生命。
纪氏死去不久,张敏冷笑一声,在自己住所吞 金自尽。
纪氏的去世,张敏的吞金,那个也是从尔虞我诈中跻身到太后一职的周太后,也就是朱见深的母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为了孙子的安危,她决定亲自抚养这个孩子。
就这样,朱祐樘住进了祖母的万寿宫。万贵妃彻底没有了害他的机会。
但是万贵妃并没有死心,她突然一转往日冷漠的态度,热情的邀约朱祐樘去她那里认门,毕竟是皇贵妃盛情邀约,周太后看推辞不掉,特别叮嘱小孩子,到万贵妃的宫里,给啥都不能吃。
朱祐樘都记在了心里,万贵妃果然又是给朱祐樘递水果,又是递点心,朱祐樘都以饱了为由没有吃。
万贵妃看吃的不成,就给她喝的。谁知朱祐樘被万贵妃的热情逼急,直接了当地说:我怕有毒。
万贵妃脸都气绿了,竟收起了她那毕露的锋芒。
这十年里,万贵妃对朱祐樘的仇恨并没有消散。一天,她趁机给朱见深吹耳旁风,让朱见深废了朱祐樘。
没想到这个耳旁风真吹灵了,朱见深要废朱祐樘的时候,泰山巧合的发生了地震。
泰山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这个地方突发地震,对朱见深来说是一件大事。
他立即派人去卜卦,结果卜卦人算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东宫不稳,老天爷动怒。
就这样,朱祐樘的太子地位保住了。
1487年,41岁的朱见深因病去世,朱祐樘坐上了皇位。
虽然朱祐樘在位仅18年,但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位好皇帝,也是一个好人。
他不近女色,他只有一位皇后,没有宠幸过一个妃子,励精图治,也一度出现了天下一派太平景象的弘治之治,被称为千古一帝。
只是他的母亲纪氏无法看到这一天。或者纪氏为了他的这一天,甘愿付出生命。
父母之爱子,则为子谋深远,这一点在纪氏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虽然在历史上连一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留下,但她却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她的一生默默无闻,但在她的奉献和托举下,儿子不仅活了下来,还坐上了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