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揭秘动物园老虎“强行画押”: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

发表时间: 2025-01-04 10:54

揭秘动物园老虎“强行画押”: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

老虎 “画押” 萌翻众人

近日,山西临汾市动物园发生了一件趣事,一只小老虎 “奶豆” 被饲养员 “强行画押”,这一萌态十足的场景引发了众多游客的关注,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

据悉,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为了制作特色挂历,想出了让小老虎 “奶豆” 用萌爪按手印的创意。视频画面里,小老虎 “奶豆” 被饲养员轻轻握住爪子,在准备好的日历上按下一个个可爱的爪印,那懵懂又乖巧的模样,瞬间俘获了大家的心。而这些带有小老虎爪印的挂历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售价 10 元一本,很快就售卖一空,由于盖印数量有限,大部分挂历还都送给了粉丝。

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

这只小老虎 “奶豆” 可是动物园里的 “大明星”,它出生于 2022 年 9 月 17 日,是一只东北虎,它的爸爸是东北虎 “二虎”,妈妈是东北虎 “咪咪”。“奶豆”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十分软萌,据说是因为它小时候胃口特别小,一次只能喝一点点奶,饲养员们就像呵护一颗小豆子一样照顾它,于是便有了 “奶豆” 这个可爱的称呼。

从 “奶豆” 出生起,它的成长点滴就备受关注。由于虎妈初次孕育,经验不足,对幼虎 “奶豆” 不理睬,母性不强,临汾市动物园便采用人工育幼的方式饲养,还调配了三名工作人员专门照料。饲养员们为了让 “奶豆” 健康成长,可花了不少心思,不仅准备了许多玩具,还找来垂耳兔羊驼、小梅花鹿等小伙伴陪它一起玩耍,让它的童年不孤单。同时,为了保证 “奶豆” 长大后能顺利合群,饲养员还对它进行野化训练,利用兔子、鸡、大鹅等激发其捕猎天性。

如今,“奶豆” 已经一岁多了,它的日常被饲养员们精心记录下来,发布在网络上。临汾市动物园抖音账号的 “奶豆成长日记” 更是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截至 2023 年 10 月 18 日,已经更新至 269 集,有着高达 8.7 亿的播放量,“奶豆” 俨然成了动物园的 “招牌”。而这次的 “强行画押” 事‫件,无疑又为它的 “网红” 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更多人认识了这只可爱的小老虎,也让大家看到了动物园工作人员的巧思,他们通过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不仅为游客带来欢乐,还拉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更加关注动物保护

是创新还是伤害?争议纷起

随着小老虎 “奶豆” 被 “强行画押” 的视频走红,网络上也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一部分网友觉得这是动物园‭的创意之举,是一种新颖的文创形式。通过让小老虎参与制作挂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纪念品,还为动物园带来了额外的宣传效果,让更多人了解到动物的可爱之处,进而关注动物保护事业。而且从视频中看⁡,小老虎 “奶豆” 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整个过程似乎很轻松、有趣。

然而,另一部分网友却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违背了动物的意愿,是对动物的不尊重。动物不是供人类随意摆弄的玩物,即使是为了制作文创产品,也不应该强迫它们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动物保护专家指出,老虎作为野生动物,天性警觉且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虽然 “奶豆” 从小由人工饲养长大,但它依然保有部分天性。被人握住爪子 “画押” 的过程,可能会让它感到不安和恐惧,即使表面上没有激烈反抗,也可能在心里留下应激反应的隐患,长期累积下来,可能会对它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国内外动物园类似案例对比

在国外,类似动物参与互动项目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做法和引发的反响却各有不同。以新加坡动物园为例,他们曾推出过让猩猩画画的活动,这些红毛猩猩在饲养员的引导下,用画笔和颜料在画布上留下独特的印记。不过,与国内这起事件不同的是,新加坡动物园强调猩猩画画是基于动物丰容的理念,旨在为动物提供更多的刺激和丰富其生活体验,并非以商业盈利为首要目的。饲养员们会观察猩猩的兴趣和状态,只有当猩猩主动拿起画笔,表现出想要 “创作” 的意愿时,才会让它们进行绘画,而且整个过程都有专业人员密切监控,确保猩猩不会感到压力或不适。

再看日本的一些动物园,海狮表演是常见的项目。训练有素的海狮在饲养员的指令下,做出各种精彩的动作,如顶球、跳跃等,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但近年来,随着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日本国内也开始对这类表演进行反思。许多动物园逐渐减少表演的频次,转而注重海狮的自然行为展示,比如设置模拟海洋环境的展区,让游客观察海狮在更接近自然状态下的游动、捕​食等行为,以平衡娱乐性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关系。

相比之下,国内部分动物园在动物互动项目上,有时容易陷入商业化与动物福利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想要通过创新项目吸引游客、增加收入,以维持动物园的运营和动物的养护;另一方面,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忽视了动物的天性和感受。就像这次小老虎 “奶豆” 被 “强行画押” 事件,虽然出发点可能是为了打造特色文创、拉近与游客的距离,但引发的争议也提醒着动物园管理者,在策划类似活动时,必须更加谨慎地权衡商业利益与动物权益。

动物园该如何平衡 “卖萌” 与保护

这起事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动物园的角色与责任。动物园作为动物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多重使命。一方面,⁡它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游客,让更多人走进动物园,了解动物,从而激发大家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和热情;另一方面,又必须将动物的福利和权益放在首位,确保每一个动物都能在园内得到妥善的照顾,不受伤害。

在追求创新和吸引力的同时,动物园应当探索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方式。比如,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动物丰容理念,通过丰富动物的生活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刺激,让动物展现出自然行为,既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又保障动物的身心健康。同时,大力开发以动物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但要确保这些产品的制作过程不会对动物造成任何困扰,像以动物形象为原型设计的各类文具、饰品、玩具等,既有趣又能传递动物保护的理念。

对于游客而言,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参观观念。在欣赏动物的可爱之余,尊重它们的天性和生活节奏,不进行投喂、不拍打玻璃、不大声喧哗等,用文明的行为守护这些珍贵的生命。只有动物园和游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让动物园成为动物的温馨家园,也成为人们获取知识、感受自然魅力的乐园。

对动物‪保护的长远思考

这起小老虎 “奶豆” 被 “强行画押” 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网络热议,更是对我们动物保护理念与实践的一次深刻叩问。在追求与动物亲近、利用动物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我们是否真的将动物的感受、权利与福利放在了应有的位置?

动物保护,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仅凭动物园一方之力就能达成。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心底尊重动物的生命,将保护动物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我们去动物园游玩时,用文明的举止、关爱的眼神与动物互动;在日常生活中,拒绝购买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为动物保留它们的自然栖息地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动物园等动物饲养、展示场所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细致、科学的动物福利标准,让动物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动物园自身,更要不断反思与进步,以动物为本,平衡好科普教育、娱乐大众与动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动物都能在园内绽放属于它们的生命光彩。

希望未来,我们看到的动物园,是动物真正的家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典范,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延续贡献力量,让这些珍贵的生命与人类共享同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