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1-12 12:2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 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某天,李麻花突然问了我一个富有哲学性的问题:
“你说,那些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人,生活会快乐吗?”
我吓了一跳。
这个abc,过去不是忙着画画,就是试茶写文章,今天怎么转性了?
于是遭到村姑陈的调侃:“李大小姐,双11的货还没发完呢,你还有心思在这伤春悲秋,当文艺青年……”
她憋红了脸解释,这是我在某乎上看到的问题。
哦,原来如此。
对于我们两个工作狂而言,为了实现梦想,不懈努力,才是意义。
也正是因为人生观相似,打打闹闹这么些年,也没有散伙。
一起创业,同甘共苦。
可是,它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人生观。
正如《海上钢琴师》里的男主角,他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擦身而过,不更改波澜,也不停驻脚步。
在外人眼里,他没有任何欲望,也没有任何追求。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与其去外面混乱的世界,不如安于现状。
有些人自始至终天真烂漫,毕生忙碌于追求和梦想。
也有些人,看淡了金钱和名利,回归柴米油盐,只想活得安稳。
每个人,只是在过着各自的生活而已。
《2》
但在喝茶这件事上,最好是有点追求。
当然了,最理想的情况,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买好茶。
好茶,也要分种类,未必都是很贵很贵,平民百姓高攀不起的。
比如白茶,现在正处于上升期。
在六大茶类里,论价格之高,远不如岩茶和普洱茶。
村姑陈认为,这不是劣势,反而是优势。
因为价格更亲民,所以上升空间也更高,并且,大家都有机会来尝试。
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喝白毫银针。
囊中羞涩的,喝寿眉也不错。
总之,只要是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白茶,都值得一试。
然而,很多人对白茶的理解和认知,仍然是很肤浅的。
时常听见一种声音:“白茶只是一种工艺,不管什么树上采下来的叶子,用白茶的工艺加工就好了。”
至于市面上的那些,产区分布全国各地的“白茶”,便被不懂的人,全部归到白茶里面去。
其实,这是对白茶最深的误解。
同样是这部分人,他们对待喝茶这件事,真真是“佛系”。
在他们看来,白茶正不正宗不要紧,品种、产区、工艺如何都没关系,好喝就行。
甚至还说,那些外地的,比如云南大叶种做的白茶,四川产的白毫银针,也不错。
可是,这个所谓的“好喝”,只能代表个人喜好。
倘若只是发表自己的喝茶态度,无伤大雅,也并不影响谁的利益。
但或许你觉得好喝的白茶,在别人眼里,就是货不对板的茶叶。
所以,为了保证公平公正,有必要的时候,还得请出《白茶国标》坐镇。
《3》
不可否认,云南大叶种也是著名的茶树良种。
用它做出来的茶叶,香气好,滋味佳,受人喜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把大叶种做成的茶,称为白茶。
因为在白茶国标(GB/T 22291-2017)中的第三部分,直接给白茶下了定义。
适合用来做白茶的树种,应当是大白茶、水仙茶树或者群体种菜茶这些指定树种。
从头翻到尾,也没看到与“云南大叶种”相关的字眼。
所以,用大叶种制作白茶,肯定是不行的。
这种行为,是违反相关规定,不合规的。
除非,它能出具自己的DNA证明报告,表示自己与上述这些树种,有亲缘关系,亲子鉴定结果是99.99%。
否则,就不能张冠李戴。
不管是做茶的人,还是喝茶的人,都要是非分明。
身为做茶人,如果你只是出于猎奇的心理,看白茶火了,就用自己家的大叶种茶青,仿照白茶的工艺制作,这是可以的。
毕竟,只是在闭门造车,没有上市售卖。
但如果把这种茶叶放到市场上,并且冠以“白茶”之名,那就不对了。
自娱自乐,和商业价值,这是两回事。
身为喝茶人,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白茶不会乱认亲戚。
茶好不好喝,和茶正不正宗,要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你觉得大叶种做的茶好喝,当然没问题,可若是非要和白茶攀关系,那其中的歧异可就太大了。
再佛系,也不能毫无章法。
除此之外,从绿茶树上采下来的茶,从乌龙茶树上采下来的茶,从红茶树上采下来的茶……
凡此种种,都与白茶的标准树种,有很大的差距。
国标就摆在那里,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一标准。
非官方所认定的白茶,大家就且喝且谨慎吧。
《4》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看官说:
“国标里可没有规定,外地的白茶不能算白茶,我就喜欢喝福建以外的,价格实惠。”
的确,这话不假。
但对于好茶而言,产区同样是很重要的因素。
古时候有句话叫,“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就说明,即便是同一种树,基因相同,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性状也会发生改变。
白茶的精髓,在于“鲜香醇爽”。
我们福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丰富,夏热冬温。
而海拔较高的茶区,温度适宜,云雾多,土壤含微量元素,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
良好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茶青优秀的品质。
所以,做出来的白茶,内质丰厚,汤水醇厚,香气落水。
反之,如果茶树生长在一个贫瘠的土地上,极度干旱,或者动不动就大雨倾盆,它还会拥有柔润的 汤感,清郁的花香吗?
如果茶树生长在一个海拔低,光照强烈,日照时间长达8小时的土地上,它还会鲜爽吗?
难,很难,太难了。
外地的白茶,或许有好喝的,但福鼎之所以能被称为“中国白茶之乡”,也自然有它的道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那些优质的白茶,一是有先天优势,二是有后天的好工艺。
两相结合,强强联合,才能变成一款好茶,真正满足大家对“好喝”的要求。
而先天不足,后天则很难补齐。
因此,每每有人问我,福建以外的白茶,喝起来会不会香清甘活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未知的。
至少村姑陈所喝到过的白茶里,还是产自我们福建的,更胜一筹。
《5》
一个东西的走红,必然伴随着模仿和跟风。
但不管是哪种,都要按照国标来,不能堂而皇之地创新。
喝茶,感官很重要。
好喝与否,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才能平衡好大多数人的口味,定义“好茶”呢?
当然是用规则来约束,也就是国标。
在此基础上,再来谈个人的口味、喜好、取向,才有价值。
否则,一个犯了滔天大错的人,仅仅能因为他平时表现还行,就得到原谅吗?
对于个人或许可以,但社会绝不允许。
错了就是错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同样的,每一款白茶,都要经过国标的审视。
合格与否,不是由你我决定的。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白茶性寒凉、白茶含糖,你也这样误会过白茶的功效吗?
无论新白茶,还是老白茶,请问白茶的毫香就是枣香吗?
桂花白茶、陈皮白茶、红枣白茶,给白茶多加点料,真的会更好吗?
长期储存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参照这2个细节,选出好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