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9-04 15:5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晚有茶友来聊天,说自己这两天开始煮茶喝了。
最近福州总爱在夜里下雨,住在高层,下雨时往窗外看,整个城市都氤氲在烟雨中。
雨一下,天气又凉爽几分,的确是煮茶的好时节。
但茶友心中也有忧虑,他问,每天都喝一壶茶,会不会过量了?
虽然我们常说,过犹不及,但喝茶这件事,要论多少才过量,并没有一个准确答案。
如果你每天喝一壶茶,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适,肠胃、睡眠一切正常,那继续喝完全没问题。
实话实说,每天一壶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算不上过量。
何况到了秋天,天气渐渐转凉,空气也变得干燥,每天煮上一壶茶来喝,反而温暖又滋润。
《2》
六大茶类中,老白茶尤其适合煮饮。
经过多年陈化的老白茶,叶内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刺激性物质,会逐渐转化,含量减少。
反而是一些有益物质,例如黄酮类物质,会慢慢积累,含量增加。
正因如此,老白茶不容易煮出苦涩味,煮后香气和滋味反而会更加直接、浓厚。
黄酮类物质有着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在秋冬季节多喝些老白茶,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暖身之余,也能为应对接下来的低温天气提前做些准备。
天气一冷,手脚就容易发凉,喝一杯热茶,从喉咙暖到胃里,整个人都会觉得舒展许多。
再加上秋季干燥,煮茶时蒸汽弥漫,也能顺便给空气补点湿气。
润泽稠滑的茶汤,对缓解咽喉干燥也有帮助。
《3》
实际操作起来,相比盖碗冲泡,煮茶会更简单方便些。
用盖碗泡茶,要求快出水,否则茶汤就容易变得浓苦。
但快出水对冲泡的手法和熟练度有要求,并不利好新手。
相比之下,煮茶就轻松多了,不用快出水,不怕烫手。
煮茶前,茶友们只需准备一只电陶炉、一把玻璃煮茶壶。
电陶炉最好是有保温功能的,煮完茶保着温,冬天随时都能喝上热茶。
先将水烧开,再根据比例投入茶叶。
因为是煮茶,茶水无法及时分离,一般400毫升的水,投干茶2克就差不多了。
等茶汤颜色逐渐变深,汤水再次沸腾,就可以关火了。
茶汤完全止沸之后,就能分汤喝茶了。
煮好一壶茶,一个人慢慢喝,完全可以喝上一下午,不用反复冲泡。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煮茶招待也方便均匀分汤,不会出现茶汤不够分的尴尬情况。
《4》
煮茶虽然简单,但也有细节要注意,太过随意,一壶好茶也可能被浪费。
首先,不是所有白茶都适合煮。
新白茶,也就是刚刚上市、存放不足三年的白茶,就不适合煮饮。
处于新茶时期的白茶,内部物质仍然活跃,直接拿来煮,很容易煮出强烈的苦涩味,不如老白茶甜润醇和。
所以,煮茶前要选好茶。
其次,投茶量要控制好。
煮茶时,茶叶在沸水中不断接受高温刺激,内含物质会释放得相当充分,如果投茶太多,煮出来的茶汤会过于浓厚,喝下去对身体造成的负担很大。
建议按照前文中,400毫升水配2克干茶的比例来煮茶。
若是拿捏不准克重,茶友们可以备一只克秤。
接着,千万不要长时间沸煮茶叶。
等茶水煮开的间隙,的确可以抽空干点别的事,但有些茶友,经常“一去不复返”。
等回过神来时,茶汤早已在长时间的沸煮下,变得又浓又苦,难以下咽。
水开之后投茶,煮茶的时间要尽量控制在一分钟内,茶汤变色后稍微沸腾一会即可关火。
煮茶时间太长,茶叶内的刺激性物质不断析出,不仅影响茶汤口感,也容易对肠胃造成伤害、影响睡眠。
最后,不建议在煮茶时加其他辅料。
可能有茶友觉得,光煮茶太单调,想再加点红枣、枸杞、菊花等辅料。
这些东西虽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风味和营养价值,但加到老白茶中,就是“1+1<2”的效果。
它们的味道,会掩盖老白茶原有的香气和滋味,让茶汤变得不伦不类。
优质的老白茶,还是纯饮最好。
《5》
一款茶叶,喝下去身体觉得舒服,就可以多喝。
往后气温逐渐下降,煮茶温暖又健康,每天一壶并不算多。
光是看着汤水逐渐沸腾,茶香一点点散开,内心也会跟着平静下来。
接下来,“围炉煮茶”的话题怕是又要流行起来。
生活博主们晒出的精致照片,茶友们看着心动,不妨也行动起来。
但请一定注意,如果追求仪式感,要使用炭炉,最好在户外操作,以防二氧化碳中毒。
在家煮茶,还是用电陶炉,更方便实用,也更安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