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9-04 11:30
上周有个刚接触普洱茶的妹妹跟我吐槽:“棠棠姐,我去茶店买茶,听老板说生茶、熟茶、古树、台地,脑子都乱了,怕买错又不敢问。” 其实我刚跟着外婆学茶的时候也这样,拿着茶饼看半天,连生熟都分不清。今天就用 3 分钟给大家讲明白这几个关键概念,哪怕是新手,听完也能看懂普洱茶,再也不怕被 “绕晕”。
普洱小镇古寨
40 多岁在版纳和茶打交道这么多年,我始终觉得:喝茶不用搞懂复杂术语,但基础的区分得明白,这样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下面就用咱们听得懂的话,把普洱茶的 “核心分类” 说清楚。
1. 先分清生茶和熟茶:就像水果和果干,工艺不一样
很多人以为生茶是 “没熟的茶”,熟茶是 “煮熟的茶”,其实关键差别在 “发酵” 这一步,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就懂了:
生茶:就像新鲜的芒果,采摘后经过 “杀青”(跟炒青菜一样,用高温停止茶叶发酵)、揉捻、晒干,没经过人工发酵,保留了茶叶本身的清鲜口感,刚喝会有点苦,慢慢会透出回甘,适合喜欢清爽味道的人。我夏天常喝生茶,配着版纳的晚风,特别解腻。
普洱生茶
熟茶:相当于把新鲜芒果做成了芒果干,生茶做好后,还要经过 “渥堆发酵”(简单说就是把茶叶堆起来,控制温度和湿度让它慢慢发酵),颜色变成深褐色,喝起来没有生茶的苦,反而有股陈香、枣香,胃不太好的朋友喝熟茶也很舒服,我冬天喜欢煮一壶熟茶,暖到心里。
普洱熟茶
记住一个小技巧:看茶汤颜色,生茶偏黄、偏绿,熟茶偏红、偏褐,一眼就能分清。
2. 再懂古树和台地:就像野果和果园果,生长环境不同
不少人觉得 “古树茶一定比台地茶好”,其实不是这样,它们只是生长方式不一样,味道各有特点:
古树茶:就像山里自然生长的野果树,树龄至少 100 年以上,长在版纳的古茶山上,不用施肥打药,靠自然环境生长,茶叶里的物质更丰富,喝起来香气更持久,口感更醇厚。我外婆家后山就有几棵老古树,每年春天我都会去采点,自己喝或者送给好朋友,产量少但味道真的特别。
古树茶园
台地茶:相当于果园里整齐种植的果树,是人工规划种植的茶园,树龄比较小,管理更规范,产量比古树茶高,价格也更亲民,口感清爽,适合日常喝。我平时招待客人,大多用台地茶,性价比高,大家也能喝到普洱茶的香。
不用盲目追求古树茶,日常喝茶选台地茶就够了,要是想尝鲜,再试试古树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就行。
之前有个粉丝按我说的方法,去茶店顺利买到了自己喜欢的熟茶,还特意来跟我报喜。其实普洱茶没那么复杂,不用被专业术语吓到,多喝、多尝,慢慢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你们平时喝普洱茶,更喜欢生茶还是熟茶?有没有喝过让你印象特别深的茶?评论区跟我聊聊你的喝茶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