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0-02 20:04
抗战胜利后,一铁路工人回忆道:当年山上那座日本神社就是我烧的
一把火烧掉“兔子庙”:铁路工人吴殿君的抗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在吉林蛟河火车站附近的东山坡上,一座被烧毁的日本神社静静地躺在一片瓦砾之中,藤蔓和野草逐渐将其吞噬。这座神社的命运,与一位名叫吴殿君的铁路工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烈火焚“神社”:一个铁路工人的无声抗议
故事要从1945年6月底的一个下午说起。蛟河火车站的日本站长相宅接到上级命令,要求所有铁路职工次日前往附近的日本神社参拜阵亡的日军官兵。这座神社被当地人戏称为“兔子庙”,供奉着象征日本皇权的三神器复制品,是日本殖民统治和文化侵略的象征。
对于中国铁路工人来说,参拜“兔子庙”无异于对侵略者的屈辱妥协。他们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抵触,但迫于日本人的强权,敢怒不敢言。相宅的命令更是斩钉截铁:必须参拜,否则开除,甚至交给日伪警察处理。这无异于用枪指着他们的头,逼迫他们向侵略者低头。
然而,就在第二天参拜活动即将举行之际,一件“意外”发生了——“兔子庙”在夜里离奇失火,化为灰烬。日伪警察展开了调查,却始终一无所获。随着日本战败投降,这起事件最终成为一桩悬案,无人问津。
多年以后,吴殿君在一次酒后吐露了真相:那把火,是他放的。
那天晚上,吴殿君和工友们在值班时谈起参拜“兔子庙”的事情,大家义愤填膺,却又无可奈何。吴殿君默默地听着,心中酝酿着一个大胆的计划。午夜时分,他借口闹肚子,偷偷取了一罐汽油,趁着夜色潜入“兔子庙”。在风高夜黑的掩护下,他将汽油泼洒在神社的木质结构上,划亮一根火柴,然后头也不回地逃离现场。熊熊大火映红了夜空,也点燃了中国人民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
二、星星之火: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吴殿君的举动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压抑下的反抗爆发。
民族仇恨:
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烧毁神社是吴殿君表达民族仇恨、维护民族尊严的方式。
殖民统治的压迫:
强制参拜神社是日本殖民统治的体现,是对中国人民精神的奴役,吴殿君的反抗是对这种压迫的无声抗争。
个人尊严的捍卫:
参拜神社是对人格的侮辱,吴殿君选择用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也维护了所有铁路工人的尊严。
绝望中的希望:
在日本强权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和绝望。吴殿君的举动,如同黑暗中的一点星火,点燃了人们心中对未来的希望。
三、历史的回响:事件的影响和评价
吴殿君烧毁神社的事件,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个体抗争的象征:
吴殿君的行动展现了普通中国人在面对侵略时的勇气和决心,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体现。
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打击:
烧毁神社是对日本殖民统治的象征性打击,动摇了日本侵略者的统治根基。
鼓舞抗战士气:
这一事件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增强了人们对最终胜利的信心。
吴殿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勇气和反抗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民族尊严和希望的故事。他的行为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要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命运。
思考与讨论: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你认为吴殿君的选择是正确的吗?
如果你是当时的铁路工人,你会怎么做?
你认为个体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这个故事引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也激励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