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8-12 16:0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中午,约了朋友吃饭。
席间,他的电话不断,看来工作很忙。
朋友无奈地告诉我们,最近在和同行打价格战,降价打折销售,亏本亏到姥姥家了。
我问他,那如果对方财力比你雄厚得多,拼不过怎么办?
他回答得也很简单明了:那我还能怎么办?
做生意,难免会遇到对手,每个行业都是如此。
曾经也有茶友“劝”村姑陈,如果想扩大白茶的影响力,打开市场,就得把茶叶的价格压低一些。
亲民路线,更能吸引消费者。
言下之意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大家的钱包不太富裕。
降低门槛,把价格定低一点,更有利于销售。
乍一听,还挺有道理的。
便宜的东西,自然更受欢迎,毕竟人人都有贪便宜的心理。
但回过头来想一想,真正喜欢白茶,想要喝好茶的人,必然会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靠低价吸引来的粉丝,当真是忠实的吗?这可就难说了。
而为什么同样是白茶,价格差别却很大,一斤几十元到几百上千元不等?
想来,主要和这4点原因有关。
《2》
原因一:品类
在白茶国标中,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
而市场上比较常见的三大品类,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大家往往会发现,即便来自同一产区,同一棵茶树,同一制茶师之手,但价格却不尽相同。
通常来说,白毫银针最贵,其次是白牡丹,最后才是寿眉。
这是因为,三者的产量不同,营养物质也略有差异。
我们知道,每年的春茶季,是采摘白毫银针的最佳时机。
秋天时,因为白茶树身上的养分,不足以支撑起饱满芽头的萌发,所以秋季不产白毫银针。
只有春天,万物复苏,白茶树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厚积薄发,才能生出强壮饱满的芽头,用来制作白毫银针。
并且,白毫银针采摘的时间,也只有短短的7-10天左右。
彼时,乍暖还寒,高山茶园里的茶树还处于生长缓慢的阶段。
种种因素,导致白毫银针的产量,远低于白牡丹和寿眉。
物以稀为贵,低产的白毫银针,自然贵。
再加上白毫银针体内蕴含的营养物质丰厚,包括茶氨酸、茶多酚、黄酮素、多糖等。
卖高价,实至名归。
至于白牡丹,虽然大部分也在春茶季采摘,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茶树的生长速度明显变快了。
还有寿眉,在春茶季和秋茶季都采摘,产量比较大。
所以,白牡丹和寿眉的价格,比起白毫银针来说,显得亲民许多。
《3》
原因二:产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话套用在茶树上,也刚好合适。
古人还曾经告诉我们,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一旦环境发生改变,事物的性质也可能随即改变。
在白茶的各大产区中,福鼎太姥山是远近闻名的存在。
之所以优秀,和那里的产区环境密不可分。
浙大的王教授提出,影响茶树生长的五大因素,分别是“温光水气土”。
不同的产区条件,便决定了白茶不同的品质,不同的香气滋味,不同的根骨。
就拿太姥山高山茶园来说,海拔在600米及以上,因此温度大约比平地低3-6℃。
不冷也不热,刚好适合茶树匀速成长,积累充足的内质。
而且,高山上云雾缭绕,云层厚实,能够将来自太阳的直射光折射成漫射光。
不多不少的日晒时长,不强不弱的日晒强度,一切都是那么地恰到好处,使茶树沐浴在温柔的阳光下。
另外,空气潮湿,能够随时为茶树补水;人烟稀少,空气清新,采下来的茶自带仙气飘飘的空灵感;土壤疏松肥沃,含有丰富微量元素……
有些上述先天条件的气候,茶树便能得到最好的孕育。
生成丰沛的内质,充足的芳香物质,醇厚的汤水,优越的品质。
这样的白茶,售价必然不低,因为好货不便宜。
反之,那些产区条件普通,甚至恶劣的地方产出来的白茶,再便宜,也不值得买。
品质差,香气滋味单薄,喝了伤身又伤心。
《4》
原因三:工艺
在外界看来,白茶的加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随便晒晒,干了以后收起来,打包好,就能出售了。
其实,并非如此。
不可否认,白茶的工艺是六大茶类中最简朴,最接近纯天然的。
不炒不揉,也没有杀青,以萎凋和干燥为主。
可即便如此,精心制作与粗制滥造之间,也隔着一条银河系的距离。
正因为白茶的工艺简朴,能够保留下大量的天然物质,与此同时,这些物质也极容易损耗和减少。
所以,想要让养分尽可能多地留下来,就需要经验老到的制茶师,发挥出自己的手艺。
像老S做茶前,先要把水筛提前清洗干净。
到了茶青采下来后,及时薄摊薄晾,一定要摊得薄,摊得快,才能避免茶叶被闷到,损耗内质。
紧接着,把水筛架空,离地70公分左右。
如此一来,不仅保证了干净卫生(贴在地上难免会有灰尘),也让空气能够上下流通,更快更好地走水。
走水顺畅,茶汤才不容易苦涩。
日光萎凋的时候,阳光也不能太强烈,要随时关注户外天气变化。
正午时分,若太阳刺激猛烈,就要把水筛暂时转移到阴凉处,以免被晒伤。
这一来一去,所消耗的时间、人力和精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最后,萎凋结束后,还要送去烘干,低温慢烘,让白茶的含水量低于8.5%,才能出厂售卖。
故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良好的技术,是决定白茶零售价的因素之一。
而那些粗制滥造的白茶,则不需要担心太多。
就算是被晒伤了,晒红了,或者闷出了杂味,只要价格低一些,总有人愿意买单。
《5》
原因四:储存
众所周知,白茶是一种 能够长期储存的茶类。
它不像绿茶那样,需要当年喝,及时喝。
民间流传的“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正是白茶。
同时也证明,刚做好的白茶,和三年的白茶,以及七年的白茶,在营养成分和功效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新白茶中,茶氨酸含量很高,所以喝起来鲜爽清甜。
随着时间的流逝,白茶被越存越老,内质也发生了改变。
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会慢慢减少,所以我们发现老白茶喝起来更温润,不容易苦涩。
而还有一种很重要的物质——黄酮素,在白茶的物质转化过程中,不断增加。
它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因此对中老年朋友,以及女性茶友,都十分友好。
但是,并不是所有白茶存好后,都能拥有优良的品质。
满足产区好、工艺好之后,还得储存到位。
如果一款白茶没有被细心保存起来,跑气受潮,变质发霉。
那么,这些养分也会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杂味、异味。
换言之,存坏的白茶,不管多少年,不管年份多老,都没有太多养分。
这样的白茶,当然是卖不出什么好价钱的。
只有存放得当,顺利成为优质老白茶的产品,才会随着年份,价值不断攀升,价格日益上涨。
好茶不会被淹没,但劣质茶也不会被放过。
《6》
买白茶,不能一味地追 求低价。
真正的物美价廉,指的是茶叶与品质相匹配,性价比高。
低价的背后,不仅仅是压缩的利润,更有可能降低品质。
商人逐利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逐利有道,是可取的方式。
可如果仅仅靠低价引流,再售卖劣质茶,最终伤害的只是消费者。
所以,大家在买白茶的时候,一定要睁大双眼。
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挑选品质出众的,才不容易踩坑交学费。
老白茶虽好,但这几类白茶,再便宜也不能买
春白茶白绿,秋白茶五彩,这是春白茶与秋白茶最直观的区别
新白茶香气像绿茶,老白茶香气像普洱?白茶的香气真的是这样吗?
陈皮白茶,荷叶白茶,菊花白茶,秋季喝茶润燥要不要加点“料”?
从泡白茶到煮白茶,白茶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茶友们如此举棋不定?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