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英国对马岛与香港策略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 2024-07-02 18:17

英国对马岛与香港策略对比研究

1984年中国和英国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确定香港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回看40年前的这场谈判,当时的英国携马岛海战胜利的余威,却在与中国谈判香港的问题上一直吃瘪。

؜话说二战之后,英国虽然已不复昔日荣光,但是作为一个老牌帝国,底蕴还是在的。战后的好几次局部战争,比如前两次的中东战争有英国的影子,马岛海战、海湾战争更是直接下场。

以为是重回巅峰,没想到是回光返照

所以,1982年英国时任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正式开始与中国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在很多人眼里,英国刚赢下马岛战争,余威未尽,完全可以在谈判中占据心理优势。

不过,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中国完全没给撒切尔面子,英国各种明的暗的威胁,都没有起到作用。走出会议室的撒切尔夫人,还闹出在台阶上跌倒的洋相。

这个画面被直播了出去

那么,英国在香港问题上,为什么没有像对待马岛那样强硬呢?刚刚赢得马岛海战的英国,为什么没能吓唬住中国?

这个事情,我们从3个视角分析一下。

第1个视角,我们先看马岛海战英国是怎么赢的。

马岛海战英国确实赢了,但并不是英国多牛逼,而是因为阿根廷更烂。⁡

阿根廷攻占马岛可以说是临时起意,纯粹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因为经济下行,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也为了选票,只得从外面找一个敌人。近在咫尺的马岛和英国,那就最合适不过了。

在阿根廷军政府单方面的设想里,英国已经虚弱了,不可能为了一个万里之外的海岛大动干戈。另外,在阿根廷军政府看来,阿根廷跟欧洲美国关系不错。就算‎英国不满,也有其他欧美国家帮忙劝架。

基于这些因素,阿根廷连像样的战争准备都没做。

攻占马岛后,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

就比如在战争中大发神威的“飞鱼”反舰导弹,到战争爆发时阿根廷手里一共才5枚,还有部分没到货,因为战争开始后被法国扣下了。如果真的有心发动一场战争,难道不应该等‍所有的导弹到货吗?怎么的也得储备个几十枚吧。

阿根廷海军唯一的一艘航母“五月二十五号”,甚至都没有进入到可作战的状态,全程打酱油。

一万多吨的“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在战争开始后,徘徊在英军封锁海域边缘,什么都不干,也不知道该干什么,最后被英国核潜艇击沉。

甚至,在已经发动战争后,没有趁着英国远征舰队到来之前,好好加固岛上的防御。要是能多扔些空军、陆军上岛,把马岛变成一只刺猬,也足够让英舰队头疼的。

尤其是阿根廷的航空兵,开战后只能从本土起飞,距离有点远。抵达战区后,待不了多久就得返航。如果能驻扎在岛上,那活动范围就很大了。

但是,阿根廷没有这么做。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就是这么拉胯的战争准备,英国远征特混舰队也被打的狼狈不堪。

不说“飞鱼”导弹,光是阿根廷空军临空投掷的无制导炸弹,都击沉击伤多艘英军舰艇。要是阿根廷空军手里再多几枚导弹,英军特混舰队怕是更难看。

实际上,英国远征马岛,只是体现出作为一个老牌海军强国的强大战争组织和动员能力。就实际凑出的牌面而言,其实是很勉强的。

仅有的两艘轻型航母和为数不多的驱逐舰‬,面对的是几乎没有战争准备的阿根廷,连战场绝对的制空权都保证不了。

要不是阿根廷实在没有战意,英国能不能拿回马岛真难说。

也就是说,马岛海战已经暴露出英国很虚弱了。只不过碰到一个完全战五渣的阿根廷,才保住了自己的底裤

二战期间的战术,都把英军舰队打的狼狈不堪

第二个视角,我们看看当时中国的态度和实力

80年代的中国实力也不咋滴,但绝非阿根廷之流能比的。

首先,对于香港,中国上下一心,是绝对要拿回来的。如果和平方式不可取,那就通过战争手段。中国不是阿根廷,绝对会做好充足的战争准备和动员。

其次英国海军远征阿根廷的那支特混舰队,在80年代的解放军海空军面前,应该占不了便宜。

马岛海战中,英军那几艘42型驱逐舰,以及所搭载的“海标枪”中程防空导弹,表现相当拉胯。射程不够、反映太慢、射速不行、无法同时对付多目标,以至于被阿根廷空军的攻击机骑脸输出。

以至于,原本已经决定引进“海标枪”用于改装051型驱逐舰的中国海军,在看到该弹的拉胯表现后,直接就取消了订单。

解放军是本土作战,可以得到大量的海空支援。歼-6歼-7的性能虽不及海鹞,但是数量足够多。英国两艘航母能携带的海鹞也就20来架,歼-6和歼-7的数量是以千来算的。如果再加上大量的强-5‬轰-5/6,就“海标枪”那样的表现,英国特混舰队不可能应付的过来。

海标枪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

再者,跟马岛不同,香港跟中国大陆是接壤的。马岛远离阿根廷本土,加上阿根廷战争准备不足,在马岛被包围后,阿根廷这边也是束手无策。

但是,香港跟大陆是挨着的,解放军陆军一个突击就能冲过去,英国远征军拿什么去阻挡?靠那二十来架没有对地攻击能力的海鹞吗?还是让那几艘驱护舰和护卫舰抵近海岸,提供舰炮火力支援?那可就便宜解放军海军的导弹艇了。

中国的态度,中英实力对比,香港的地缘,让英国无法通过军事手段来胁迫中国。

第3个视角,我们看看当时的国际环境

英国远征马岛时,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政治、军事支持。比如法国就扣留了本该交付阿根廷的“飞鱼”导弹,美国援助了大批AIM-9L响尾蛇导弹。并且,欧美国家的立场是完全站在英国这边的。

但是80年代中国跟欧美的关系正是蜜月期,美国还指望拉拢中国继续围堵苏联呢。苏联在阿富汗战场上越陷越深,中国和美国的合作功不可没。

苏联陷在阿富汗,全靠大家的鼎力合作

如果英国要跟中国翻脸,其他欧美国家怕是不会支持。不说别的,如果惹恼了中国,导致中欧关系破裂,中苏关系复苏,让对苏包围圈出现一个大​裂口,已经看到冷战胜利曙光的美国绝对会暴怒。

通过上述3个视角分析,可以看到在香港问题上,英国完全无法强硬起来。国与国之间打交道,凭借的是实力,而不是所谓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