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9-27 13:49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每件东西都有一个保质期。
比如,抽纸,保质时间三年。
比如,某神花露水,保质时间48个月。
比如,某利酸奶,保质时间21天。
金城武说,生活里许多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期。
之前再倍加珍惜,过了这天就会被抛弃。
有开始,就有结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人人都将印在包装上的年月日看得很重。
毕竟,过期的东西谁愿意要。
买吃的、喝的要问,买护肤品要问,买白茶,自然也要问一问。
前几日一个茶友问:白毫银针能久存吗?保质期是多少年?过了保质期还能喝吗?
一连串问题砸下来,差点没把客服小姑娘绕晕。
类似留言也有不少,不少都存在误解,今天就来详细说说:白毫银针保质期的那些事。
《2》
白毫银针能久存吗?
或许是因为气候太潮湿,食物不好存放,福建人喜欢晒干各种食材。
鱼鳔晒成鱼胶,鲍鱼晒成干鲍,虾、扇贝、淡菜、龙眼、荔枝……等等。
虎纠伊姆深信,除了青菜,万物皆可晒。
晒得发硬,散发着浓郁气味的干货,若是品质上佳,保存得当,甚至可以当成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想吃的时候只要将干货放进水里,浓缩的香气滋味又会释放出来,甚至比新鲜时期还要香醇,还要鲜美。
干,是对抗潮湿,延续食物养分的不二法门。
现行《白茶国家标准》中对白茶的贮存也有明确规定
“8.4 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可见,白茶是官方确认可以长期储存的茶叶,白毫银针作为其中一员,当然也可以久存。
因为它极度干燥。
采摘下来后,要萎凋、要烘干,含水量控制在8.5%以下才算合格,会引起变质的成分根本无法存活。
工艺水分做得足够干,营养物质被大量保留,才能在长期储存后,陈化出醇厚、绵柔的香气口感。
《3》
老白毫银针有饮用价值吗?
有的,只不过鲜爽感会少一些,风味会更成熟、更内敛。
无论什么茶叶,存得时间久了都会有一点点耗损,这是自然规律,难以避免。
就像美丽的少女,再怎么细致地保养、护理,年华还是会一点点老去。
大部分营养物质的减少十分平缓,且不显著,几年内也不过略少上百分之零点几,普通人根本无法察觉其中的不同。
伴随着一部分活跃物质的减少,稳定的新物质也在不断生成。
比如对老年人和女性十分友好的黄酮类物质,在老白茶中就高于新白茶,且含量随着年份增加而上升。
一年茶,三年宝,七年药,存放得当的白毫银针依然包含充沛的营养物质。
这些物质还赋予了老白毫银针更为稳重、更成熟的香味,也带来了更醇厚、更绵柔的汤感。
白毫银针突出的清鲜毫香会随着时间逐渐转变为晒干的稻谷香,像走进秋季的晒谷场,散发着丰收的气息。
追求成熟、内敛的香气滋味,正是众多白茶 爱好者迷恋、珍藏老白毫银针的原因之一。
《4》
白毫银针的保质期是多少年?
只要储存环境适宜,优质白茶可以存放很久,很久,三年、五年、十年都不是问题。
实际上,白茶并没有统一明确的保质时间,很多老茶客口中的保质期,大部分指的是适饮期。
东南亚很多国家都会在食物上标注“赏味期”。
在此期间,食物可以保持正常味道,吃的时候感受更佳。
但过了这个时间,食物就可能会退化,口感和滋味没有之前好。
适饮期也是如此。
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白茶的风味一直在悄然改变。
刺激性减少,香气和汤感更为醇柔,更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
但精力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旦过了某个时间范围,茶的香气滋味流失概率极高。
此时,白茶并没有变质,从食品安全角度它还是可以喝的,只是体验感大不如从前。
《5》
喝白毫银针,不必过分关注保质期。
优质白茶在适饮期范围内,都能呈现极曼妙的香气滋味。
选择靠谱的入手渠道,提供良好存放环境,是更重要的事情。
好渠道意味着茶的品质得到了保障。
好储存,要求离墙离地、避光密封、不频繁开箱。
最好是采用三层包装法,一层铝箔袋,一层塑料袋和一层厚的瓦楞纸箱。
层层密封好后,再放到干燥、通风的房间,从内而外,全方位防护。
离墙离地,这样存放可以隔绝从地板和墙面渗透进来的水汽,更为安全。
尽量不频繁开箱,不要给空气中的水分子和光线任何机会。
这样老白茶才能在漫长岁月中陈化出独特而迷人的风味。
当然,具体还是要看茶的表现。
如果香气滋味出现了不正常的味道,那就是白毫银针在向你发出信号。
内质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转化,建议放下杯子,重新换一款茶。
不管是否在保质期内,不管对存放多有信心,鼻子和嘴巴的感觉才是最真实的。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