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11 17:2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佳雨
编辑|佳雨
前言
智能锁,听起来方便又高科技,但真的用了之后,你才知道其中的“坑”有多深!一开始,我也是抱着满满的期待换上智能锁,可没想到几次小意外却让我叫苦不迭。
当我终于摸透这些智能锁的“套路”后,才发现有些款式简直就是摆设,“白给都嫌麻烦”。
那么,这5种让人踩坑无数的智能锁,到底是哪几类?它们难用的原因又是什么?
干电池智能锁
作为一个从未想过要收藏电池的人,我居然在家里堆满了各种品牌的5号电池。
这都要归功于那个看似智能实则智障的干电池智能锁。
刚开始被销售忽悠说电池用个大半年不是问题,结果第一个月就响起了烦人的低电量提示音。
一次性要更换8节电池,每次光挑选电池品牌就让我焦头烂额。
便宜的电池续航太短,好点的原装电池又贵得离谱,一年下来光电池钱就花了六七百。
更让人抓狂的是,有时半夜回家突然没电,只能坐在门口连夜网购临时供电宝。
绝望之际跑去和师傅理论,才知道这种锁设计有缺陷:为了保证开锁力度,耗电量远超其他类型。
现在的智能锁都流行可充电电池,干电池款简直就是在制造电子垃圾,浪费钱不说,对环境也是个负担。
没内屏的智能锁
花了大价钱买了带摄像头的智能锁,本以为从此可以躺在床上通过手机就知道门外情况,没想到这个摄像头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困扰。
每次有人按门铃,我都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解锁手机、打开APP、等待连接、加载画面,快的时候也要一分多钟。
更气人的是,正当你好不容易看到画面时,APP突然就掉线了,重新连接后访客早就不耐烦地离开。
遇到快递小哥按门铃,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有一次眼睁睁看着快递小哥把我的限时达快递放到邻居家门口,就因为我的智能锁APP连接太慢。
后来和安装师傅交流才明白,这种设计完全是本末倒置:内屏摄像头本应该是提升便利性的功能,可没有内屏的设计反而增加了使用门槛。
说到底,这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而放弃用户体验的典型案例。
执手式智能锁
说起执手式智能锁的体验,我真想给它颁发一个"最令人迷惑智能产品"奖。
明明是智能锁,却保留了最原始的上提锁门设计,这种操作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每次关门都要记着上提把手,一旦忘记,就等着开门时尴尬吧。
我曾经就因为没上提把手,导致门没锁好,差点让小偷光顾家里。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种半自动智能锁的价格竟然和全自动的差不多,有些甚至还要贵上几百块。
和主打安全便利的智能锁理念完全背道而驰,这简直就是在浪费消费者的钱。
很多同事看到我家的执手式智能锁都说:这不就是传统机械锁加了个密码输入功能吗?
确实,这种所谓的智能锁,连基本的自动上锁功能都没有,完全是挂着智能的羊头卖着机械锁的狗肉。
玻璃面板智能锁
对于外观党来说,玻璃面板的智能锁确实很吸引人,但这绝对是一个为了颜值牺牲实用性的典型反面教材。
刚装上时,确实美观大方,亮面的玻璃材质给人一种高档的感觉。
可用了不到半年,问题就接踵而至:第一是指纹问题,每次按完密码都要擦一遍,不然满屏的指纹看着就让人强迫症犯了。
第二是耐用性,玻璃面板经不起日晒雨淋,表面很容易就出现细小的划痕。
我家的这款用了一年后,按键识别越来越不灵敏,常常出现输入1却显示12或者13的情况。
找师傅检查,说是玻璃内层的导电层受潮变形导致的,想修还不如直接换一个。
最后不得不提醒大家,玻璃面板的智能锁在安全性上也存在隐患,坏人通过观察指纹痕迹,是有可能推测出密码的。
天地钩智能锁
最开始选择带天地钩的智能锁,纯粹是因为觉得多个锁舌就多一份安全感。
但现实给了我一记重重的耳光:天地钩智能锁简直就是一个耗电大户。
原本说好的半年充电一次,结果不到一个月电量就告急了。
经过一番研究才发现,天地钩的机械结构需要更大的电力驱动,每次开关门都要消耗大量电能。
最让人崩溃的是充电过程,那根三米长的充电线横跨门厅,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绊马索"。
有一次我妈来我家,就被这根充电线绊了一跤。问过销售才知道,天地钩其实并不能显著提升防盗性能,反而因为结构复杂容易出现机械故障。
现在很多小区都是防盗门,单纯依靠中控锁芯的防盗性能就已经足够了。
结语
这几年换智能锁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并不是越"智能"的产品就越好用。
选购智能锁最重要的是实用性和可靠性,那些华而不实的功能反而会带来困扰。建议大家选购时重点关注续航能力、开门便捷度和售后服务,避免被表面的智能噱头所迷惑。
选对了,它是贴心管家;选错了,分分钟让你怀念老式机械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