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4 16:23
有次我出差到河南,刚准备踏上归途,就被一位老奶奶和她14岁的孙子拦了下来。老奶奶满脸焦急,她说孙子晚上总是盗汗,情况似乎不太好。
我仔细看了看那个孩子,发现他每隔几十秒就会浑身抽搐、扭动,特别是嘴巴和脖子,会猛地朝一边歪。他的眼神直直的,表情也显得有些呆板。老奶奶告诉我,这孩子从小就这样。
我心里有了数,这很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于是,我轻轻地问老奶奶,孩子的家庭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可能的情感因素。
老奶奶沉默了,旁边的阿姨却忍不住开了口:“哎呀,你说得太 对了!这孩子爸妈感情不好,老吵架,家里婆媳关系也紧张,对孩子要求还特别严,非要他考多少分,排第几名不可。”
听到这里,我心里五味杂陈。我轻轻地对老奶奶说,抽动症,这病啊,很多时候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问题,它更像是孩子心里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家庭里的点点滴滴。
您知道吗,家里的氛围,就像孩子呼吸的空气,紧张、压抑,这些情绪就像无形的重担,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
孩子啊,他们都是那么敏感,那么纯真,家里的每一次争吵,每一次冷战,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在孩子心里刻下一道道看不见的伤痕。他们不懂大人世界的复杂,只知道 ,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而不是战场。
中医里有个说法,肝主疏泄,它喜欢顺畅、喜欢快乐,就像春天的风,轻轻吹过,万物复苏。但孩子心里压抑,肝气就郁结在那里,像是一股被堵住的气流,找不到出口。
时间一长,这股气就开始在体内乱窜,就像风一样,吹得身体摇摇欲坠,于是,就出现了抽动这些症状。他的每一次抽搐,其实都是在无声地呼喊,呼喊着我们大人去关注他的内心,去倾听他的声音。
所以啊,治小儿抽动症这病,不仅仅是吃药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可以让他无忧无虑、自由奔跑的地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放下,放下那些争吵,放下那些不满,用爱去包容,去理解。
当家里的氛围变得和谐了,孩子的心里也就轻松了。肝气顺畅了,身体自然也就跟着好起来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看到改变。
老奶奶听后,眼眶红了。我知道,这些话触动了她的心弦。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告诉她,别太担心,孩子的病是可以治的。
随后,我赠给她一个简单的方子,主要是白芍、炙甘 草、麦芽、钩藤和红枣这几味药组成。白芍能柔肝缓急,炙甘草能和中缓急,麦芽可以消食健脾,钩藤能平肝熄风,红枣则能养血安神。这些药材一起煮水喝,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但我也强调,药方只是辅助,关键还是在于家庭的和谐和孩子的情绪调节。我告诉老奶奶,回家后一定要召集全家人开会,好好沟通,把心里的疙瘩解开,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世间病,存因果。孩子抽动症,想要阻断源头,家长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的病情恢复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