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4 21:52
参考资料:
1.崔白.心悸、胸闷却检查不出病变,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J].人人健康,2022,(06):38-39.
2.黄少娜.动态心电图对心悸、胸闷患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227.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0.24.102.
3.叶敦敏,卜亚丽.妇女胸闷心悸,未必是冠心病[J].家庭医药,2011,(10):32-33.
家住四川的黄欣慧今年45岁,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教学任务的繁重本就让她有些喘不上气来,可偏偏她还是一名班主任,还得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校沟通。特别是在高三这一关键时刻,黄欣慧的工作压力大,责任也非常大,每天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一天十七、八小时几乎都在学校,忙得心力交瘁。
2017年4月7日,已经快晚上十一点了,黄欣慧却还在教师宿舍里抓紧批改着推挤如山的模拟试卷。不知是不是伏案太久的缘故,黄欣慧总感觉自己胸口闷堵的厉害,像是被一块重物压着,导致她呼吸非常不畅快,心跳也总是会突然一阵加速,但在狂跳几秒后又会恢复正常。
黄欣慧放下了手中红笔,觉得肯定是自己过于劳累了才会这样,见时候也不早了,便准备上床睡觉,觉得睡一觉就好了。但事与愿违,4月10日,黄欣慧在课堂上讲题讲到一半,心跳突然又毫无征兆的加速起来,仿佛随时要跳出胸膛一般,每一次跳动让都伴随着强烈的震动感,传来心悸不安的感觉。
黄欣慧呼吸急促起来,双手不自觉的抓紧了胸前的衣服,嘴唇也逐渐开始发白,额头和手心里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正好下课铃声敲响,黄欣慧迅速离开教室,和一个任课老师换课后便打车前往了医院检查,想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心脏出了毛病。
然而她在来医院路上,由于心跳已经逐渐平复了下来,因此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ST段、PR段、T波和QT间期等指标和正常人的心电图相差无异;心率仅为80次/分,而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内为正常;可以说,除了血压达到了140mmHg/85外,其余的一切正常。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基础性疾病,其靶器官之一便是心脏。长期高血压会造成血管壁增厚、硬化,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从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同时,高血压也会使心脏在收缩时面临更大的阻力,左心室需要更“卖力”的工作才能将血液泵出,引起心肌肥厚和心室扩大,增加心脏负荷。这些病理变化都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悸、胸闷等不适。
然而,黄欣慧的高压只是勉强超过了正常范围,而低压却仍处于正常范围,虽然已经达到了确诊高血压的标准,但显然还不足以引发心肌缺血。医生也有些纳闷,但由于暂未发现其他的问题,所以暂时只给黄欣慧开了降压药。
医生还表示也不排除是心脏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所引发的心脏功能性障碍,虽然便会引起心脏器质性病变,但可能会影响生活治疗和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注意避免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黄欣慧连连点头,回去后开始按时吃药,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状态,尽量让自己能够早睡早起,作息规律。而在工作之余,她也开始学会如何减轻自己的压力,经常会通过运动锻炼、听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不出一个月,她的血压就稳定在了120/80mmHg上下。
很快学生们也顺利完成高考,黄欣慧原本紧绷的总算得以放松下来。本以为了却了这一桩心事后,她的生活会逐渐步入正轨,却不料在7月15日,那股令人不安的心悸又再度袭来。
这次的症状比之前来的还要更急,黄欣慧本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正在卧室里写暑假作业的儿子突然说自己有道数学题不会,她便起身想要去看看。但她才刚站起来,就感觉胸口传来一阵强烈的撞击感,心脏突然又狂跳起来。黄欣慧连忙又坐了回去,下意识用手按住胸口,试图平复自己的心跳,可胸腔憋闷的发紧,像被绳子紧紧勒住了般,让她差点喘不上气来。
黄欣慧的手指不自觉的发抖,还开始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阵阵的发黑,后背还不由自主的冒冷汗。尽管这阵不适五分钟左右就过去了,但那种心慌心悸的感觉却依然让她心有余悸。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她再次来到了医院,一进入诊室就紧紧拉住了医生的白大款,带着哭腔道:“医生,我到底是得了啥病啊,能不能治好?”
医生连忙安抚,让黄欣慧可以做一个冠脉造影检查看看。冠状动脉是为心脏供应血液和氧气的动脉,而冠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主要通过将心导管倒入冠状动脉,然后向导管内注射造影剂,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的结构和血流情况。可令人没想到的是,黄欣慧的三支冠脉管壁都非常光滑,且无任何狭窄,完全排除冠心病的可能性,
难道不是心脏方面的疾病?医生暗自思忖,症状将目光放在了肺部疾病或甲亢上,却不料胸部CT和甲功五项都提示着一切正常。无奈之下,医生在黄欣慧的心脏部位贴上了电极片,并连接电极和导线,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就好像是快门拍下的一张“照片”,只能拍到固定时间的心电变化。但24h动态心电图就好似是在心脏部位安装了一个“监控”,能够全天候的对患者的心电活动进行记录。黄欣慧虽然佩戴者电极片有些不自在,但一想到这次肯定可以揪出背后的“凶手”,她就充满了期待。
可惜的是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第二天她满怀期待的去医院取报告,医生看了结果还是遗憾的摇了摇头。而由于黄欣慧皮肤对电极片过敏,也没有再多佩戴几天动态心电图的打算。病情就这样陷入了僵局,医生对此也非常无奈,询问黄欣慧是否愿意入院做个心内电生理检查,这项检查能够记录心脏各部位的电活动,但需要住院完成。
耗损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最终却还是无疾而终,黄欣慧显然已经有些疲惫了,摇摇头就此作罢,打算与这个病长期共存下去。医生也非常理解,表示找出这种发作时毫无规律的疾病就像在抓小偷,医院的仪器再怎么精密,也只能被动的等待小偷再次出来兴风作浪。
黄欣慧在回去后,短短三个月之内又出现了好几次心慌的症状,不过忍忍就过去了,她没有太在意。直到一天周一,她早早起床准备要去学校参加升旗,在洗漱时却突然感觉眼前一阵黑曚,一瞬之间就昏倒在了地板上,丈夫发现后马上拨打了120急救。
接诊的主任医生对黄欣慧这个病人印象深刻,没有再重复做那些无意义的检查,他伸手按在黄欣慧的身上的某个部位,而黄欣慧的症状也验证了他心中的猜测。于是医生立马为其做了一项新的检查,果然很快就抓住了这个某后凶手!
在医生的对症医治下,黄欣慧一改之前面色发灰发暗的状态,容光焕发,面部红润,出院一年后心悸和胸闷都没有再复发过。出院时的黄欣慧非常感谢主任的妙手回春,连连感叹道:“真没想到折磨我一年的疾病两周就能解决,更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病……”
黄欣慧的心悸症状屡次发作,并且呈现出反复、且症状加重的迹象,而奇怪的是,她的心悸症状丝毫难以通过常规心电图等检查来解释。但事出反常必有因,黄欣慧在送来急诊后,医生显示将手按在了她的心脏部位,发现她的心跳不仅快,而且毫无规律,最终他还是将目光锁定为心脏方面的病变。
而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可能引起胸闷心悸的心脏疾病中,医生高度怀疑是心律失常。于是,医生给她进行了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是通过从食管插入导管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的,可以详细检测到心脏的电信号传导是否异常,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相比较于其他检查方法,它不会造成创伤,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更加精确地诊断心悸的原因。
而经过详细检查,医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黄欣慧患上的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这是一种由于心脏上腔的电信号异常导致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常见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跳节律不规则,且往往伴随着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
这一病症的特征是心跳骤然加速,通常起始和终止都很突然,并且发作时心跳频率可达200次/分钟以上。这也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相对困难,发作时常常为突发,且持续时间短,很难通过常规检查捕捉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心脏的结构损害,是由心脏传导系统的电活动紊乱引发的。但其发作时的强烈心悸和胸闷感,会让患者感到极度不适。且如果长期反复发作、发作是时间持续过长,患者未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进而导致心绞痛、心力衰竭,甚至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情况;还可能会导致大脑的供血不足,最终引起晕厥。
确诊病因后,黄欣慧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这是一种通过高频电流消除异常电路的治疗方法。在术后,黄欣慧的症状明显缓解,第二天便能下床走路,观察一周出院,之后也再没有出现胸闷、心悸的症状。
(注:《17年,四川女子胸闷心悸,做了检查病因未明,听主任的解释恍然大悟》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