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古韵对联:品味“雅联求对”之美

发表时间: 2024-07-28 00:07

古韵对联:品味“雅联求对”之美

欢迎来到霜农闲侃侃的专‮栏!如喜欢本作品,帅哥美女请评论、点赞、收藏,以便相互交流学习,感谢您的支持!

文案:霜农闲侃侃

编辑:霜农闲侃侃





雅致的对联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同时也需注意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了解对联的规则与原则,方能对出自己满意的辞句。

一、花开野谷无人赏

1、节奏、框架、押韵

(1)、花(名词)开 (动词) / 野谷(名词)/ 无(判断词)人(名词)赏(赏词)

(2)、(平平仄仄平平仄)

2、意境意蕴

(1)碧萝自怜笑春风

引蔓离披覆绿苔,碧萝深处为谁开。自怜冷落山林下,也向春风笑一回。

——明 王恭 《野花》

首句“引蔓离披覆绿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藤蔓蔓延、覆盖着绿苔的画面,展现出野趣横生、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藤蔓的自由生长,绿苔的悄然铺展,都透露出一种不受拘束、随遇而安的生命态度。次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深处盛开的碧萝,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这幽深之处绽放的花朵,究竟是为谁而开?

第三句笔锋一转,将情感由外向内收敛,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山林下的冷落与孤寂,与前面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某种落寞与自怜。然而,这种自怜并非消极沉沦,而是对现实处境的一种清醒认识。末句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尽管身处冷落山林,但诗人并未因此沉沦或绝望,而是选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春风的吹拂,绽放出一次灿烂的微笑。这一笑,既是对春风的回应,也是对自我生命力的肯定‭。

(2)、山花种种自然开

草木送春归去后,山花种种自然开。略无醉倒游人至,自有交情戏蝶来。

日暖欲令纷锦绣,风和未遣委莓苔。清幽浑绝嚣尘态,应遣青阳恨莫陪。

——宋-廖行之《野花》

草木送春,山花在春末夏初时节依然竞相绽放,展现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与生命的顽强。即便没有游人如织、醉卧花间的热闹场景,山花依旧以其独有的方式吸引着蝴蝶等小生灵,它们翩翩起舞,仿佛在与山花进行着亲密的交流,展现出超脱于尘世喧嚣之外的和谐与宁静。日暖风和,山花烂漫,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山花铺设的锦绣舞台,让它们得以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山花清幽,尘世喧嚣。惋惜春天的即将离去,珍惜与怀念这份的记忆美好。

二、月照幽林有客行

1、节奏、框架、‫押韵

(1)、月(名词)照 (动词) / 幽林(名词)/ 有(判断词)客(名词)行(赏词)

(2)、(仄仄平平仄仄平)

2、意境意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

一个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之中,弹琴抒发情感,同时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幽篁”即深幽的竹林,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幽静清雅的基调。诗人静静地聆听松林间的风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他随之吟诗,甚至自我吟唱,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自我陶醉。将视角从近处的竹林、松林拉远至远山,远山如画,美不胜收,而清风则仿佛与诗人心意相通,共同谱写着这首心灵的诗篇

三、结语

才子佳人有何高对,请赐墨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