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走进潮州历史:博物馆之行,体验“胶己精神”

发表时间: 2024-12-23 18:00

走进潮州历史:博物馆之行,体验“胶己精神”

不得不说,来潮州很多次,在潮州住挺久的,最后才到的潮州博物馆,真是后悔去晚了。潮州市博物馆,可以真正零距离仔细端详的一下潮州的木雕,石刻和刺绣,了解一下潮州华侨的历史。古城中的己略黄公祠最重要的“大神龛”就收藏在这里,公祠里收门票但是连个复制品都没有。


part 01

潮州博物馆简介

share the world

潮州博物馆是一座国家二级博物馆,藏品确实没有办法与众多古都和中原重镇相比,但是想要全面了解潮州的传统文化,也是必打卡之一,如果第一站先来到这座博物馆,可以更容易理解这座城。

博物馆位于市区人民广场西南角,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15平方米。博物馆分4层建设,常设展览有《潮州通史》、《潮州木雕精品展》、《潮绣展》《潮州侨史展》、《潮州石刻》等,集合展示了传统的潮州文化。


part 02

潮州博物馆必打卡

share the world

清光绪大神龛

这件藏品出自己略黄公祠潮州⁣木雕是一项民间雕刻艺术,用于建筑装饰、神器装饰、家具装饰、案头装饰等,作品经过精雕细琢后贴上纯金箔,金碧辉煌,故称“潮州金漆木雕”,与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并誉于世。

▲大神龛开门状态

进入潮州木雕展厅,一眼就能看到,是我目前看到尺寸最大的神龛。清代光绪木雕大神龛,高313厘米,宽208厘米,纵深125厘米,形制巨大,装饰木雕图案100多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些木雕图案迎合人们祈福的心理诉求,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潮州人每逢过年过节都要祭祖祠堂祭祀祖先的特殊场所,各地的堂祠规模宏大,建筑考究。神龛是祠堂最重要的配置,是放置祖先牌位的特制橱柜,主要构件有龛脚、中盘等,外面是龛门、龛座。

正面左窗肚金漆通雕 “博古图”

木雕大神龛装饰的经典图案

博古图北宋宋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收藏的古代器物,修成《宣和博古图》,这部有代表性的图录文献全书30卷,著录商代到唐代青铜器的精华839件,共分为20类,包括古青铜器的鼎、尊、彝、舟、瓶、壶、爵等。后人将鼎、瓶等绘制在一起的纹饰被称为“博古图”,常用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的宅第装饰,以及各种民间工艺品的装饰。

潮州木雕多层通雕和贴金等工艺在大神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清代光绪大神龛两门中窗肚是整个神龛的雕刻精华所在,两边分别装饰多层雕刻的金漆木雕“博古图”,繁复细腻。

正面右窗肚金漆通雕 “博古图”

右龛门门窗肚装饰大花瓶,瓶中插满牡丹、羽毛,寓意平安富贵。中部雕刻多层几案,布满各路神仙,“几”字形几案分隔,形成多个空间,摆满了宝鼎、宝瓶等物,环环相扣。尤为突出的是,下部几桌上摆设的精美潮州工夫茶具,更增添了其地方文化的趣味性。

正面下大肚金漆画

金漆画《真州东园》画片。神龛两扇大门正面下大肚是一幅根据欧阳修《真州东园记》描绘的潮州金漆画。神龛门上的金漆画为左右通景画:一条小河缓缓流过,右边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高台。台上修拂云亭,池边建澄虚阁,还有宴会厅堂和戏射的场景。水面上荷花艳丽,岸上美树成行,阴影交叠。高的屋脊、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摇动。真州的百姓或吹弹歌唱、或小聚楼阁,更有士绅码头送别,在华丽的游船上摆设精致盆景。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 侍御史许子春、监察御史马仲涂三人正在赶往真州东园的路上。

彩漆画《百忍堂 》画片。神龛门左内侧,下大肚是彩漆画《百忍堂》,该画笔法细腻、色彩鲜艳,是潮州民间的传统工艺。画面描绘唐代张公艺家中处处张灯结彩,家丁把皇帝赏赐的“百忍堂”牌匾抬进来,府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潮州木雕精益求精,神龛门内侧右大窗肚镂空雕刻的《百忍堂》图案,通体的金漆装饰 与彩漆画题材相同,上下斜对应,极尽繁华。

彩漆画《汾阳府》画片。龛门右下大肚内侧的彩漆画《汾阳府》,展现了郭子仪寿诞时的盛况。汾阳府中,郭子仪端坐高堂,七子八婿奉着朝芴来祝寿;有人敲锣打鼓、有人点燃鞭炮,热闹喜庆。当龛门打开时,左内侧大窗肚装饰的金漆通雕《汾阳府》与彩漆画左右斜对称,相得益彰,令人惊叹。

大神龛里设有四个台阶,放置祖先牌位。台阶立面装饰金漆画鳜鱼、梅花、博古、葡萄等,后壁置屏风金漆画《豳风图》᠎,呈现模古之风。

当时,只有具备优良家风的富贵宗族,才能花费巨资聘请工艺师制作一座富有文化内涵金碧辉煌的大神龛供奉祖先。木雕神龛对祖先,是尽孝;对子孙,是教化,更是传承。


木雕大神龛装饰图案及漆画的寓意

神龛大门“博古图”是文化的象征,祥瑞花草是吉祥的图案。金漆画《真州东园》里的许元在官场上是“能人”,也是为百姓办实事的官员,非常值得纪念。

彩漆画《百忍堂》的张公艺是庶民的模范,他“百忍”治家,其家风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得以发扬,为“孝”;《汾阳府》的郭子仪,功勋卓著,福寿双全,是“忠”的典型。

从张公艺的“百忍”治家到郭子仪的精忠报国,都是与优良家风密不可分的。家族忠、勇之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只有经过敬祖、课读等一系列的家教,历经天长日久的熏陶,才能内化于心,而后外化于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富含文化气息题材的图案,整个木雕神龛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氛,成为特别的文化载体,使家族文化得以弘扬。潮州文化在金漆木雕大神龛上精彩纷呈,极具特色,堪称国之重宝。

潮州艺人把具有历史史实、蕴含文化精髓、积极向上的文化元素融入木雕之中,表明其文化博大精深,其载体是接地气的,其教化是润物细无声的。神龛上的图案、金漆画等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绵延不断。

木雕大神龛,把代表潮州文化的经典图案表现出来,既汇集了儒家思想精华,也体现了“忠”“孝”“仁”“义”等。如今,潮州人依旧通过这些饱含历史气息的木雕图案,传播潮州文化。

木雕展厅件件精品

金漆木雕圣旨亭,就是放圣旨的,也是炫耀地位的工具。

金漆木雕神轿--游神安放神像的专用座椅

府楼猴,这才是镇海楼上的真品,现在也是潮州的文旅形象。

安济圣王神袍和夫人神袍

乍一看,以为是皇袍,因为确实超出了我的认知范畴,这三件是安济圣王和大夫人、二夫人的礼服,一般年底都会有更衣仪式,这也是潮州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潮州古城旁,有一个嵌瓷工艺装饰得非常精致的青龙古庙,就是安济圣王庙。安济圣王庙供奉着王伉公,当地人俗称“大老爷”。王伉公是蜀汉永昌太守,因保土安民,死后被老百姓奉为神明。传说,明代潮州人谢少沧在云南为官,返乡时,将王伉公神像请回潮州,立庙供奉。潮州的神仙体系里,你知道哪位神仙有身份证吗?

潮绣,是潮州地区刺绣艺术的总称,其技艺精妙,图样华美,色彩瑰丽,以“立体垫高”“钉金绣法”著称于世,是潮州文化的生动名片,也是中国刺绣遗产中独具一格的瑰宝。

潮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唐以至民国,潮绣在传承与演变中达至鼎盛,又在当代的时代发展浪潮中不断开拓创新。潮绣与广绣合称“粤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绣用材精细,除采用纱、丝、绒线和绸、缎、布外,还大量采用金银线、花线、棉絮、纸丁、绒丁(棕丝)等材料和辅料;技艺繁复,拥有华丽多变的绣、钉、垫、贴、拼、缀等多种技法;题材丰富,绣述戏剧传说、花果百草、飞禽走兽等各类物象;品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包含条幅、挂屏、彩眉、服装等各类制品,广泛运用于祭祀、生活、演出等各类场景之中。

个人还是喜欢这个清爽颜色搭配的潮绣。


part 03

博物馆有趣精选

share the ‫world

《潮州侨史》板块里二层有个“侨汇赡家”展区展示了潮州籍华侨的书信和汇款单据;潮汕人下南洋,挣了钱80%都是寄回养家的,有时间可以看看这些书信,很有趣。

地下一层的石刻展厅一定要去看看,博物馆相当大气,有些石刻都盘出的油光。

摆在总服务台的镇馆之宝

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

南宋海阳县资福寺大铜钟高219厘米,直径132厘米,周长414厘米,重约3000斤。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铸造,钟呈筒形,钟钮部分为传说中龙之四子蒲牢,钟肩和腰饰两周凸弦纹。腰部弦纹饰两朵对称莲花,钟身饰8个双框方格纹‪,口微侈。

(我怎么都觉得上面这是人像)

这次很遗憾,掐丝珐琅展没有开放,应该会再来。

part 04

游览攻略

share the world

潮州博物馆(@潮州)

门票预约:【潮州博物馆公众号】

门票费用:免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地‍址:潮州大道人民广场西南侧

游览时长:1-2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