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31 12:08
道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的基本信仰是“道”,其核心目标是修道成仙。
道教的创始人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天师。张天师在蜀地鹤鸣山周围建24制,敷衍正义张符,领护化名,广行阴德,创立了道教的雏形五斗米道。而张道陵天师也被后世奉为道教的教祖。道祖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多个宗派,以下是主要的一些道教宗派:
1.正一派(正一道):起源于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后世以江西龙虎山天师世家为代表,以符箓斋醮、降妖伏魔为主要特征,允许道士结婚生子。
2.全真派:由王重阳在北宋末年至金初年间创立,强调内丹修炼,主张三教合一(儒释道),要求道士出家清修,遵守严格的戒律。
3.茅山派:又称上清派,因其在江苏句容茅山地区活动而得名,主要传承上清经箓,注重内炼与外丹修炼,历史上名人辈出,如陶弘景等。
4.灵宝派:起源于东晋,以传播《灵宝经》系列经典为主,重视斋醮科仪和符箓秘法,其信仰系统围绕着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和太上老君展开。
5.净明道:以许逊(许旌阳)为祖师,强调忠孝伦理,主张通过行善积德达到成仙的目的,兼修内外丹法。
国内十大道教名山
一 江西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境内,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东汉年间,道教正一派(又叫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修炼“九天神丹”,故被道教正一派视为“祖庭”。
江西 龙虎山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开始,正一派历代天师都居于龙虎山,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多次得到朝廷的崇奉和册封,实际上是当时道教的官方统领。
象鼻山
正一派(天师道)道士是不出家的,可以结婚生育,食荤腥,注重斋醮,长于施法画符,念咒掐诀。
正一观
二 江西三清山
“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
终于理解苏轼为何给到这么高评价。这里同时拥有奇峰怪石、飞瀑雾凇、日出云海、古树名花、绝壁栈道等,有“三清天下秀”的美誉。
三清山 东方女神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它是道教名山,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道家修身养性的理想之所,仙风道骨的气息弥漫在山间的每一个角落。
三清山 巨蟒出山
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上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
三清山 三清宫
三 安徽齐云山
安徽人嘴真严啊,没想到距离黄山不远的地方还藏着一座隐世仙山!这么美都不宣传。
安徽 齐云山
它就是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安徽齐云山,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幽静的崖上古村,秀美的横江山水,安逸的徽派小镇。因最高峰廊崖“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清乾隆帝称之为“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位于徽州(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城西15公里处,古称白岳,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丹崖甲江南”的美誉。
安徽 齐云山
道家宫观是齐云山的文化底蕴,庵堂祠庙星罗棋布,江南道教活动中心并非浪得虚名。明嘉靖皇帝遣天官到齐云山求子灵应之后,敕建的“玄天太泰宫”成为四方香客向往的圣地。
齐云山道教属于正一一派,他们可以吃荤,可以结婚,可以生子。供奉的祖师是真武大帝。
南宋宝庆年间,有方士余道元,号天谷子,游至济云山石门岩,斩草结庵以居,创建佑圣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于是香火始盛,道士日增,从此奠定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
齐云山 玉虚宫
四 江苏茅山
洞天福地,是道家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
茅山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句容和金坛两县的交界处,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享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誉。
江苏茅山
茅山称句曲山、地肺山,西汉时,陕西咸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到茅山,潜心修道,济世救人,后人们遂将句曲山更名为茅山。
南朝陶弘景辞官归隐茅山,开创茅山宗,唐宋时期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
茅山 老子像
九霄万福宫(简称九霄宫)是茅山最高处、也是茅山影响最大的一座宫观,又因它坐落在茅山主峰大茅峰之巅,通常也被称为顶宫。其建筑群依山而建,烧香敲钟,好运连连~
茅山 九霄万福宫
五 山东崂山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万里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也是北方唯一一座山海相连的山。
崂山自带仙气。聊斋里的崂山道士和香玉绛雪花神,诗仙李白,也为崂山加持仙气。
崂山
崂山太清宫为崂山道教祖庭,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道教全真道支派随山派祖庭。
太清宫为西汉建元元年(前140)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创建。张博学才茂,仕至上大夫,因碍权贵,弃职入道,精研玄学,不涉世俗,入终南山得师传道,后至崂山修茅庵一所,供三官大帝,名为“三官庙”,后改称太清宫。
崂山
太清宫由三个大殿、四个配殿、一个长老院及客房等组成,形成一个中型古建筑群。
太清宫的山顶,有一个巨大的老子雕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崂山太清宫
六 湖北武当山
北崇少林,南尊武当。
如果来湖北一定要去一次武当山。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距襄阳市和十堰市均不远。
湖北 武当山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相传为道教真武神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真武不足当之”之说,因此得名武当山。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武当山 龙头香
武当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明代时达到鼎盛时期,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更是下令大规模修建武当山,使其成为道教文化的集大成之地。山上的建筑群包括72座峰顶、36处宫观、道观和庙宇。
这里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包括金顶、紫霄宫、南岩宫等,每一座建筑都见证了道教文化的辉煌与传承。
武当山 玄天玉虚宫
七 河南老君山
“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
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221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
河南 老君山
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和“祖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
老君山 金殿
八 陕西终南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一生隐居了四次,其中有三次都在终南山隐居。
据说终南山历代隐士有5000多人,其中包括姜子牙,张良,孙思邈,王维等。终南山也是佛教与道教的圣地,故曰:“天下修行,终南为冠”。
终南山 南五台
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长安(西安)之南,“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
中国名山无数,但终南山是特殊的一个,它是道教名山,古为仙人修道圣地,是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发源地,《道德经》就源于终南山楼观台,拥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源远流长的道家思想,让终南山这片土地满怀与世无争的安宁。
终南山 楼观台
九 四川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距离成都市区约60公里,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四川 青城山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青城山是全真龙门派的圣地,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
青城山 老君阁
十 甘肃崆峒山
甘肃的东部,藏着一个仙侠世界,那就是以曾经“平定凉国”而得名的平凉。
崆峒之名取道家“空空同同、清净自然”之意,泾水、胭脂河流经山下,有虎踞龙盘之势,是天下道教第一名山!
甘肃崆峒山
崆峒山属于六盘山的支脉,相传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及养生之道,所以自秦皇汉武以来,无数帝王和文人墨客纷纷慕名前往,明代有名的道士张三丰曾避居崆峒五年,留下了许多传说。
甘肃崆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