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喝茶与泡茶:普洱茶与紫砂壶的魅力,你感受到了吗?

发表时间: 2023-07-24 09:34

喝茶与泡茶:普洱茶与紫砂壶的魅力,你感受到了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网上有句名言,叫“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意思是,对找工作的人来说,最终会发现,体制内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村姑陈仔细回忆了一下大学临近毕业时,大家卧谈,谈未来,谈理想。

有人考研,有人考公,有人出国,有人找工作。

注定是要各奔东西的。

当时,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做一个女强人。

不管在什么年代,年轻人始终对“保守”秉持着一种先天的抗拒。

不甘心听从父母的安排,走一条稳当的路,更愿意去北上广漂。

体制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而村姑陈自然不愿意当那个随波逐流的人,毅然决然,拉上李麻⁨花,决定创业。

最早,这家公司就是从一间只能放下两张办公桌的车库开始的。

由车库改造的茶室,不通风,还很闷热。

不是科班出身,就得比别人付出十倍、百倍、千倍的努力。

现在虽然不算大有成就,但收获了大票茶友的支持,还收获了关于喝茶的心得。

再次证明,知识的深度,除了阅历,更重要的是努力程度。

宇宙没有尽头,人生同样没有,一直走下去会到哪里,可能永远也不知道。

《2》

那么,喝茶有尽头吗?

村姑陈个人感觉,没有。

喝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认知。

所以,如果一直喝下去,就会一直走下去,没有尽头。

况且,茶圈的变化,难以捉摸,日新月异。

最典型的例子,不得不提铁观音。

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铁观音,当之无愧的,是茶界老大。

不管在哪里,坐下来,都会招呼客人喝一杯铁观音。

福建人去外地,当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我知道那里,产铁观音的地方。

在那个年代,铁观音成为了闽茶的代表,更成为了外省人给福建人打上的一个标签。

想当初,它的风头比现在当红的福鼎白茶、武夷岩茶和桐木金骏眉,都要更盛。

比起传统工艺的铁观音,清香型的铁观音,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

外形绿,茶汤绿,香气高扬又淡雅。

(ps:现在还有很多人误会铁观音是绿茶,其实它属于乌龙茶)

除了福建以及其他南方城市,北方的茶客,也被铁观音深深吸引。

兼具绿茶之色与花茶之香,用现在的话来说,清香型的铁观音真真是“火出圈”了。

然而,盛极必衰。

如今大家发现,喝铁观⁧音不再流行了。

有人说,是因为市场被做烂了,在铁观音的巅峰时期,有些茶商把外地的茶带进来,到本地加工后,再以安溪铁观音的名义出售。

甚至可以做到9.9元包邮,品质参差不齐,劣质茶泛滥成灾。

也有人说,是因为铁观音的工艺改良后,发酵太轻,加上有杀青,喝多了太伤胃。

久而久之,就在大众心里留下了“伤胃”的恶名。

‎还有人说,是因为其他茶类的冲击太大。

从桐木金骏眉到武夷岩茶,再到福鼎白茶,闽茶已经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状态。

没有哪种茶是一家独大,到了市场上,消费者自有选择。

所以,铁观音的份额逐渐被其他茶类瓜分,曾经的一哥,风光不再。

与十几年前相比,喝铁观音的人确实少了。

但依然有一部分忠实粉丝,在默默喜爱着它,而没有随波逐流。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真爱。

所以你说喝茶有尽头吗?

茶圈不断变化,没有一款茶能永远流行,也没有哪一款茶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3》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种说法:

“喝茶的尽头是普洱茶,泡茶的尽头是紫砂壶”。

要知道,在当今的社交平台上,此话一出,必然会引发诸多争议。

于是,众人纷纷在下面留言。

“喝茶的尽头是武夷岩茶,不懂别乱说”;

“喝茶哪里有尽头?你莫不是个卖茶的贩子吧?”;

“同意!泡了十几年茶,现在只用紫砂壶了,喝个自在吧”;

“紫砂壶用久了,还是喜欢盖碗,大道至简,但未来就说不准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应该是一位喝了很多年茶的朋友,以自己的经验和见解,总结说出来的一句话。

当然,也不排除是同行。

卖茶的人,通常都喜欢喝茶,做一行爱一行,产生这种想法也不奇怪。

不过,终究还是他/她个人的看法,仅此而已。

喝茶,是一件极其主观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都会以自己的口味和喜好,来判断一款茶的好坏。

例如,喜欢喝香气的人,喝到一款高香的茶,必定会惊为天人。

重汤水的人,喝到一款醇和绵柔的茶汤,也必定会果断掏钱,迫不及待把它请上自己的茶桌。

但是,身份互换,或许就无法达成共识了。

重香的人,没有喝到张扬的香气,纵使汤水表现很好,通常也不会满意。

反之同理。

你可以说某种茶是自己喝茶的尽头,却不能代表大众,更不能代表整个圈子。

而且,消费者的喜好是变化的。

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跟风,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某种茶火了,大家就一溜烟地跑去喝,后来又有另外一种茶火了,循环往复。

本质上讲,六大茶类各有特点,受众也不一样。

只要按照相关标准去加工制作,品质优越,就是值得喝的好茶。

酒香不怕巷子深,究竟如何发展,就让消费者和市场去抉择吧。

《4》

最后再来说一说紫砂壶的问题。

老茶客都知道,村姑陈平时基本上不会用紫砂壶泡茶

虽然前几年的时候,忍不住剁手买了好几只造型别致的壶,但都摆在柜子里了,使用频率极低极低。

你要问我为什么?原因很简单⁧。

我们的日常,是试茶。

这就意味着,要严肃地、客观地来审评一款茶的优劣,并具体地、细致地记录下它的香气、滋味、汤感、韵致。

那么,需要用一种绝对公平公正,能反映出茶叶原汁原味的茶具。

如此一来,才能保证感官的敏感性,并如实掌握其茶叶真实的表现。

因此,紫砂壶并不是试茶最标准的工具,白瓷盖碗才是。

紫砂壶是双气孔结构,材质里面有粗大的毛孔。

当这些毛孔遇到热水后,就会受热膨胀,吸走茶汤中大量的香气和滋味,甚至还会释放自己从上一泡茶里吸进来的物质。

导致泡出来的茶汤,不是纯粹的,只属于这款茶的味道。

融合了上一泡,上上一泡,上上上一泡的茶汤的风味。

这滋味,且不说好喝与否,必然不是原汁原味。

再加上,紫砂壶的盖子,不方便像盖碗那般揭盖闻香,上面的盖香也不够清晰。

对于我们品鉴一款茶的真实品质与香气滋味,并无帮助。

相比之下,白瓷盖碗泥料细腻,不吸香也不吸味。

正是需要这种简单的茶具,才能充分发挥茶叶最纯正的风味,闻香、喝汤,乐趣无穷。

《5》

喝茶的尽头在哪里?泡茶的尽头又在哪里?

还是不要轻易下定论了。

这世间的事,最怕的是强求。

倘若说某种茶叶是尽头,某种茶具是尽头,大家全部都去买,最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岂不是招来祸事?

强扭的瓜不甜,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只有心甘情愿,才能让身体妥帖,甘之如饴。

更多关于喝茶的知识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时喝茶量太少?还是泡茶时喝太浓?

喝茶也有鄙视链?喝茶就喝老白茶,而且还是10年陈、20年陈的那种

晚上喝茶,是失眠还是助眠?用对这七种喝茶技巧,喝好茶又安眠!

3个喝茶时常犯的错误,跟风喝茶不算啥,第3个才让人喝不懂茶叶

浅谈武夷岩茶圈的怪定律,喝茶的人不买茶,买茶的人不喝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