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8 16:54
我发现了一个颇为引人深思的现象:
好多孩子都像彬彬有礼的小绅士和小淑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良好的礼貌修养,总是能以温和、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然而,当面对需要为自己发声、争取权益的时刻,这些孩子却往往陷入沉默或无助。
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通过吵架这种方式来有效地保护自己。
懂礼貌无疑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它让孩子们赢得他人的喜爱和尊重。
他们会甜甜地说“谢谢”“对不起”,用微笑传递友好。
但不会吵架,却可能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让我给您讲一个身边的例子。
小俊是个乖巧懂礼貌的孩子,在学校里,他总是对老师和同学彬彬有礼。
有一次,小组活动中,同组的几个孩子故意把大部分任务都推给了小俊,还嘲笑他太老实。
小俊心里很委屈,但他牢记父母说要懂礼貌,不能和同学起冲突,于是默默承担了所有的工作。
结果,自己累得精疲力竭,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这难道不是因为小俊仅仅懂礼貌,却不懂得在这种不公平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取权益吗?
再看另一个例子。
小美在幼儿园里,玩具总是被其他小朋友抢走。
她每次都礼貌地请求归还,可有些孩子根本不理会。
小美只能默默哭泣,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强硬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懂礼貌,而不教孩子如何在必要时“吵架”,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
就像小俊和小美,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委屈和无奈,却不知道如何释放。
教孩子“吵架”并非鼓励他们无理取闹或挑起争端。
而是让他们明白,在面对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时,要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比如,当别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要能够坚定地说“不”。
邻居家的小阳做的特别好,有一次在超市收银台,一个成年人强行插队站在了他前面。
小阳先是礼貌地提醒对方要排队,可那人不理睬。
这时,小阳没有退缩,他提高音量,有理有据地指出插队是不文明的行为,最终那个人红着脸回到了队伍后面。
父母在这个问题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父母一定要重视这一现象,不能让孩子在礼貌的“茧”中束缚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要引导孩子明白,吵架并非是一种粗暴无礼的行为,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为自己争取公平、正义的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剖析:
一,只懂礼貌,不会吵架的孩子,会有哪些弊端?
1,只懂礼貌,不会吵架的孩子,往往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
他们在面对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时,选择默默忍受,而不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可能导致他们内心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比如,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孩子的想法被同伴忽视或否定,他内心感到失落和不满。
但由于被灌输了要懂礼貌的观念,他选择将这些负面情绪深埋心底,强颜欢笑地迎合他人。
又或者,当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比如父母因为忙碌而忽略了他的感受,他虽然满心委屈,却只是默默地忍受,不敢以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期望。
长此以往,这些负面情绪不断积累,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2,只懂礼貌不会吵架的孩子可能会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比如:在学校里,遭遇校园霸凌时,只懂礼貌的孩子可能会选择礼貌地请求霸凌者停止欺负自己。
但霸凌者通常并不会因为这种礼貌的请求而收手,反而可能会认为这个孩子软弱可欺,从而变本加厉地进行欺负。
在这种情况下,缺乏通过激烈言辞和果敢态度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孩子很容易陷入持续的伤害之中。
二,孩子如何通过恰当的吵架来保护自己?
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教孩子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当孩子遇到委屈时,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忍耐。
同时,也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让他们知道,在维护自己权益时,既要坚定有力,又要保持理性和尊重。
一,气势不能输
当孩子面临冲突时,内心的坚定和外在的自信表现是关键。
比如,在校园中遭遇同学的恶意挑衅,孩子不能畏缩怯懦,而是要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以洪亮且坚决的声音表明态度:
“我没有做错任何事,你休想欺负我!”
强大的气场能够在一开始就给对方以震慑,让其明白孩子不是轻易能被打压的。
二,重复并反击
若对方抛出不合理的指责或言论,孩子可以巧妙地重复对方的话语,然后给予有力的回击。
假设同学讽刺孩子的穿着不够时尚,孩子可以回应:
“你说我的穿着不好看,那你的品味又能好到哪里去?难道你认为只有你自己的选择才是对的吗?”
通过这种方式,迅速扭转局面,让对方意识到孩子并非被动接受指责。
三,善用反问句
反问句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反驳力量。
例如,当有人试图强迫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时,孩子可以反问:
“为什么我不能追求我喜欢的东西?难道只有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才是正确的吗?”
这样的反问能够直击对方的逻辑漏洞,让孩子在争吵中占据上风。
四,适当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这意味着孩子不能仅仅被动应对对方的攻击,而要主动出击,指出对方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比如,在小组讨论中,若有同学故意忽视孩子的合理建议,孩子可以主动说:
“你一直不考虑我的想法,难道是因为你觉得自己的一定是对的,别人的都不行吗?”
通过这种主动进攻,打破对方的优势,保护自己的观点和权益。
五,告诉孩子父母是他坚实的后盾
无论孩子在外面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冲突,父母都应给予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
当孩子因为吵架而感到委屈或困惑时,父母要耐心倾听,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孩子分析问题,提供合理的建议。
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如何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争端。
比如,当孩子与同学发生激烈争吵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整个过程,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告诉孩子:
“不管怎样,爸爸妈妈都会支持你,但是我们也要学会用更好的方法去处理矛盾。”
有了父母这一坚强的后盾,孩子在面对吵架时会更有底气和勇气,也更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不断成长和进步。
写到最后:
孩子们既要有礼貌的涵养,也要有吵架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打造一个更加完整、有力的成长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