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30 18:53
——【·前言·】——»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流传千古的古训,将“传宗接代”的压力深深烙印在每个封建时代人的心中。
这股恐惧,也深深影响着权倾朝野的统治者。
据野史记载,楚考烈王为了延续香火,甚至不惜接受臣子黄歇的“特殊馈赠”……
这段历史,也因其背后的隐秘与无奈,成就了一则流传千古的成语,为我们揭开了封建时代“无后”的沉重代价。
——【·在异国陪太子·】——»
黄歇最初崭露头角,是在楚顷襄王时期。
那个时代,养“士”之风盛行,各诸侯国为了在乱世中自保,都渴望招揽人才,扩充实力。
黄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见识,被楚顷襄王看重,被委以左徒之职,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那时的楚国,内忧外患,国力日渐衰微,而秦国却在不断崛起,成为威胁楚国生死存亡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272年,秦国军队在白起的率领下,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楚国大片土地沦陷敌手。
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楚国上下人心惶惶,朝堂之上,主战、主和的声音此起彼伏,却始终找不到应对之策。
就在楚国陷入危难之际,黄歇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往秦国谈判。他深知秦国的心思,并非真要灭亡楚国,而是想利用楚国牵制其他诸侯国。
于是,他带着这个判断,带着对楚国命运的担忧,踏上了前往秦国的征程。
在秦国的朝堂之上,黄歇展现出了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利害关系分析得透彻清晰,成功说服了秦昭王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最终,秦楚两国达成和议,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
然而,和议的背后,是沉重的代价。为了换取秦国的信任,楚国不得不将太子熊完送往秦国为人质,黄歇陪同。
——【·送太子回宫·】——»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垂危,整个国家都弥漫着一种风雨欲来的压抑感。
谁都知道,王位继承,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的权力交接,更何况,楚国太子熊完,此时正被扣押在秦国,那虎视眈眈的强敌之手。
消息传到春申君黄歇耳中,他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作为楚国最倚重的重臣,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黄歇明白,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为了楚国,也为了熊完。他必须尽快赶赴秦国,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争。
范雎,秦国的相国,一个精明狡诈的政治家,他的心思如同这咸阳城的道路一样错综复杂。
见到范雎,黄歇没有拐弯抹角,他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让熊完回国的请求。然而,范雎的回答却在黄歇的意料之中,却又让他感到无比棘手。
“国策,这是秦国的国策!”范雎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黄歇当然明白,这所谓的“国策”,不过是秦国想要吞并楚国的借口罢了。
他们想要利用楚国太子不在国内的机会,挑起楚国内乱,趁机蚕食楚国的土地,最终将整个楚国收入囊中。
黄歇没有放弃,他深知,与这些老狐狸交手,不能硬碰硬,得讲究策略。于是,他开始从“情”和“利”两个方面着手,对范雎展开了一场心理攻势。
“应侯,您对太子熊完的照顾,大家有目共睹啊!这份恩情,太子一定会铭记于心。”
黄歇先是打起了感情牌,他知道,范雎虽然老谋深算,但对于真心待他的人,也并非铁石心肠。
接着,黄歇话锋一转,开始分析起释放熊完对范雎,对秦国的利好之处。
“太子若能顺利回国继位,必将感念秦王和您的恩德,这对两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啊!
反之,若是太子在秦国出了什么意外,楚国另立新君,只怕会对秦国心生怨恨,到时候,秦国可就失去了一个盟友,多了一个敌人啊!”
黄歇的每一句话都说到点子上,他将利弊分析得十分透彻,这让范雎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起来。最终,范雎被黄歇说服,答应向秦王进谏。
然而,秦昭王的态度却十分坚决,他不同意释放熊完。理由也很简单,一旦熊完回国,楚国就会稳定下来,这对他攻打楚国没有半点好处。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楚顷襄王的病情越来越重,黄歇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尽快想办法把熊完送回楚国。
于是,黄歇心生一计。他假借为熊完践行的名义,在府中设宴,邀请了许多楚国商人,一连摆了三天三夜的流水席。
这三天里,熊完一直与商人们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秦国的守卫远远看着,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不过是黄歇放出的烟雾弹。
真正的熊完,早就趁着夜色,从密道逃出了秦国。等到秦国守卫发现不对劲的时候,熊完早已回到了楚国。
——【·送小妾进宫·】——»
这次事件使黄歇名声大噪,他不仅保全了太子,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政治资本。
回到楚国后,黄歇被新立的楚烈王委以重任,成为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开始了他在楚国权力的巅峰之路。
黄歇深知,想要在战国乱世中立足,必须拥有强大的实力。他辅佐楚烈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国力,使楚国逐渐恢复元气。
黄歇的能力和忠心赢得了楚烈王的信任,君臣二人亲如兄弟,共同治理楚国。然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楚国,那就是楚烈王没有子嗣。
这个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楚国的政治危机,也让黄歇忧心忡忡。
他明白,如果没有继承人,楚国将会陷入内乱,他多年来的努力也会付诸东流。
为此,他四处寻找名医,搜罗美女,希望能够帮助楚烈王诞下子嗣,但多年努力都无果而终。
直到后来,楚烈王才向黄歇坦白,他根本无法生育。这个消息对黄歇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也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边是多年来与楚烈王的君臣情谊和对楚国的忠诚,另一边则是对自身权力和家族未来的担忧。
就在黄歇苦苦思索对策时,他的门客李园却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和黄歇都获得巨大利益的机会。
李园向黄歇献上了一个大胆而又充满风险的计谋:将自己怀孕的妹妹李嫣献给楚烈王。
这个提议让黄歇感到震惊和愤怒,他斥责李园这是欺君之罪,是大逆不道。
但李园并没有放弃,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以及黄歇所面临的困境。
他指出,如果楚烈王没有子嗣,那么在他死后,王位必然会落到其他王族手中。
这些王族对于黄歇这个位高权重的令尹必然心存忌惮,一旦他们掌权,黄歇和他的家族将面临灭顶之灾。
李园的话像一把利刃,刺中了黄歇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他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性,只是他不愿意去面对。
多年的权力和地位,让他逐渐迷失了自己,原本的忠义和道德底线也开始动摇。
在李园的不断劝说下,在权力和欲望的驱使下,黄歇最终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同意将李嫣献给楚烈王,并且对外宣称李嫣是自己的妾室。
——【·无妄之灾·】——»
为了确保计划成功,黄歇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资源,买通了宫中的人,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妻子作为棋子,将她送入深宫之中。
最终,李嫣顺利产下一名男婴,楚烈王欣喜若狂,对黄歇更是信任有加,他册封李嫣为王后,她的儿子则被立为太子,而黄歇也因为“献妾有功”,地位更加稳固。
但这时的李园就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毒蛇,等待着时机给黄歇致命一击。
黄歇并非没有察觉到李园的野心,他的门客朱光曾多次提醒他,李园此人居心叵测,不得不防,就此诞生无妄之祸这个成语。
然而,黄歇对李园的野心始终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认为两人多年情谊,李园不至于做出谋害自己的事情。黄歇的轻敌,最终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黄歇前去探望。他万万没想到,等待他的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
行至棘门,埋伏已久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将黄歇团团围住。黄歇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李园的奸计,但为时已晚,一代贤相就这样命丧黄泉。
——【·总结·】——»
黄歇最终死于自己一手策划的权谋之中,他的悲剧命运也成为了战国时期政治斗争残酷性的一个缩影。
黄歇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获得荣耀,也可以让人走向毁灭。
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如果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参考资料:
楚考烈王熊完的朋友圈!2024-05-22 07:45·光明网
武王墩猜想①黄歇的悲歌2022-07-24 21:03·淮南日报
灭亡鲁国的祸首,“武王墩”墓疑似主人楚考烈王的传奇一生2024-04-16 20:00·上观新闻
“君子们”的宿命——楚考烈王记事2024-08-18 15:04·淮南日报
楚考烈王熊完这个人,和秦国缠斗一生2022-08-23 09:46·紫牛新闻
#MCN首发激励计划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