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21 08:11
多次走过陶然亭公园,感觉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前段又借着秋色而去,经龙爪槐胡同从西门入园。旧时陶然亭西北,有两座出名的古刹龙泉寺和龙树寺,龙树寺俗名龙爪槐,故民国时引“龙爪槐”为此地名。
过月季园经华夏名亭园,陶然亭为国内四大名亭之一,陶然亭公园自以此为傲,重点辟建了华夏名亭园,园中国内其它三座名亭可见,另有其它名亭十余座!
名亭园与慈悲庵仅一桥之隔,桥西云绘楼-清音阁为清乾隆年间遗构,是由中南海嫁入陶然亭的市级文保建筑,原处中南海之南海东岸,解放初期因施工需要,才整体迁建于此!!
穿过汉白玉的云庵小桥,进入湖心岛后,高台之上的一组古建筑,便是慈悲庵所在!!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陶然亭,就建造在这慈悲庵内!!慈悲庵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比起北京的许多大庙,慈悲庵有些小的可怜,它山门向东,庵内仅有四个小院,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文昌阁、陶然亭等。
穿过月亮门洞的大门,便已一步跨入了主体建筑观音殿所在院子,准提殿与观音殿相对,据说“准提”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清净。出院向西的三间敞轩,就是大名鼎鼎的陶然亭,有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旧京之陶然亭,仅指这慈悲庵中之亭。辽金时,陶然亭地区为金中都城厢,这里颇有自然景色。明永乐时迁都北京,为营造宫殿及城垣坛庙,在这一带建起黑窑厂。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任窑厂监督,职位做到工部郎中的江藻,颇有些文人习气,他在慈悲庵内修建了一座小亭,以供他监工之余品茶吟诗,打发时光,并取白居易“与君一醉一陶然”之“陶然”立意,取名陶然亭,亦称“江亭”。
令这位江大人不会想到的是,他的小资情调竟让他青史留名,陶然亭竟成为南城一处胜景,吸引无数文人雅士登临,到康 熙四十三年(1704年),陶然亭拆改为三间敞轩。
为吸引更多的文人士子,雍正年间慈悲庵中的和尚在庙中建起了一座文昌阁,成为进京会考考生们顶礼膜拜的地方。据说旧时文昌阁曾有为人预卜命运的“文昌阁签诗”百首,传为纪晓岚所作,称为“文昌灵签”,供问卜者抽取。
现建筑大多已是复建,唯有这文昌阁前的辽代经幢,是实打实的历史遗物!!据说此经幢建于辽寿昌五年(1099年),为了纪念慈智和尚而建。慈智和尚姓魏名震,辽道宗耶律宏基赐紫衣慈智称号,圆寂的第二年,其弟子在坟前立此幢以纪念!!
慈悲庵也曾是许多爱国志士与革命人士从事秘密活动的场所。“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周恩来等革命先驱,就曾在此从事过革命活动,慈悲庵内的红色布展,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湖心岛上还有锦秋亭,爱晚亭,高君宇与石评梅墓等,从玉虹桥出岛,沿东湖来到北岸,“陶然”牌楼也大大地有名,原来曾是东西长安街的两座牌楼,因影响交通才迁建于此,在榭湖桥两端各有一座!!
接近北门,东西绵亘约百余米的小山名窑台,此行没有上去。窑台为天然土岗,其名源于历史上曾烧制砖瓦的窑厂,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明永乐年间为营建北京,窑台为黑窑厂之代表,之所以曰黑窑,则有别于琉璃、亮瓦二窑也!!
出公园北门,北侧有黑窑厂小区等,解放初时这一带人称“南下洼子”,破庙荒坟水坑,很是荒凉凄惨,而今的陶然亭公园则是都门胜地、历史文化名园,再叹日月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