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7-29 16:41
她是年少成名的京剧大家,不仅为国家领袖演过出,还被梅兰芳大师称为“后起之秀”!
然而,她却在一次赴美演出之后,就带着同组30多名演员留在了美国。
不仅放弃了国内的事业,甚至还抛弃了当时的丈夫,直到几十年后才终于回到中国。
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隐情?究竟是为了追求艺术?还是单纯的“背叛”了祖国?
(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理解,每天作者写作超过12小时,收益只有50多块,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就是能为了多几块收益,希望不要再骂了,希望观众老爷理解。)
2011年,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迎来了一个特殊的京剧团,他们当中甚至还有几个来自金发碧眼的“洋面孔”。
这些人正是来自美国的齐淑芳京剧团的演员。
齐淑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的京剧演员,从小就出生在京剧世家,16岁就开始登台出演《三战张月娥》、《闹天宫》、《盗仙草》等经典剧目。她出演的《贵妃醉酒》更是让京剧大师梅兰芳都忍不住连声夸赞。
《智取威虎山》中她饰演的“小常宝”一角更是让她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京剧演员,当时几乎人人都知道“小常宝”,甚至有人见了她都只喊“小常宝”,没人喊她的真名。
然而,齐淑芳却在事业巅峰时期,选择了定居美国,而这次京剧节也是她阔别祖国二十多年后,终于回到了中国的第一次演出。
这一次,她带领着自己的美国弟子想要为中国观众献上一台经典的折子戏。
不仅如此,齐淑芳还表示在2012年还会有一部名为《京剧大师齐淑芳和美猴王》的电影要在美国上映。
只可惜,她这些轰轰烈烈、“中西结合”的表演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观众就讨论起了她当年“叛逃”美国的事情。
无论齐淑芳嘴里说了多少遍:“我永远都是中国人”,观众都无法忘记当年那件事对大家的伤害。
1988年,对于中国京剧界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著名京剧演员齐淑芳带领30名优秀演员踏上了赴美演出的旅程,开启了在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新篇章。
这次机遇源于一个美国华裔企业家的邀请,他一直怀揣着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带到美国舞台的梦想。于是就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选派以齐淑芳为首的演员团队赴美。齐淑芳当时已是京剧界的佼佼者,她精湛的演技和对京剧艺术的深刻理解使她成为这次文化交流的不二人选。
团队中还包括了多位优秀的青年演员,他们都怀着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对海外演出的期待,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这趟旅程,只可惜当时齐淑芳的丈夫龚国泰由于工作原因未能同行。
在美国的巡演取得了巨大成功,他们的演出涵盖了传统剧目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以及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等。美国观众对这些陌生而又神奇的东方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每场演出后,都有观众热情地询问关于京剧的种种细节,从服装、妆容到唱腔、身段,他们的好奇心让齐淑芳深受鼓舞,也让她看到了京剧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巨大潜力。
但让大家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次演出结束后,齐淑芳竟然决定要留在美国!
不仅如此,还有十几名剧团的团员也决定跟随齐淑芳一起留在美国,他们声称要在美国推广京剧艺术,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演出结束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一待就是30年!
当时这个消息就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质疑和猜测纷至沓来,有不少人都认为齐淑芳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弃祖国。
最难过的就是齐淑芳的家人,她的父母极力劝说让她回国,却始终都无济于事,她的丈夫龚国泰更是无法理解妻子的决定,他们曾经共同为京剧事业奋斗,如今却要天各一方。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质疑,齐淑芳却坚持己见,在美国创办了自己的齐淑芳京剧团,不仅如此,她还和远在国内的丈夫离了婚,嫁给了自己剧团里的编导丁梅魁。
然而,在美国的生活却并非那么容易。
最开始的时候,齐淑芳和她的团队面临着诸多困难: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经济压力等问题接踵而至。很多演出场次观众寥寥无几,团队的经济状况一度陷入困境。一些团员因为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而选择返回中国,这让齐淑芳倍感压力。
但齐淑芳没有放弃。她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她开始学习英语,积极与当地文化机构沟通合作。后来终于和一家美国的演出公司进行了合作,进行全国巡演,足迹遍布各大剧场和学校。
他们不仅在华人社区演出,还积极走进美国主流社会。在学校演出时,齐淑芳会用简单的英语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让美国学生近距离接触这门古老的艺术。这种方式吸引了大量学生观众,帮助美国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齐淑芳的努力得到了美国艺术界的认可。2001年,她获得了美国传统艺术最高成就奖,这是对她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贡献的肯定。
2003年,齐淑芳迎来了她在美国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她带领剧团在百老汇演出《杨门女将》,这是京剧艺术首次登上美国最著名的舞台。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美国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称赞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
除了演出,齐淑芳还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她在美国开设京剧培训班,不仅培养华裔青年演员,还指导美国京剧爱好者。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许多美国青年演员取得了成功。
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2005年全英文京剧《拾玉镯》的演出,这些美国演员虽然唱的是英文,但齐淑芳要求他们必须要念出京剧的韵味,身段也要符合京剧的要求。
由美国演员主演的这部京剧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跨文化艺术交流的典范。
但齐淑芳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美国发展期间,她始终都面临着来自国内的质疑和批评。有人指责她选择在国外发展是"背叛"了中国文化。
对此,齐淑芳一直到2011年首次回国演出时才做出了回应。
她表示,当初国内的京剧演员有很多,但在美国没有几个,所以自己才会选择留在美国,就是为了弘扬和宣传中国的京剧文化,而且这些年自己一直都没有加入美国籍,那就永远都是中国人!
只可惜这番说法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有人骂她忘本,有人骂她当初风光了跑到国外,现在老了又想回来?
不过不管怎么样,齐淑芳确实让京剧在美国获得了不小的发展,尽管她的选择曾引发争议,但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播的执着。
中新网:
中国网: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