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6-30 12:03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每天,我们的后台都会收到很多私信。
其中有一条,在村姑陈脑海中挥之不去:
买白茶,能不能按照绿茶的那一套标准来?
当然不行。
白茶是白茶,绿茶是绿茶,它们在六大茶类中各行其是。
虽说二者都是以“鲜”出名,但仅仅是有某些相似之处,就能混为一谈吗?
双胞胎纵使再像,最熟悉的人还是能一眼认出来。
在很多刑事案件中,双胞胎共同犯罪,双方都以为能做到完美犯罪,不留破绽,但往往结局很悲惨。
所以你看,冒名顶替,就是欺骗,可以报警抓人的。
但不得不说,如今的茶圈里,还是有很多人把白茶当成是绿茶的一种。
毕竟,绿茶是老大哥,已经火了一千多年。
而白茶的复兴,是从最近十几年才开始的,大家理所当然会拿绿茶来对标白茶。
可是,按照这种方式买白茶,也会让自己愈发陷入怪圈。
《2》
绿茶买明前的最好,白茶也是吗?
在江浙一带的绿茶产区中,素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顾名思义,指的是在清明节前几天所采摘的绿茶,品质上乘,如黄金般珍贵。
后来,不知怎么的,风靡了整个茶圈。
不论是喝绿茶,还是白茶、乌龙茶、红茶等,都开始追求所谓的明前茶。
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名贵的绿茶,都是在明前采摘,就更别说其它茶类了。
最直接的例子,是历史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
为了做出又壮又挺的一芽二叶,必须等到谷雨前后,芽叶长得略厚略大一点,再开始采摘。
而在春茶季里所采摘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和春寿眉。
理论上来说,只要确保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三者便都是好茶,风味各有不同。
在清明节前,太姥山的高山茶园里通常采摘的是白毫银针,以及一部分白牡丹。
而之后采摘的,还有剩余部分的白牡丹,以及春寿眉。
因此,我们可以把清明节看成是一道 分水岭。
它是仲春与暮春相交的节气,清明之前,气温较低,光照强度弱,茶树的生发速度较缓慢,处于萌芽抽条的阶段。
过了清明节,则阳气生发,草长莺飞,春暖花开,茶树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第二阶段,已经生出更宽更大的叶片。
因此,明前的白茶固然珍稀,但明后的白茶也是可采摘的,并且品质出众。
春寿眉中的明星产品“谷雨茶”,每年老茶客都争相购买,足以证明其实力不凡。
《3》
绿茶杀青后不能留青味,白茶也是吗?
如果在绿茶中喝到青味,人家往往会说,杀青不到位。
此外,喝普洱,喝岩茶,也时常会有人提青味。
于这些茶而言,青味这个词,是带贬义性质的,是负面的,代表品质不好、工艺不到位。
但如果喝白茶的时候,也天天把青味挂在嘴边,那可就要闹笑话了。
纵观六大茶类,除了白茶,其它的茶都有杀青。
可谁人不知,白茶的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呢?
既然没有杀青,茶叶中便保留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待日后良好转化。
实际上,所谓的“青味”,是茶叶中一种由叶绿素所散发出来的味道。
不是难闻的沤清味、闷青味,准确来说,应该是青草味。
由于白茶工艺天然,没有过多的人工干预。
因此,成品后的一两个月里带有些许的青草气息,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有青味”这个评价,只针对原来喝其它茶类的茶友。
而只钟爱白茶的朋友,能够很好地接受,并且等待其转化。
如果一定要把其它茶类的标准,生搬硬套在白茶身上,实在是胡搅蛮缠。
刚做好的白茶中,茶氨酸、叶绿素等物质的含量,正值巅峰,自然草香浓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一直在进行着缓慢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当中,茶氨酸的变量比起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的变化,显得十分微弱。
但这些物质的变化,确确实实影响了白茶的香气。
陈化了几个月的白茶,褪去了高扬的青草香,转变成干草的香气,不再像当初那么稚嫩。
这种干草,宛若午后晒干的青草,鲜爽纯净,带着微微的甜意。
于是,我们也将其称为“鲜爽感”。
《4》
绿茶要买越新鲜越好,白茶也是吗?
爱喝绿茶的朋友,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要喝新鲜的。
正因如此,在刚刚开春的时候,便有许多人开始争着抢着,买春茶。
春天的第一口春茶,别提多鲜美了。
由于绿茶是不发酵茶,保质期比较短,通常在1年左右,最好是当年的绿茶当年喝完。
即使是在有冰箱的今天,也仍然建议及时喝完。
所以,到了第二年,大家往往库存告急,对春茶有着非同一般的热情。
绿茶清鲜、清新、鲜香的汤感,也有利于唤醒我们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味蕾。
但到了白茶身上,恰恰相反。
白茶不杀青,体内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被大量保留,在良好的储存下,内质会不断发生转化。
比如,黄酮类物质,就在逐年上升。
众所周知,在白茶市场上,比起新茶,老茶更吃香。
福鼎民间还流传着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简单来说,就是一年陈的新白茶,还只是具有茶性。
到了三年以后,就成为了老白茶,具有一定的药性。
等跨过七年大关,那就更难得了,是可以视作传家宝一般的存在。
总结来说,绿茶确实要趁新鲜喝,但由于杀青,茶多酚含量比较多。
胃弱的茶友喝了,很有可能会刺激胃黏膜,产生不适感。
而新白茶喝起来鲜爽,但茶多酚会不断转化,大约三个月之后就能达到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范围内。
实在担心,可以选择老白茶,更加温和。
《5》
绿茶和白茶,各有特色。
不发酵的绿茶,养分丰富,口感清新,拥有着强大的粉丝群体。
但相较于其它茶叶,容易氧化和变质。
所以,强调“清汤绿叶”的绿茶,保质期很短,买回来后要迅速喝完。
而新白茶,拥有着和绿茶有几分相似的鲜爽感。
不仅如此,新白茶的汤水更淳和,层次也更丰富。
更重要的是,白茶具有长期存放的价值。
不需要放在冰箱里,只要日常做到密封、干燥、阴凉、避光、无异味即可。
目前的市场上,年份真实、品质出众的老白茶,价格不菲。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每个茶类,都有各自忠实的茶友。
偶尔换换口味,试试新的茶类,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要注意分清,白茶是白茶,绿茶是绿茶。
不同的茶类,选购标准也不同,切勿混淆。
桂花白茶,茉莉白茶,玫瑰白茶,它们和白茶不是同一种茶,别弄混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无论新白茶,还是老白茶,请问白茶的毫香就是枣香吗?
白茶性寒凉、白茶含糖,你也这样误会过白茶的功效吗?
白茶江湖的华山派剑气之争,新白茶与老白茶,孰优孰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