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亲情重逢:山村老人送鸡蛋,发现失散多年的外公身份

发表时间: 2025-01-05 21:34

亲情重逢:山村老人送鸡蛋,发现失散多年的外公身份

这个‍世界上,有些缘分需要用一生去等待。不少人说,当今社会父母忙于工作,隔代抚养已成常态。可我要说的这个故事,却让人不得不感慨命运的神奇。

我叫李小军,今年35岁,在浙江一家工厂当技术主管。2020年春节刚过,工厂因为疫情停工,我就从⁦深圳回到了老家江西上饶县马山村。

这马山村靠着一座山,村里房子东一处西一处,像撒在山脚下的麻将牌。我没回父母家住,在村口租了间老屋。那是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砖瓦房,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墙角还有几棵老桃树。房东是个外出打工的,一个月就收我两百块钱租金。

三月的江西,早晚还带着凉意。我习惯早起跑步,每天清晨推开院门,总能在门槛上看见两枚新鲜鸡蛋。刚开始我以为是附近的鸡下的,后来发现这鸡蛋是人为放在那的,而且每天都是温热的。

这事让我很是纳闷。我问邻居张大妈,她说:“那是山脚下王老伯放的。那老头怪得很,天不亮就起来喂鸡,总爱往这边转悠。”

这王老伯我见过几面,七十来岁的样子,瘦瘦高高,走路还很利索。平日里他独自住在山脚下一间泥砖房里,种着几分菜地,养了十来只鸡。村里人说他是外地来的,在这住了快三十年了。

我寻思着要当面谢谢王老伯。一天早上五点多,我守在院门后面,果然看见他提着个竹篮子来了。他蹑手蹑脚地把鸡蛋放下,转身要走,我赶紧追出去。

“王老伯,等等!”

他回过头来,借着晨光看着我,眼神忽然变得很奇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娃啊,你咋这么像我那外孙?”

我愣了一下,解释道:“老伯,我是李小军,是村口新来的租客。这段时间᠎多谢你送鸡蛋,我…”

“我知道,我知道。”他摆摆手,声音有些哽咽,“你跟我那外孙一模一样,他要是还活着,也该跟你差不多大了。”

从那天起,王老伯经常来找我聊天。他说他年轻时在徽州做木匠,手艺不错,后来因为一场大水和家人走散了。他说着说着就会发呆,目光涣散地看着远方。我注意到,每次他看我的时候,眼睛里总是泛着泪光。

村里人对王老⁣伯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个好人,肯帮人干活不计较报酬;也有人说他脑子有问题,总是自言自语,有时半夜还在村子里转悠。

“小军啊,你可得当心点。”隔壁李婶压低声音对我说,“那老头不太正常,听说他年轻时杀过人,才逃到这来的。你看他那眼神,总是怪怪的。”

这话让我有点害怕。虽然王老伯对我很好,但我还是开始躲着他。每天早上我特意晚点出门,把鸡蛋留在门槛上不去动。可没过几天,母亲突然打电话来,说要来看我。

那天下午,母亲一进院子就看见了正在给我修院门的王老伯。她整个人突然愣住了,手里提的菜篮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爹…”母亲喊出这一声,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原来,三十年前,外公带着三岁的母亲逃荒。那年闹大水,他们漂到徽州,在一户人家借宿。第二天早上,外公出门找活干,回来时母亲不见了。他找遍了整个徽州,最后人们说看见有人贩子带着个小女孩往江西方向去了。

外公追到江西,走遍了大大小小的村庄。他没找到母亲,却在马山村落了脚。他说这里山清水秀,像极了老家,说不定女儿也会来这里。就这样,他在这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三十年。

那天晚上,外公第一次喝醉了。他抱着母亲痛哭,说这些年他每天都在后悔,早知道就不该出门找活。母亲也哭,说这些年她和爸爸也一直在找,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找。

后⁩来外公搬来和我一起住。他教我种菜,
说年轻人也得学着自己种点菜吃。他天天变着法给我做徽州菜,说这是他老家的味道。母亲经常回来看我们,每次都要在这住上几天。

去年冬天,外公突然病倒了。在医院的最后一天,他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值了,这辈子值了。”

那么大家说,在这个讲究效率的社会里,我们是不是忽视了最重要的亲情?又有多少个王老伯,正在苦苦寻找失散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