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铁观音背后的故事:一片茶叶的成长之路

发表时间: 2024-05-16 15:54

铁观音背后的故事:一片茶叶的成长之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安溪铁观音声名鹊起

这缕茶香一时间风靡大江南北

即便不喝茶的人

也对鼎鼎大名的铁观音有所耳闻

铁观音——乌龙茶中的佼佼者

在福建这个知名的茶叶大省中

是如何异军突起的?

其独特的味道

又记录了中国乌龙茶生产技艺

怎样传奇的发展历程?

青山绿水出好茶

从田间采撷的青嫩茶叶

首先迎来一场重‫要的“日光浴”

晒青是新鲜茶叶变身铁观音至关重要的一步

晒青时间通常15~30分钟不等

会根据不同季节、天气而灵活变化

其间,需要手工不停翻动

以保证每片鲜叶的青草气均匀挥⁩发

为下一步的铁观音制作创造条件

按照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

铁观音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陈香型

清香型

颜色翠绿、汤水清澈

口感清淡、香气馥郁、花香明显

目前市场占有量最多

浓香型

色泽乌亮、汤色金黄

口味醇厚、香气纯正

由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

相对清香型而言,浓香型铁观音性温

陈香型

又称老茶,色泽乌黑

汤水浓郁

由浓香型或清⁡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储存

再加工而成,其口味接近普洱茶或黑茶

有深厚的历史沉淀

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乌龙茶

制作技艺不同⁧于其他茶类的一个重要步骤

就是摇青

这也是赋予铁观音

色、香、味等品质的关键步骤

吊筛里,新鲜的茶叶不断翻滚

配合着双手上下往复抖动

不绝于耳的沙沙声

如同制茶师与茶叶共谱的一曲华丽乐章

摇青通常需要四次

每一次摇青后都要进行凉青

摇青是把茶叶“‮叫醒”

凉青则通过静置让茶叶“睡着”

这样反复持续几十个小时的观察与操作

目的是让茶叶中的芳香物质

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之‎后是炒青

炒青是一片叶子在炭火中重生的过程

最后,进行反复多次的包揉

进一步把叶子的水分挤出

使得茶叶紧结、卷曲

逐渐呈现出铁观音特有的外形

铁观音蜜茶

是安溪民间流传已
久的一种饮品

过去,本地茶商有留存陈茶的习惯

人们将陈年铁观音与野生蜂蜜秘制成蜜茶

一罐蜜茶背后

不仅有制茶人、茶农辛勤的付出

更有茶商的经营有道

是他们共同将铁观音及铁观音茶文化推向世界

为迎接斗茶大赛的茶艺表演

制茶师计划设计一套有铁观音元素的茶具

期望可以达到未见铁观音其容

先观其神的效果

从元素设计到胚胎制作再到最终的成品

要实现茶与茶具高度融合

每道工序都需要创新与突破

依山而建的百年泰山楼中

斗茶比赛拉开帷幕

铁观音冲泡十分讲究

要冲泡出一杯口感、色泽俱佳的

铁观音茶

对茶叶量、水温、冲泡时间等

都有着明确要求

冲泡铁观音的茶、水比例为1:20

可因人喜好适当增减

水温100℃为宜,以释放最佳香韵

根据茶叶老嫩程度掌握浸泡时间

酝酿最佳香气和滋味

一般以30~60秒为佳

一杯铁观音茶需要静心与匠心

在人与茶的互动中

传递着“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

安溪,作为铁观音茶树品种的

发现地和命名地

孕育了优良的茶树种资源

构建了和谐共生的茶园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发展出独特的制茶技艺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组成了一个链条完整

内涵多元的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周一到周五

CCTV-1 18:20档

《农耕探文明》持续播出

让我们跟随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探寻生生不息的中华农耕文明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