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8-27 18:06
《庄子·养生主》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他是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他往往用刀去砍断骨头;庖丁解牛所用的刀,用了十九年了,解剖了数千头牛,刀口子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着牛体自然结构动刀,刀才不会折损。
牛即社会,刀即个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只有顺应天道自然,避开矛盾,才能避免挫折,颐养天年。
人过六十,最有远见的养寿是像庖丁一样:凡事顺应,方可顺遂。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的好吗?
成熟的稻子,稻穗是低垂的。人老了,话多无用,沉默是金。
如果还在单位“混工分”,不要以为自己走过的桥比别人走的路多,对别人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别人表面上的诚挚恳切,多半是试探和客气,当真了,恰巧就被人拿捏了。看不惯,受不了,走人就是了,没必要什么都说出来。
如果回归家庭了,对于儿孙,听之任之吧,让他们按自己的认知去行事。现在的年轻 人最不缺的是道理和经验,最反感的是别人的说教和训导。你的经验,说不定就是别人的“笑话”。
同外人打交道,我们总喜欢找一个话题,说道说道。说着说着,或是被别人探了底,或是做了别人的传声筒,然后陷入因口舌引发的是非的旋涡。
对于社会现象,更没有必要大动肝火。离自己的一日三餐远 着呢,够不着也犯不着。
逢人遇事,少说两句,不遭忌恨,不讨厌烦,不惹是非。避开了矛盾,自己顺起来了。
人过六十,要主动简化圈子,而不是难舍繁华,还一股劲儿去各处凑热闹。
每一个人都容易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人过六十以后,逐渐明白了,在别人的世界里,你我不过是一个凑数的。
有的人在离开单位的时候,喜欢弄几句高端大气的告别语,刷最后一波存在感。自己情真意切,到了别人那里却是一堆文字垃圾。
同学、老乡聚会,有人通知了你,那不过是走个程序而已。而你感激涕零,不顾手头急务,不远千里赴约,有必要吗?桌子是圆的,多一个,大家挤一点,少一个,大家松一点。
朋友熟人给你发请帖,你冲着情谊,不顾山高水长奔赴而去,说不定别人只是惦记你那点份子钱。你原本打算抵足而眠,畅叙幽情,说不定连个握手的机会都没有。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老年人,耐不住寂寞。各种群应运而生,你拉我,我拉他,可谓热闹了。但是这样子组的群,要多龌龊有多龌龊。硬凑进去,有意思吗?
在乌合之众里吃饭,唱歌,旅游,不如回家独处。心静了,天地也宽阔了,心气自然也顺了。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和而不同,大道至简。
有的人对自己的影响力有着谜之自信,背道而驰,千方百计地想改变别人。
在工作团队里,总以为自己的创意是金点子,希望别人跟着自己的节奏走,结果总是失落的多。
在朋友圈子里,做出头鸟,不计成本地树标杆,装大方,充善良。朋友聚会,今天自己抢着买单,指望下次有人像自己一样主动掏钱。别人也许就是搓便宜来的,并不如你所愿地自觉和大方。除了愤怒,你能怎样?
在家庭生活中,凭借年龄和辈分摆谱,对家里的年轻人左右看不顺眼,开口闭口我们年轻时怎么样。你怎么样,年轻人不想知道,也回不到过去。他习惯晚睡晚起,他喜欢吃外卖,他爱穿奇装异服。又不是原则问题,你管他干啥?他不顶撞你已经了不得了,你还想改变他?
与其绞尽脑汁去改变别人,不如用心用力去提升自己。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筛选,没有改变。
人过六十,放下执念,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大肚能容,笑口常开,让自己顺起来。
人过六十,凄风苦雨,尽在眼前。
人老了,金钱只是你的半坐靠山。靠来靠去还是靠自己。身体好,难不到哪里去。
管住嘴,“三高”都是吃出来的。钱再多,交游再广,别与狐朋狗友胡吃海喝,吃家里的饭菜。
动起来,散步是老年人最适宜的运动。运动可以健身,也可以治愈轻微的疾病。
注重养生,经营健康。不生病,少生病;不躺下,晚躺下,你就赢了。
没了健康,再亲的人也渐行渐远。没了健康,万贯的家财也无福消受。拥有健康,晚年无敌,一切都会顺起来!
没有钱不行,只有钱也不行。
人这一辈子,比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处在一种“顺”的状态。不被外物羁绊,不被他人拿捏。
中年时坎坎坷坷,跌跌撞撞,我们不很在意,因为还有容错空间,还能希望未来。
人过六十,折腾不得了。汲取庄子的智慧吧,顺应年龄、身体、经济状况、人际环境,如此,晚年生活就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