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3-06-02 11:5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几天,来了一位喝普洱的老茶客。
买了两斤今年的一级白牡丹《鹊桥仙》,又买了2018年的白露饼。
收到以后,分别用盖碗泡了喝,然后迫不及待地找村姑陈反馈感受。
据他所说,新白茶和老白茶,都很好喝,各有各的风味,就是我觉得,白茶和普洱茶差不多。
新白茶像生普,老白茶像熟普。
最后还总结,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以前在我们老家,是流行喝普洱茶的,现在白茶兴起了,周围很多人都改喝白茶了。
这种观点,我肯定是不同意的。
甚至觉得,茶友的逻辑,完全没有逻辑。
这是强认亲戚,生搬硬套啊。
盲目地把普洱茶和白茶,画上等号,反复谈一些不受认可的事情。
的确,普洱茶因为特有的味道,和收藏价值,得到了很多茶友的青睐。
又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见证了,在茶圈里,普洱茶被奉上神坛,又被打下凡尘。
真真是坎坷又波折的一生啊。
不过,这和白茶的复兴,并没有直接关联。
二者之间,井水不犯河水,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两个种类。
自然,也就不存在“白茶和普洱茶差不多”的说法了。
《2》
新白茶像生普,老白茶像熟普?
当然不是。
首先要知道,普洱茶中的生普和熟普,到底是什么茶。
圈里有很多人好奇,六大茶类中为什么没有普洱茶?
实际上,按照六大茶类的划分依据,以工艺和发酵程度来定,生普属于绿茶。
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经过晒青,这完全就是绿茶的工艺。
而熟普属于黑茶,杀青,渥堆,重度发酵。
所以,生普和熟普,本身就是两种工艺下的产物。
曾经还有人向村姑陈提问:“生普放久了,会变成熟普吗?”
或许在老茶客看来,这是一个引人发笑的问题。
可对于新茶友来说,的的确确是心中的困惑。
事实上,即便生普存放了十几二十年,也依然是生普,不会变成熟普,因为缺少质的改变。
有渥堆,有重度发酵,才是形成普洱熟茶的关键。
至于这两种工艺,跟白茶都不一样。
既然如此,白茶又如何跟这两种工艺完全不同的普洱茶,产生差不多的味道呢?
白茶,不杀青,也不揉捻,属于微发酵茶,工艺是萎凋和干燥为主。
其实,白茶的加工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做干”。
把体内的水分,尽可能地赶走,直到实在不能再少了为止。
国标中规定,成品白茶的含水量,最多只能留下8.5%。
那么,在如此简单的工艺下,白茶就保留了丰富的天然养分,以及原汁原味。
《3》
生普和熟普,是工艺的区别。
新白茶和老白茶,却是时间的概念,没有进行二次加工。
老白茶这个概念,来源于一条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俗语。
也正是这句话,让外界真正对福鼎白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那就是,“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短短九个字,就对白茶的功效、白茶的贵重程度,做了一个介绍,告诉各位茶客,白茶越老越吃香。
从制成日期开始算,一年到三年的白茶,算新白茶。
它的特性是,具有茶性。
而超过三年以后,新白茶就正式成为老白茶。
是的,不需要其他手续,自动更名。
当白茶由新转老,就会拥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这也是很多人追求老白茶的原因之一。
至于七 年以上的老白茶,因为十分稀有,属于凤毛麟角的级别,所以堪称“传家宝”。
正是因为有了“年份”这个区分标准,才诞生了新白茶与老白茶。
当然了,老白茶的前身,就是新白茶。
所有的新白茶,按照标准流程,都是要经过萎凋和干燥制作而成。
刚刚做好的新白茶,茶氨酸的含量尤为丰富,喝起来鲜、香、醇、爽。
白茶该有的特征,在新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并且,趁着这个阶段去喝,能够对它的产区、工艺、季节,有更深刻地认识。
经过三年的陈化后,老白茶的汤感,醇厚、沉郁、甘甜,富有浆感。
把茶汤含在嘴里,能感觉到多种物质在包围着舌面,抚摸着舌面。
岁月所赋予白茶的悠长内蕴,在好产区、好工艺、好储存的老白茶身上,焕发出无限的希望。
未来,更是值得期待。
《4》
关于白茶和普洱茶,有哪些难以解开的误会?
第一,就是关于新白茶的“青草味”。
初生阶段的白茶,尚新、尚鲜,体内天然的物质还很充沛,包括叶绿素。
喝的时候,就会喝到一股极鲜、极香、极嫩的青草味。
像是阳春三月里,出门踏青,躺在一片嫩绿的草地里晒太阳。
被阳光晒过以后,芳香醇物质更加活跃,身边便会围绕着属于绿色植物的荷尔蒙气息。
因而,白茶也是植物,工艺天然,同样会散发出这种干净、清爽、新鲜的味道。
可是,对于爱喝普洱茶的群体来说,这种青草味,却是不招人喜欢的。
他们认为,这是杀青不到位的表现,应该去除掉。
但人家白茶,本来就没有杀青,保留下这股植物的清香,不足为奇。
况且,这种青草味,会随着白茶的陈化,渐渐减弱。
之后蜕变成我们常说的“鲜爽感”,闻起来,清新淡雅,是一股干燥的野草香。
不过,仍然有人觉得,白茶的鲜爽感是青味,难以接受。
那么,这就只能慢慢去习惯了。
毕竟,白茶不是生普,无法按照它的工艺标准去定义白茶的品质和风味。
第二,就是关于老白茶的颜色。
许多做旧茶的茶掌柜,编造出了“白茶越老越黑”的假象。
而他们最常用的借口,就是以熟普为例子,告诉消费者:“你们看,老熟普是不是咖啡色、黑褐色的?这就证明,所有茶叶存老了以后,都是黑的,包括白茶。”
这个借口,几乎百试百灵。
对于不了解白茶,也不了解普洱茶的小白来说,最为受用。
然而,人家熟普从一出生,就是那模样了。
经过渥堆以后,茶叶重度发酵,叶绿素挥发,茶红素和茶褐素大量生成。
这才变成了大家所见到的模样,外表黑黢黢的,那便是渥堆的产物。
反观白茶的工艺,微发酵,决不渥堆。
并且,长期储存的过程中,是密封、避光、干燥、阴凉、无异味的,不存在过度发酵的情况。
所以,正常情况下,真正的老白茶,并不会变成像熟普那样,通体一色的黑褐色。
而是维持着原来的色系,在新茶时期是什么颜色,存老了以后,还是什么颜色。
比如,绿白二色的春白茶,存老之后,照样是绿白色。
以绿色为主的五彩色的秋白茶,存老之后,还是五彩色。
当然了,比起新茶,老茶的色调会黯淡一些,略显陈旧,这就是岁月在它脸上留下的“皱纹”。
《5》
六大茶类里,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因而,六大茶类的茶叶,拥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风味。
喝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一直鼓励各位,可以多尝试不一样的茶类,发掘其中的个性与共性。
至于生普、熟普和白茶之间,真心没有半点关系。
百花齐放,才是大家风范。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你真的认清白茶了?安吉白茶、月光白、福鼎白茶谁才是白茶
长期储存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参照这2个细节,选出好白茶
新人买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什么价格的白茶才能放心收藏?
关于白茶的回甘,看新白茶和老白茶如何细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