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白毫银针的特点:为何它是白茶高手的关键?

发表时间: 2021-02-10 16:52

白毫银针的特点:为何它是白茶高手的关键?

丨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任何故事都有一个万年不变的设定,主角光环。

杨过只是用手碰了碰冰魄银针,便手指手臂发黑。

幸得欧阳锋传授解毒之法,运功吃药,调息了半个月才余毒去尽。

若是失去了主角光环,杨过可能出场不到20分钟就要领便当了。

但也正是因为杨过身上的闪光点,才让他有了主角光环。

如果一个人平庸无比,运气还极差。

这样的人写他干嘛?观众愿意看吗?

一般,只是用来作为陪衬。

所谓的主角,必然是有常人不及之处,包括身世,包括武功,包括人生价值。

要问,白茶江湖中主角光环最重的是谁?

莫过于争议最大,粉丝群体也最多的,白毫银针。

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众人对其议论纷纷,想要喝懂它,更是一件难事。

如今有人说,在白茶的众多品类当中,喝懂了白毫银针才算是高手。

究竟,白毫银针有何魅力?

《2》

为什么白毫银针如此重要?

每种茶类,都有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

比如,提到绿茶,你就会不自主地想到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

提到乌龙茶,不得不提铁观音,武夷岩茶

再回到白茶,白毫银针是其中贵族般的存在。

回顾历史,不由得感叹:白毫银针的一生浮浮沉沉,一波三折。

早先,它是一些散落在山头,林边崖间的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芽头。

后来,被宋朝皇帝所看中,并被奉为天字第一号名茶。

由于它采自山野间,产量极低。

为了满足皇家的喝茶需求,茶农研究出了让这些野茶树变为家生茶树,最终成功。

当到了“废团茶,兴散茶”的明朝,各地开始研究制作散茶,并且一切从简。

白茶的萎凋加烘干,也是从那时开始,保留下了茶叶的原汁原味。

从此之后,白毫银针成为了达官显贵们日常饮用的茶。

人们都说,它是白茶界的一哥,地位不可撼动。

甚至被奉上了神坛,再也没有下来过。

作为春茶季中首位出场的选手,白毫银针的营养价值极高。

它是以白茶树的单芽为原料制成,一旗一枪,芽头饱满。

芽头,是植物的精华。

开春白茶树萌发的第一波生命力,它积蓄一个冬天的能量。

厚积薄发,内质充沛。

因此,白毫银针浑身上下都充满着力量,元气满满。

它身体内的营养物质,是新白茶里最丰富的,比如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类物质等等,含量极为充足。

表面覆盖着密实的白毫,在沸水冲泡的瞬间,悉数掉落至茶汤中。

冲泡时,便能感受到白毫银针充沛的内质,鲜爽的口感。

但也正因为如此,白毫银针的产量极低,价格高。

物以稀为贵。

每年春茶季开采前,便会有很多茶友提前预订白毫银针。

由此可见,好茶一票难求‍。

品质超群的白茶,从来不缺市场。

《3》

如何喝懂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身上,总是背负着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之前与朋友一起品茶时,他们对于白毫银针的评价,无一例外都是“太淡了。”

“清汤寡水,没什么茶味,这茶的品质是不是不太好?”

可当自己端起茶杯,细啜一口。

满嘴的鲜爽感,在口腔中炸裂开来,生津甜润,回甘中也尽是盈盈的花香。

与朋友所说的“滋味淡”,风马牛而不相及。

同一款茶,为什么会出现天差地别的评价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没‪喝懂。

来自于高山茶园,工艺精湛,储存良好的白毫银针,味道是绝对不可能淡的。

作为白茶中的王者人物,若是“滋味淡”,又怎么能俘获众多茶友的芳心呢?

鲜香醇爽,是它最大的特点。

以2020年的一级白毫银针为例。

注入沸水之后,快速出汤,揭盖闻香。

盖上先是鲜笋香扑面而来,接着才是清莹的毫香,随之而来的,还有娉婷袅娜的花香。

细啜茶汤,感受汤水激荡舌面时,蔓延而来的毫香,占据着整个口腔。

鲜爽感极强,柔和鲜爽,满颊甜香。

生津甜润,回甘中也尽是花香。

待冷后,再闻盖香,又能闻到如桂花、茉莉般清新的花香。

这些动人的香气,在所有高沸点香气散去之后,依然紧紧地附着在盖上,低调温婉。

‮余韵悠长,久久不散……

由此可见,白毫银针不管是香气还是滋味,皆有特点。

层次丰富,变幻莫测,鲜爽感强的同时,又不失饱满度,清甜淳和。

这般美味的茶汤,用琼浆玉液形容也不为过,怎能用一“淡”字总结呢?

曾经有一位东北的茶友,喜欢喝岩茶,有一套独到的见解。

但到了白茶身上,却喝不懂了,“滋味这么淡的茶,真的是好茶吗?”

事实上,每种茶类的特点各不相同。

武夷岩茶经过焙火工艺,它的特点是花香岩骨,香清甘活。

与工艺简朴的白茶相比,自然؜是浓郁一些。

白茶的淡,是清新脱俗,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那般透彻。

绝非平平淡淡,淡薄如水。

其中丰沛的内质,饱满的汤感,需要仔细品饮,积累经验和阅历,才能深刻地喝懂。

《4》

经过陈化之后,白毫银针散发别样魅力

市面上极少遇见老银针,品质好,年份高的白毫银针,几乎不见踪影。

难道是白毫银针不值得存为老茶吗?

非也。

若真是如此,为何在几个月前的太姥山拍卖会上,2010年的白毫银针,800克卖价12万元?

由此可见,白毫银针并非没有储存价值。

相反,品质好,年份高的白毫银针,有市无价。

之所以市面上少见,是因为白毫银针的产量低,每年还会⁨有人喝掉相应数量的银针。

产量少,逐年消耗,老银针的市面上自然难觅芳踪。

但若是细心将一款白毫银针存为老茶,保证品质不变。

那么,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白毫银针必然会散发出它的光芒。

老银针的独特之处,喝过之后才懂得。

喝一款2018年的白毫银针,干茶依然是一个浓郁的干燥植物气息,清新自然,明媚干净。

注入沸水之后,毫香便扑面而来,令人沉醉。

这股毫香,与新茶时期的有所不同。

由原本清新明丽的野芦苇草气息,转变为了成熟浓郁的稻谷香。

像是打开了一间堆满稻谷的大门,迸发而出的粮食气息,充盈着整个鼻腔。

这股香气,持久不散,不论是热闻还是冷闻,都能被捕捉到。

鲜爽感依然充足,只不过与新茶相比,稍微弱了一些。

茶汤入口,稠滑细腻,醇厚甘甜,甚至有嚼果冻之感。

饱满的汤水包裹着毫香,用齿嚼之,能感觉到丰沛的浆感和内质。

新银针与老银针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味。

但不变的是,即便岁月催人老,但白毫银针却愈发光彩照人,熠熠生辉。

《5》

品一口白毫银针,柔和甜美,清爽鲜润。

充沛的茶氨酸,所带来的鲜爽感,清甜感,是其它所不能及的。

众人说,白毫银针太淡,不喜欢。

七分怀疑品质,三分不知所措。

其实,学会喝懂它的“淡”,才是真正白茶入门的一大进阶。

由新人,变为了高手。

说得容易,但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

买到好银针,难;学会喝懂银针,更难。

在这条品茶的漫漫长路上,不仅需要增强观察能力,更要积累经验。

历练和经验,让人成长。

喝不懂白毫银针,只是暂时的。

如同千里马遇上伯乐一般

最后,白毫银针定会让众人眼前一亮。

更多关于白毫银针的原创知识:

白毫银针光秃秃才是顶级茶?你对白茶的误解,为何这么深?

看完这十五个问题,你会对白茶中的白毫银针欲罢不能

月光白“乘风破浪”,白茶王者白毫银针走下神坛,地位保不住?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