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孩子咳嗽发烧误区,别再这样护理了!

发表时间: 2025-01-09 13:29

孩子咳嗽发烧误区,别再这样护理了!

| 邵中医科普讲堂

编辑 | 邵中医科普讲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前天晚上,邻居小刘敲开我的门,满脸焦急:“孩子咳嗽发烧三天了,吃了退烧药也不见好,刚刚又吐了!我是不是应该赶紧给他挂点滴?”我看着小刘手里的药袋,上面是各种感冒药、抗生素,甚至还有成人退烧药。我心里一沉,这样的情况,真的不是第一次遇到。

每到换季或者流感高发期,总有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发烧咳嗽而慌了手脚。焦虑之下,往往会急病乱投医,做出一些“觉得对”的决定,却可能反而让孩子病情加重。今天,我们就聊聊孩子咳嗽发烧时,那些千万不能做的事,以及背后的科学依据。

第一件事:滥用抗生素,真的害了孩子

小刘的药袋里有一种常见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她解释说:“孩子咳嗽得厉害,应该是细菌感染吧?吃点消炎药总没错。”这是很多家长的惯性思维:咳嗽=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

但实际上,孩子感冒发烧咳嗽,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常见的
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对病毒几乎没用。滥用抗生素不仅治不好病,还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

  • 破坏‫肠道菌群:抗生素会杀死肠道内的有益菌,导致孩子腹泻、食欲下降。
  • 增加耐药性:细菌会“学会”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未来真正需要用药时可能无药可用。
  • 掩盖病情:一些抗生素可能短期内让症状“看起来”好转,但却掩盖了更严重的病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每年有70万人因耐药性细菌感染死亡,而滥用抗生素是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孩子来说,一旦产生耐药性,未来可能在面对真正严重感染时,付出更大的代价。

正确的做法:咳嗽发烧时,除非医生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否则不要随意给孩子用抗生素。如果家长不确定,可以先咨询医生,而不是自行“试药”。

第二件事:盲目退烧,别让体温成了你的敌人

孩子发烧是家长最害怕的情景之一。温度计一拿出来,38℃,家长就开始慌了;到了39℃,恨不得立刻给孩子吃退烧药,甚至直接送医院输液。但很多人不知道,发烧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是身体在和病毒“开战”。

发烧时,体温升高会刺激⁢免疫系统,增加白细胞的活性,从而更快更高效地“消灭敌人”。过早、过频地退烧,可能会打断这个过程,让病毒更难清除。

当然,持续高烧会让孩子不舒服,甚至危及生命。那么,什么时候该退烧?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

  •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体温在38.5℃以下,可以暂时不退烧,注意观察。
  • 如果体温超过38.5℃,或孩子出现明显不适,比如嗜睡、食欲减退、哭闹不止,可以考虑适量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遵医嘱)。
  • 如果体温超过40℃,或伴随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正确的做法:发烧并不可怕,家长不需要“谈热色变”。退烧药只是为了减轻孩子的不适,并不能缩短疾病的病程。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

第三件事:“捂汗退烧”和“冰敷降温”,两极都不可取

有些老一辈人主张“发烧就得捂汗”,给孩子盖厚被子,穿厚衣服,企图通过出汗来降温;而另一部分家长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孩子冰敷、冷水擦身,试图迅速降温。这两种做法看似“道理通顺”,但却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 捂汗退烧:孩子发烧时,体温已经在升高。如果再盖厚被子,会导致体温无法散发,甚至出现高热惊厥或脱水。
  • 过度冰敷:冰冷的刺激会让孩子的血管收缩,反而导致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严重时甚至诱发寒战或低温损伤。

正确的做法:孩子发烧时,适当减少衣物,保持皮肤散热。如果需要物理降温,可以用温水(接近体温)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帮助降温,但不要用冰水或酒精。总之,温和、适度是关键。

第四件事:急于止咳,忽略背后原因

孩子一咳嗽,家长很容易心疼得“坐不住”,赶紧找止咳药、化痰药,希望能“立竿见影”。但咳嗽其实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是身体在清理呼吸道的垃圾(比如痰液、病原微生物)。盲目止咳,可能挡住了身体自我修复的路。

此外,不同类型的咳嗽,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 ‏干咳:多见于病毒感染或过敏,止咳药可能有一定作用。
  • 湿咳:伴随痰液,强行止咳可能导致痰液堆积,增加肺炎风险。
  • 阵发性咳嗽:如百日咳哮喘,需及时就医,按病因治疗。

正确的做法:咳嗽时不必急于用药,而是观察咳嗽的特点和持续时间。如果咳嗽超
过两周,或伴随气促、胸痛、呛咳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看医生,寻找病因。

孩子生病,家长最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咳嗽发烧时,家长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医学上有一句‪话:“急则乱,乱则错。” 盲目用药、过度干预,可能适得其反。相比起慌乱,家长更需要的是冷静和科学的判断。

孩子的身体有强大的自愈能力,很多感冒、发烧、咳嗽在几天内会自然痊愈。你需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同时学会识别危险信号,比如高热不退、嗜睡、剧烈呕吐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才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别让自己的焦虑成为孩子最大的敌人。生病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而科学、理性的照护,才是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伞。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生素耐药性

美国儿科学会(AAP):孩子发烧护理指南

中华医学会:《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