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揭秘:带花的茉莉花茶是否都是垃圾?

发表时间: 2024-09-03 17:33

揭秘:带花的茉莉花茶是否都是垃圾?

前几天发布了一篇关于茉莉花茶的文章,没想到小有热度

官方爸爸更是给我引来了50W的围观

有趣的是评论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带花的茉莉花茶都‭是垃圾”

“现在花茶连花都卖给你了,真是茶都喝不明白了”

“无花花茶才是真的好!”

当然还有一些支持带花花茶的声音

“川渝地区都‭是喝着带花的花茶长大的”

“四川人喝飘雪盖碗茶、啖三花,都是带了花!”

不过评论区更多的都是“不带花的花茶更好”的声音

所以不带花的茉莉花茶真的更正宗、更高端?

先说我本人是四川人也是非常喜欢少量带花茉莉花茶的!

为什么评论区里一边倒的说

不带花的花茶更好,带花花茶都是垃圾呢?

并不用想也知道这部分声音的来源多是北方人

茉莉花茶即有茶的味道,又有茉莉花的香气,一鱼两吃,还有那种饮料更能满足这些茶人?

那北方的花茶是怎么揽收了这么多的北方拥护粉呢

如网上说的北京的水质不好,又苦有涩。

至于后来的人爱喝花茶纯粹是习惯使然

那爱喝花茶的这部分人为什么只认北派花茶?

全国人喝的啤酒大多都是山东产的呢。

一个地方的人喜欢喝什么,和产地应该没什么关系啊?

茉莉花茶原产地为什么干不过北京的公司?

像前面提到的

大多数北方人从小就喝茉莉花茶,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

像张一元这种1982年老品牌一直扎根在北京

而一些原产地的茉莉花茶

没有一个品牌统领 这就有质量参差不齐......

但是北方花茶的簇拥者也不用把四川花茶贬低的一文不值

作为首都的北京自然物产؜并不丰富

所以北派花茶的原料从何而来呢?
甚至张一元等品牌近几年也在广西建立了自己的茉莉花原料基地.....

成都人最爱喝盖
碗花茶。

盖碗掀开,吹一吹,闭嘴喝茶,喉咙滚动,茶汤下咽,

然后咂咂嘴,唇齿配合,又吐出一片花瓣或是茶叶.....

都是茉莉花茶,为何会有分为有花和无花,被不同地域的接受呢?

其实基础工艺都一样!​!

简单说来,花茶工艺大同小异,都是用茉莉花窨制

只是,茉莉花在被窨制之后,本身的味道被散的很淡。

如果不靠近闻,基本没有香味,而且新鲜的花经过窨制,会变黄,又蔫又皱。

所以在北方的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上,会把窨制完成的茉莉花拣选走,只留下茶叶,和浓郁的花香。

俗称的“只闻花香不见花”。

成都人的花茶为啥有花?

偏偏川⁠渝地区的人,就喜欢有花的花茶。

喝起来不仅能闻到花香,还能看见花,让眼睛也尝个味。

在花茶窨制好后额外去添加上一些茉莉花干的花朵或花瓣

在泡茶时,留在茶叶中的茉莉花瓣如雪花一样在杯中飘荡,不仅味道鲜美,视觉上还美感十足。

到底有花好,还是没花的好?

有人曾定义说,好的茉莉花茶是没有花的,

因为茉莉花茶的真正的精髓就⁣是花香味,窨制之后已经有了花香味,就不需要花瓣再画蛇添足了。

甚至还有人直言:只有品质差的茉莉花茶,才需要用花在茶中做点缀,掩人耳目,将品质的劣质用花来掩盖。

其实这完全是偏激看法,茉莉花茶的好坏,在于花和茶的质量。

而川渝地区的人,喜欢带花的茉莉花茶

因为它不仅味道好是其一

形象好看也是重要原因。

一些四川本土的高山明前好茶,加上全国第二大茉莉花产区犍为的双瓣茉莉鲜花

再经过多次窨制,⁡品质已经达到上层

踩过这么多坑,喝了这么多年的茶

我仍然认为最能代表四川花茶的只能是川茶集团的素茗飘雪和碧潭飘雪

相比醇厚浓郁的北派花茶

花香鲜灵持久的少量带花花茶更能抚慰我的地道四川胃口

不仅如此,带来的也是一场“既闻花香又见花型”的盛宴

所以这么多年的四川茶馆文化传承下来

在四川人眼里,花茶如果没有花,感觉味道都少了一半。

总结一下上期评论区呼声最高的茉莉花茶:

北派

张一元 八窨特种茉莉龙豪

都说八窨特种茉莉龙豪(241/罐100G)价格小贵,但胜在口感

猴王牌

等级:精品>五星特级>特级>一级>特制一号

作为口粮系列的⁧扛把子,评论区呼声高,但是干茶偏碎。

南派

峨眉碧潭飘雪 六窨品味碧潭飘雪

品味级碧潭飘雪(336/罐 54G),自饮选袋装(128/袋 54G)

川茶集团龙芽大师 六窨知心素茗飘雪

我个人正在喝基础款峨眉茶打底的素茗飘雪(79/罐100G)

其次最推荐蒙顶甘露打底的知心素茗飘雪(185/盒 100G),个人感觉要比碧潭飘雪品味等级高

整理不易,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加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