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叶浅予婚恋之谜:画坛才子与四大美女的情感纠葛

发表时间: 2024-10-03 07:55

叶浅予婚恋之谜:画坛才子与四大美女的情感纠葛

叶浅予⁩:十年牛棚牢,一世情⁤感孤

提起江南,脑海中瞬间便诗意满满,小桥流水,杏花春雨,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哪里最美,如果要我说,我肯定会说是桐庐,这是植根于骨髓中的记忆,因为,很早就知道有一幅传世名画,那就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便是桐庐的景色。

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画中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让人一看便能感觉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神韵。

桐庐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这里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叶浅予,他在中国画坛可以说是大名鼎鼎,记得我家原来订的画报期刊上,经常能看见他那颇有特色的作品。

那时候的宣传主题是民族大团结,而他笔下那边疆风情,歌舞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可惜,这些都在大风暴来临之际,被一把火烧掉了,同时被烧毁的,还有大量的小说和诗集,如《青春之歌》、《安娜卡列尼娜》等等,太多太多。

及至后来,又知道了叶浅予的情感生活,更是让我羡慕不已,有人说他一生有过四任妻子,其实这是不对的,那一位名叫梁白波的,只能说是他的情人,而正是这位没有能走到一起的民国才女,才是与他志同道合的心灵伴侣,可惜,在各种的压力下,终于天各一方。

梁白波 戴爱莲 王人美

但叶浅予后面的两位妻子,在文艺界可谓是大名​鼎鼎,一位是著名的舞蹈家戴爱莲,而另一位则是电影界的明星王人美,只是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这两位妻子那里,都没能体味出爱情的真谛,以潦草的结局收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叶浅予,⁣字绿琴,1907年出生于浙江桐庐,祖父曾办过私塾,父亲先是学徒,后来娶了银楼老板的女儿,在岳父的资助下,开了一家南货店,就是卖些糖果糕点和茶叶火腿这些南方的特产,日子小康水平。

叶浅予的母亲是刺绣高手,表姐的剪纸更是出神入化,而他的姑父是桐庐著名的书法家,在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叶浅予自幼便耳闻目染,经常写写画画,这也是他最初的艺术启蒙。

他读书期间,正是民国的新学教育大力普及之时,但他的读书之路是很艰辛的,他先是在杭州盐务中学读书,后来又擅自离开了学校,去福州报考厦门大学,可惜没考上。

而此时,江苏督军齐夑元与浙江督军卢永祥正打得火热,史称“江浙战争”,他父亲的生意也陷入了困境,18岁的叶浅予不得不自谋生路,也是给家庭减轻经济压力。

他进入了三友实业社,先是站柜台卖布,后来在广告室画女装广告,并尝试着给报刊杂志投寄自己的漫画作品。

同时也为印染厂设计花布图案,还给教科书画插图,其他如时装设计、舞台美术布景等等,他什么都做,总之,从这时候起,叶浅予开启了他的艺术生涯。

一年后,小有名气的他跳槽到中原书局,在这一时期中,他结识了漫画界的大佬张光宇,就是画《大闹天宫》的那位,在张大师的加持下,叶浅予融入了漫画圈子,也奠定他艺术创作的主线,并且也成为张光宇所办画报社中的一员。

北伐军兴,满腔热血的叶浅予也加入其中,以他的画笔为武器,进行宣传鼓动,后来还去了福州,在军队中画了许多的宣传画,也算是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叶浅予自画像

1928年,他与张光宇兄弟等人一起,创办了“中国美术刊行社”,叶浅予负责“上海漫画周刊”,正是在这个刊物上,他发表了成名作《王先生》。

漫画《王先生》

这个主角的底版是源自于美国的一个“怕老婆”的故事,叶浅予将这个主角用自己的理解,以“很中国”的形象加以全新的诠释,他将其塑造成一个又瘦又高的乡下的土财主,加上一位又矮又胖的老婆,整体形象同我们以前看的动画片《半夜鸡叫》的周扒皮夫妻相似。

《王先生》形象一出现,便大受市场欢迎,叶浅予一炮而红,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有十几部以其为主角的电影问世,至于各画报上刊载和转载的,更是数不胜数。

叶浅予与罗彩云

1930年,叶浅予在父母的操办下,同一位叫罗彩云的富家小姐成婚,罗小姐的祖父做过县令,父亲是省政府的秘书,所以,当时相对于叶家来说,她应该是“下嫁”了,还为他生了一对儿女。

罗彩云随着叶浅予来到上海后,由于罗大小姐没文化,与叶浅予的关系也日渐疏远,加上她结识了一帮阔太太的,沉湎于打麻将和逛街购物上,家庭的矛盾日趋激烈,这也为叶浅予日后的出轨埋下了伏笔。

云裳服装公司

回到上海后的叶浅予一边画漫画,一边还担任了云裳公司的服装设计师,这个公司是由当时中国最负盛名,号称“南唐北陆”的唐瑛、陆小曼加盟,老板是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

这个由徐志摩本人担任总监的服装公司,引领着上海的服装潮流,叶浅予能在这样的公司立足,可见其实力非同一般。

叶浅予(右一),梁白波(右三)

全面抗战爆发,叶浅予在漫画界组织成立了“救亡漫画宣传队”,隶属于郭沫若‫领导下的政治部三厅,他们穿梭在各大城市中,以出画册、办画报等方式进行着抗日救亡漫画创作与宣传活动,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一位杰出的女漫画家梁白波。

梁白波是当时很有名的漫画家,也是唯一有名的女漫画家,被誉为民国“漫画界的第一才女”,她所创作的《蜜蜂小姐》系列与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系列,并列为民国两大漫画经典。

只是她的笔名很是怪异,是法文“炸弹”,她是要用自己的画作,来炸掉旧世界,开创新天地;所以,她与叶浅予的爱情,也被称为民国的“爆炸之恋”,从恋情开始之际,也是叶浅予第一段婚姻的结束之时。

不过,他们的这段恋情也只维持了3年多,后来的梁白波同一位空军英雄产生了情愫,也是在经历了不少的狗血故事后结婚,同时,梁白波也从此退出了画界。

20世纪梁白波与其油画作品

梁⁣白波的离开弄得叶浅予很是失落,只能埋头进行自己的创作;可惜的是,后来的梁白波则因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后来于60年代至70年代之交在海滩自杀了

不得不说,叶浅予在抗战期间的所作所为是可圈可点的,他当选为“中华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理事,他所创办的《今日中国》画刊影响很大,揭露了日寇的暴行和民众悲惨的遭遇,有力地宣传了中国的抗日斗争。

青年时代的叶浅予(中)

叶浅予辗转的各大城市间宣传抗日,在长沙的“文夕大火”中还差点遇难,后又去了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又逃往越南,整个抗战期间,他一直是在颠沛流离中生活,苦不堪言。

然而,在这期间,他也迎来了第三段感情,结识了华侨舞蹈家,后来成为我国国家舞蹈团第一任团长的戴爱莲。

戴爱莲

二人一见钟情,在宋庆龄的主持下,时年33岁的叶浅予和24岁的戴爱莲举行了婚礼,热闹非凡。

他们夫妻回到重庆后,按照延安的指示,戴爱莲在歌剧学校任教,她编排的很多舞蹈,也奠定了她在中国舞蹈界的地位。

戴爱莲、叶浅予和女儿叶明明

而叶浅予则由漫画改为国画的创作,其标志性作品是访问印度归来后发表的“天竺舞蹈组画”,尤其是表现唐人敦煌画的《飞天》,大获成功。

1945年,他们在川北和西康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收集了大量的素材,戴爱莲创作了一系列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作品;而叶浅予的人物写生,也由于夫人舞蹈家身份的影响,使得他也将创作的重点放在了国画人物上。

第二年,叶浅予携夫人一起赴美举办画展,回国后,叶浅予受徐悲鸿的邀请,在国立北平艺专任教,这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前身。

而戴爱莲主持上海乐舞学校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舞蹈的专业人才,建国后,她先后担任了中央歌舞团团长和北京舞蹈学校校长,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

叶浅予速写戴爱莲画像

也许是他们都将精力放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忽视的相互间的沟通,1951年,二人结束了十年的婚姻。

后来,戴爱莲与一位叫丁宁的舞者结婚,对于她离开叶浅予的理由,戴爱莲在自述中是这样解释的。

老年戴爱莲

“在工作中,叶浅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然而我们的心不能贴得很紧,直到最后,他也没有真正理解我内心深处的想法。我耐心等了10年,最终还是失望,我决定提出离婚。”

叶浅予在建国后担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等职,他潜心创作并教书育人,在艺术创造的生命中开启了新里程。

他的画形神统一,笔墨伸展自如,线条畅如流水,注重古典与现代美的结合,其炉火纯青、传神写意的笔墨语言,在画坛独树一帜,其创作的少数民族人物的风情画,展现了他洒脱的画风,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55年,在朋友的撮合下,叶浅予同电影明星王人美结婚,可是,叶浅予是出了名的倔老头,不是一个过日子的男人,他在自己的艺术海洋中旁若无人地生活,全然不顾王人美的感觉和需求,他们虽然没有离婚,却以名存实亡的分居方式,历经30年,走到了生命的最后。

王人美

与戴爱莲对叶浅予的评价如出一辙,王人美说:“叶浅予是个好画家,但不是个好丈夫,除了懂画,别的什么都不懂……”

王人美后来的日子过得也很不开心,1986年因脑溢血而成为植物人,半年后逝世,享年73岁,而得到消息的叶浅予正躺在病床上,除了黯然神伤外,只能祝福她的灵魂能早日安息。

叶浅予为王人美饰演《家》中的瑞珏的画作

作为画界的名家,他画了很多国画,特别是舞蹈人物画,那可以说是天下第一,这是否因为妻子戴爱莲的缘故也未可知,可惜的是,自文革开始后,叶浅予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不仅被抄家,还在秦城监狱坐了七年大牢。

出狱后,他戴着右派的帽子被迫封笔,14年间没有创作一幅作品,直到1978年后,叶浅予重新出山,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的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画坛人才。

叶浅予的一生都献给了绘画,是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而他后来转攻国画,也是画坛的宗师级人物,在国画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但他的四段婚姻却都没有善终,并且四任妻子的经历都不好,罗彩云和梁白波两人⁨自杀,王人美成植物人,戴爱莲离婚后孤寂无依,40年后才与早年的初恋重逢,也许是这四人中结局最好的人了。

六十年代末,罗彩云受到了叶浅予的牵连,因此遭了不少罪,叶浅予出狱后,才从女儿那获知,罗彩云吞服过量安眠药身亡的消息。

《富春山居新图》

叶浅予情系故乡,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画了《富春山居新图》长卷,并且还画了上百幅的《富春人物画谱》,他在故乡的山水中挥洒着人生的快意,那往日的委屈,似乎都顺着富春江水,不着痕迹地流向了远方。

在创作的同时,晚年的叶浅予还撰写了数十万字的回忆录,老先生一如既往地秉笔直书,他不以个人得失为准绳,而是以坦荡的胸襟,将个人经历放置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展现,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了历史的过往烟云,具有极强的代入感。

1995年5月8日,中国书画界的一代大师叶浅予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三年牛棚七年牢,还有四年头戴帽”,叶浅予为艺术而生,性格坦荡豁达,他心无旁骛地在画坛上遨游了一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他的如椽巨笔,给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精品画作,他就如一座山峰,令人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