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大众防蚊新方法:食蚊鱼在生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25-07-29 21:28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7月27日,“佛山2公园投放5200尾食蚊鱼”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对“食蚊鱼”灭蚊效果的关注,还有网友在评论区询问是否可以在家养几条。

7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教授鲍勇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蚊子产卵环境极为广泛,不仅存在于池塘、水坑、稻田、河沟等自然水域,就连家中的水盆、花瓶、废旧轮胎、废弃容器等小型积水容器,甚至纸杯或竹节中残留的少量积水都可能成为其繁殖场所,所以用食蚊鱼灭蚊有一定局限性。”

电商平台上出售的食蚊鱼

食蚊鱼是鳉形目胎鳉科食蚊鳉属鱼类,原本在美国和墨西哥生长,在沟渠里比较常见,因其能够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幼虫,达到防治疟疾等传染疾病的目的而被很多国家引进。我国也先后几次从国外引进食蚊鱼,20世纪50年代后期食蚊鱼开始广泛移植至我国南北许多省市,20世纪60年代在广州地区的池塘、水沟、低洼地等小水体都可以看到食蚊鱼。

部分网友担心生物入侵会影响当地的水域生态系统问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唐文乔解释:“食蚊鱼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0-30度的水温、轻度污水或者一定浓度的酸碱水中都能生存。此外,食蚊鱼不同于一般鱼类一年只繁殖1次,其繁殖期集中在每年3月至9月,每隔30至40天可完成一次产卵,每年能繁殖3-7次。由于食蚊鱼是一种卵胎生鱼类,在体内受精、孵化,每胎直接产出20-40尾幼鱼,一条雌鱼全年可产200—300尾幼鱼,大量繁殖后不仅抢夺本地其他鱼类的食物,还会直接吞食其他鱼类的鱼卵。上海本地的青鳉鱼自从食蚊鱼被引进后,在某些水域几乎消失不见。所以,食蚊鱼可在公园或者小区内的封闭水体中进行适量投放,而不能大量投放于开放性水域以造成生态影响。”

对于网友提出的能否在家养几条食蚊鱼进行灭蚊?两位专家表示不太可能,因为家里蚊子密度低,基本是外部飞入的成虫,无法被食蚊鱼捕食。此外,鱼缸的水会经常换新,比较干净,蚊子甚少来产卵。“对于不需要频繁更换新水、已形成完整生态系统的水族造景来说,可以养几条食蚊鱼既可用来观赏,也可能吃掉少数蚊子幼虫。” 唐文乔说。

最后,鲍勇提醒大众,预防蚊虫更需从生活细节入手。蚊虫偏好在积水处产卵繁殖,因此,防蚊首要措施是清除积水,如定期清理下水道口并做好密封处理,每周至少更换一次花瓶存水,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其次,室内需完善防蚊屏障,如安装纱门、纱窗,夏天备齐灭蚊灯、电蚊拍等物理防蚊设备。夏季外出特别是野外活动时,建议提前在裸露皮肤处涂抹驱蚊液。若不慎被叮咬,可使用花露水缓解瘙痒,若出现红肿、发热等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诊治。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