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牛栏坑肉桂、金骏眉、明前狮峰龙井:三大顶级茶的价格之谜

发表时间: 2024-02-22 09:34

牛栏坑肉桂、金骏眉、明前狮峰龙井:三大顶级茶的价格之谜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叶圈子里,最能让人感兴趣的八卦是聊价格。

初入茶圈的人,都曾有过一个共同问题,藏在心底暗暗纳闷了许久。

为什么有的茶这么贵?而有的茶又这么便宜?

廉价的,几十块就有一大袋,大份量包装接近一斤。

而价格高一‫些的,则‮是几百、上千。

后来,当你喝过了各式茶叶后,随着喝茶阅历慢慢丰富,自然而然琢磨出部分门道。

茶叶好坏,当真是应了那句话,一分钱一分货。

产区不同,茶园生态不同,采茶标准有别,制茶水平高低、仓储条件优劣等,方方面面都能拉开价格差距。

喝到过六、七百一斤的高山春茶后,再回过头去看直播间里那些低价促销茶,简直没法入眼。

用料低端,老叶粗梗多就算了,还经常出现各种古怪味道。

看了闻了,全无饮茶兴致。

宁咬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一眼假垃圾劣质茶不仅难喝,喝下后还对身体没有好处,还不如来一杯简单的凉白开安心。

年前有位90后茶友在闲聊时顺势提到,他从出来工作开始喝茶,到现在也有6、7年。

这些年喝下来,心里也能接受茶叶有好坏优劣之分,贵有贵的道理。

不过在他的心里,再好喝的茶每斤卖到6千、7千左右,相当于不少人一个月工资,已算价格高昂。

而那些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天价茶,论克价已经比金子还要贵。

都是茶树叶子制成的,为什么能值这些惊人高价?

《2》

听完茶友的分享,静默了一瞬。

然后在键盘敲下一段字。

“你是从哪里看到的,有十几万、几十万的天价茶在售?”

没过多久,那位90后茶友的回复,在私信筐内密集传来。

“龙井御茶园内,乾隆帝亲封的御前十八棵,每斤至少10万起步。”

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天价岩茶榜单上排名榜首,每斤520万。”

“XXX拍卖会上,某款陈年银针,现场拍价最高是7万以上。”

“还有普洱茶里,三千多年的古茶王,10公斤鲜叶开采权就拍出1千多万,真不敢想做成干茶得多值钱。”

看完上述一连串消息,虽然价格看着一个比一个高,但内心并没有波澜。

因为,茶友发来的这些天价茶叶,无一是“在售”状态。

而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仅是“据传”而已。

在其背后是真是假,还待考证。

以母树大红袍为例。

武夷岩茶里,母树大红袍早在2006年就已经保护性停采,距今已经过去接近20年。

停采不采,无茶可产,有价无市,定价再高也不过是一串数字。

将时光倒流回去,在母树大红袍停采前,的确能看到官方公布的拍卖消息。

1998年,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20克母树大红袍,拍出15.68万元高价;

2005年4月,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拍出19.8万元高价;

2005年,第七届武夷山红袍节,20克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

此后,母树大红袍留下无数故事与传说后,正式停采。

似一位归隐的大侠,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以20克拍出20万价格来算,每克一万,每斤的确能达到五百万的惊人数字。

曾经的天价岩茶榜首,倒也名副其实。

但在岩茶圈,人人都知道一个道理,母树大红袍早已停采,现在哪怕出再高价也不能买到、喝⁨到。

站在一定高度上看,母树大红袍的核心价值,并不是它有多好喝。

而是,它背后承载于许多文化价值,是整个武夷岩茶的精神丰碑。

无论怎么说,这些由拍卖价推导出来的惊人天价,已经脱离绝大多数茶客的日常生活。

先别急着一概否定,觉得茶叶卖上这么高的天价,就是割韭菜。

也不用纠结,它们卖这么贵到底值不值。

只需当成奇闻,平常心看待就行。

《3》

又到一年新春,各地春茶正在酝酿中。

早采的乌牛早绿茶,已经陆续开采上市。

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春茶,采摘月份集中在3月、4月。

盼着盼着,再过不久,春茶季又将再度开启。

⁦继续延续上一段未完的话题。

以在售情况看,当今茶圈能买到、喝到的各地春茶里,哪些茶叶最贵呢?

以每斤动辄五位数的“壕”级价格看,下述点名的这3类,算是典型。

一、牛栏坑肉桂。

上榜理由:牛栏坑是三坑两涧之首,产出来的“牛肉”出身不凡,是高端岩茶的烫金名片。

我们的好朋友武夷山胡歌,曾说过一句经典评语。

“世界上只有两种肉桂,一种是牛栏坑肉桂,一种是其它肉桂。”

这些年,随着肉桂在武夷山不断扩大种植,单论肉桂品种并不稀缺。

值钱的是“牛栏坑”的产区地段。

作为一条不宽不窄的坑,走完牛栏坑全程,手机步数实际增加大约3000多步。

整条坑内,每年能产出的“牛肉”⁩,据我们从天心村获得的一手消息,大约是1500多斤。

平分到各家,自家一年但凡能出7、80斤“牛肉”,已算大户。

和其它肉桂比,“牛肉”汤感厚度不输正岩高丛水仙,茶香清晰多元,拥有坑涧肉桂的清凉幽深气韵,耐泡又好喝,起码能泡到15冲之后。

产量少+风味好+知名度高,带来的注定是供不应求。

真“牛肉”,一泡难寻,自然定价不会低。

按泡买,每泡大几百很常见。

算下来,斤价低于万元级的“牛肉”,反而不符行情。

二、桐木金骏眉。

上榜理由:产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一流,开创以芽头制成红茶的历史先河,是红茶新贵。

放眼整个茶圈,能够做到从自然保护区里走出来的茶叶,能有多少?

论先天生态优势,普通红茶难以与桐木红茶(包括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相比。

然而,桐木一带地处闽赣交界的高山,平均海拔超过千米。

山高、谷深、林密,多原始林。

出于生态保护的规定,当地严禁滥砍滥伐,毁林开荒。

就连世代生活在当地的茶农,现在在没有批准的前提下,也不能随便开垦新茶园。

去一趟桐木你会发现,当地极少像其它茶区那样,拥有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茶园。

茶树们大多分布在原先的老茶地内,分布零散,规模有限。

一方面是,茶园面积有限。

另一方面,金骏眉的采摘标准高,采摘桐木菜茶的单芽为原料。

当地的菜茶,发出来的芽头细巧,采起来费工。

制茶时,平均要动用7万8万颗茶芽才能做成一斤成品,喝起来鲜爽、鲜醇、沁凉感,远胜其它红茶。

产量稀少+采茶费时间+可采摘期短暂,受到多重因素影响,身为红茶贵族的桐木金骏眉,市场价要每斤过万很常见。

低于这个价位的,买不到真正的桐木原产。

三、明前狮峰龙井。

上榜理由:产自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明前茶贵如金,产量稀缺。

明前龙井绿茶的贵,早已不是新闻。

对照《地理标准保护产品龙井茶》规定,浙江省内有18个区县市产的茶叶,可成为龙井。

包括西湖龙井、钱塘龙井、越州龙井三大产区。

而西湖龙井,只占到三大区当中的10%。

在西湖龙井旗下,另有一级产区、二级产区之分。

一级产区,包括狮峰、云栖、龙井村、虎跑、梅家坞等核心产区。

狮峰龙井,作为西湖龙井的核心所产,先天产区优势明显,价值不菲。

更何况还是明前茶。

在清明之前,当地平均气温相对偏低,产出来的数量稀少。

制出来的明前狮峰龙井,经过一再掐尖后,自然是高端绿茶当中的金字塔尖代表。

《4》

当然,上述举例的“牛肉”、金骏眉、狮峰龙井等,只是个中领域的翘楚。

纵观整个茶圈,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铁观音、岩茶、普洱等,都能找到各自的高端茶代表。

譬如,白茶圈内的,陈年荒野银针。

来自福鼎核心产区的荒野茶园,采茶路程远,产量稀缺,野劲极强,汤感劲道,良好仓储的老茶久存不易,定价不便宜。

譬如,老班章古树普洱。

老班章本身,名声在外,是知名山头,生态好。

风味上,茶汤滋味厚重霸道,回甘快,识别度高,被一众老茶客认可。

一直以来,便是高价普洱的代表。

好茶的资源有限,物以稀为贵。

产量稀‮少,品质绝殊,外加名声在外。

这三驾马车,是高端春茶定价高昂的主因!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