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时光流转见证真情:饥荒年代救邻之恩感动后世

发表时间: 2024-11-10 19:05

时光流转见证真情:饥荒年代救邻之恩感动后世

口述:张鑫泉

整理:小睿

每次翻开那本发黄的献血本,我都会想起四十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那一页染着淡淡的褐色,仿佛还能闻到铁锈般的血腥味。

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可我父亲却在那个年代创造了一个奇迹。

01

我是一家血站的工作人员,这份工作我已经干了二十多年。每天面对来来往往的献血者,我总会想起父亲,那个在最艰难的年代里,默默用血液温暖他人的人。

去年冬天,一位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来到血站。他开着一辆豪车,但脸上没有富人常有的倨傲,反而带着几分焦虑和期盼。

"同志,我找一个叫张长富的献血者,他是1960年代在这里献过血的。"中年男子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已经破损,但被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带粘好。

我愣了一下:"先生,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可能......"

"求求你帮我查查吧,这对我很重要。"中年男子双手合十,"我找了他很多年了。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的遗愿。"

看着他诚恳的样子,我点点头:"好吧,我去档案室找找看。"

说实话,我答应的时候并没抱太大希望。六十年代的档案,能保存到现在的很少。但这位中年男子的来意让我格外上心,因为张长富这个名字,我太熟悉了——那是我的父亲。

02

趁着查档案的功夫,我请教了中年男子为什么要找我父亲。

他坐在椅子上,眼神忽然变得深邃。

"那是1963年,我还记得那天下着大雪。父亲突发肝病,血色素只有3克,医生说如果找不到血源,活不过三天。"

"那时候,我母亲抱着我,跪在医院的走廊上求人献血。可是那个年代,谁不是瘦骨嶙峋?谁还有多余的血液可以给别人?"

"眼看父亲的嘴唇越来越白,呼吸越来越弱,我母亲都绝望了。就在这时,一个瘦高的男人走过来,说:'我献血。'"

听到这里,我的心颤抖了一下。

1963年,正是大饥荒最严重的时候。那时候,别说献血,能活下来的人都不多。饿死人的事天天都在发生。

父亲从来没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每次问起那段历史,他总是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

03

中年男子继续说道:"那个人就是张长富,你的父亲。他不仅第一次献了血,还主动提出要定期献血,直到我父亲康复。"

"可是你知道吗?"他的声音哽咽了,"后来我母亲偷偷跟踪你父亲,发现他住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每天只能喝稀粥。有一次,他献完血后晕倒在路上......"

我的手停住了。父亲从未说过这些事。

"那时候医生告诉我母亲,张叔叔的身体状况很差,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可他还是坚持献血,整整三个月。"

我一边翻找档案,一边听着这些尘封的往事,心如刀割。

终于,在一堆布满灰尘的档案中,我找到了那本献血登记簿。

翻开发黄的纪录本,我的手开始颤抖。

1963年11月到1964年1月,父亲的名字赫然在列,前后一共献血六次。

更让我震惊的是,在备注栏里写着一行医生的批注:

"献血者体重不足45公斤,严重营养不良。第四次献血后出现晕厥,建议立即停止献血。但献血者坚持继续,称'再救这一次'。"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那是什么年代啊!父亲自己都吃不饱,却还要献血救人。

04

"找到了!"我把档案递给中年男子。

他接过档案,手也在颤抖:"真的是他!可是......"他看着我的工作证,又看看档案,似乎明白了什么。

"是的,张长富是我父亲。"我说。

中年男子立刻站起来:"叔叔现在在哪?我要当面感谢他!这些年,我创业有成,一直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我摇摇头:"父亲五年前已经走了。"

中年男子呆立在那里,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他的双腿一软,竟然跪了下来。

"张叔叔,您在天有灵,请看看我吧。您救活了我父亲,也救活了我们全家。可我,却没能在您活着的时候说一声谢谢......"

我连忙扶他起来:"别这样,父亲泉下有知,一定会很欣慰的。"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些年,我一直在找张叔叔。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如果没有张叔叔,就没有我父亲,也就没有我们全家的今天。"

信封里是一张存折,上面的数字让我震惊——整整100万。

我把存折推了回去:"这钱我不能收。父亲活着的时候,最讨厌把救人当生意。"



05

那天晚上回到家,我翻出了父亲的日记本。

在1963年12月的某一页,他写道:

"今天又去献血了。医生说我太瘦,不能再献了。可我看着隔壁李大哥躺在病床上,想着他还有个上高中的儿子,怎么能不管呢?"

"我知道现在很困难,但人命关天。再说了,我一个人,饿死也就饿死了。李大哥不一样,他还要照顾一大家子。他儿子才十五岁,正是读书的年纪,不能没了父亲。"

"今天献完血,走路时眼前发黑,差点摔倒。街角的馒头铺,香味真诱人啊。但是不行,得省着点,下个月还要献血。"

看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泪如雨下。

原来父亲不是不愿意提起过去,而是他觉得这些事不值一提。在他看来,献血救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06

后来,我经常去看望李大哥的家人。

才知道,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打听父亲的下落。李大哥后来虽然活下来了,但因为病情落下了后遗症,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临终前还念叨着要找到父亲报恩。

他儿子继承了家业,从小商小贩做起,如今成了当地有名的企业家。每年他们都会拿出上百万,资助贫困学生,就是为了报答父亲的恩情。

"你父亲不仅救了我父亲的命,也救了我们全家。"李大哥的儿子说,"那时候我差点就要辍学了。多亏张叔叔,让我父亲又活了几年,供我上完了学。这些年,我一直想找到他,把这份恩情传承下去。"

在他的办公室里,我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瘦高的男人,正是我父亲年轻时的样子。

"这是我母亲偷偷照的。"他说,"当年你父亲献完血,总是默默离开,连姓名都不愿意留下。母亲怕这辈子找不到恩人,就偷偷拍了这张照片。"

07

如今,我还在血站工作。

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份职业,我就会讲起父亲的故事。

有人说那个年代太苦了,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苦,才更显得人性的可贵。

父亲用行动告诉我:人活着,不是只为自己。再困难的时候,也要记得伸出援手。

前几天,李大哥的儿子在我们市建立了一个献血基金会,专门资助困难献血者和他们的子女。每年资助金额超过500万。

基金会的名字,就叫"长富"。

在基金会的大厅里,挂着父亲年轻时的那张照片。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字:

"大爱无声,血脉相连。"

这大概就是父亲最好的纪念碑吧。

他用微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别人的人生,也照亮了这世间最温暖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