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27 12:18
到了唐代,陆羽是从“百科全书”的角度研究茶,唐代名医陈藏器从“功效”来研究茶。陆羽的“横向研究”和陈藏器的“纵向研究”奠定了中国茶学的框架。
陈藏器是唐代中药学家,浙江宁波人,公元713年至741年间,他任京兆府三原县尉(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陈藏器自幼对本草感兴趣,他觉得《神草本草经》遗漏了不少,于是在县尉期间,汇集前人遗漏的药物,于739年撰《本草拾遗》10卷。他在书中把药物性能归纳为10类,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成为临诊处方的基本法则,对中医界影响深远,发展成后世“十剂”方剂的分类法。
茶叶最早是作为解毒药物使用的。到了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说“茶治浓血甚效”,就是说茶对腹泻,拉浓血便效果很好,这是对“茶是药”的有力扩 充。
陈藏器对茶的防病治病功效进行了广泛研究,开启了“本草茶疗”时代。陈藏器写《本草拾遗》10卷,提出了“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述,总结了“本草茶疗”理论。当朝皇帝唐玄宗赐陈藏器“茶疗鼻祖”之名,诏告天下。
现在医学有一个“自由基病因学”,说体内过量的自由基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引起人体各种各样的疾病,包括炎症,衰老,肿瘤、心血管病、中风、白内障、皮肤色斑皱纹等。大量的实验证实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人测算每天喝两杯茶(300毫升)所带来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当于每天吃5个洋葱,或者4个苹果、或者喝一瓶半红葡萄酒,或者两斤多的新鲜橙汁。
或许这就是“茶为万病之药”的基础。
陈藏器是浙江宁波人,宁波有比较有名的“药行街”与“药皇殿”。
宁波的“药行街”,清咸丰至明国间,宁波中药行业极盛时期,此街聚集了50多家药行。药行群聚而得名。
宁波的“药皇殿”,祀药祖师炎帝神农氏,药皇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为神农氏祀庙,也是近代宁波南北药材及名医坐堂、聚会议事的比较重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