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浴室成了试婚焦点:大妈长时间逗留引发讨论

发表时间: 2024-11-14 12:15

浴室成了试婚焦点:大妈长时间逗留引发讨论


“你说,一个人洗个澡能花上三个小时,她到底在浴室里干啥?”我和老哥们儿老李一边唠嗑一边皱眉头。他早就知道了我跟老刘翠芬试婚的事儿,还总是揶揄我这个“追求幸福的老顽童”。

事情是这样,单身了这么多年,儿子也早已成家立业,我倒是不急,儿子儿媳却天天催我找个老伴儿,话说得漂亮:“爸,我们希望你老有所依。”我嘴上应着,心里倒不想凑合,想着这辈子都这么过了,再熬也没什么。但拗不过他们的好意,儿子媳妇儿开始张罗起各种单身老年人联谊活动,报了不少名,我也半推半就地去了几次。

就在一场联谊会上,我碰到了刘翠芬。刘大姐性格爽朗,眼睛亮闪闪的,一开口就是一股子京腔,显得特别有。她也是一个人多年,女儿嫁得远,总是盼着有人陪她聊聊天。我们一见如故,唠嗑的气场倒是对上了,两家人也觉得挺满意,就决定“试婚”一下——简单来说,就是试着一起过日子,看看能不能走到最后。

刚搬到一起的那几天,我确实有点紧张,毕竟单身这么久,突然间屋里多了一个人,还是挺不习惯的。再说了,咱们老年人互相包容才是最重要的,谁也不想折腾谁。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试婚生活才过了不到24天,我就已经有点受不了了。

问题出在哪儿呢?就在她洗澡上!我说,真没见过一个人洗个澡能洗上三小时起,偏偏刘翠芬就是这么个“奇人”。头几次我忍了,想着人家是女同志,爱干净多花点时间也正常,但每次都三小时起,我怎么也觉得过了头。每次她进了浴室,我从百无聊赖等到焦躁不安,再从焦躁不安等到麻木无感。想开电视看会儿吧,又怕吵着她;想看个小说,心思全飘在浴室那边,真是怎么都不安生。

有一次我忍不住,终于敲了敲浴室门,试探着问:“刘大姐,你没事吧?这都两个小时了。”

“没事,老王,你别催嘛。”她的声音倒是轻轻柔柔的,透过门传出来,还带着水声。

我退了几步,心想,算了,别惹人生气。但到了第三个小时,她才姗姗出来,一边用毛巾擦头发,一边一脸满足地看着我,“老王呀,你也该试试,这么洗特别舒服。”

我干笑了几声,心说我老骨头还真经不起这折腾。不过心里头暗暗记下,这事儿以后还得问问清楚,洗澡嘛,总归别影响正常生活才是。

日子一天天过去,洗澡这件小事儿变成了我们相处里的“刺儿”。有时候她一边进浴室一边冲我笑,说:“老王啊,今天我就不泡太久了,给你省点水费!”我心里一动,觉得她是不是意识到了我不高兴,可每次她还真就洗满三小时出来,仿佛完全不自觉。

除了洗澡,还有一些小事儿慢慢地。刘翠芬她这个人,确实有点儿“讲究”。咱们老年人图个简单,她倒好,刷个碗都得,连个小油点儿都要再洗几遍,边洗边唠叨着:“老王,讲究一点不行吗?你看,这样多干净啊!”我看着一桌子的碗碟,她却一点都不急,眼里那种认真劲儿,真是跟我完全不一样。

不过她倒是很会做饭,饭菜花样翻新,尤其是拿手的京酱肉丝,每次吃得我直点头。她也乐呵呵的,“老王呀,你要是跟我一起过,保证你天天不重样。”

有时候她做饭,我闲着也没事干,就过去打下手。可慢慢地我发现,她对厨房的占有欲实在太强了。刚开始她只是稍微指挥我一下,让我少放盐、不要盖锅盖,我也忍了,想着咱们彼此适应。可是久而久之,她不光不让我乱动,还会对我一顿指挥,什么“炒菜的顺序”“火候拿捏”,搞得好像厨房是她的专属地盘。后来,我干脆站远一点,看着她一个人在那边忙活。

其实这些小事儿,单独拿出来看都不算啥,但,尤其是在那个三小时的洗澡时间后,我心里总有些不痛快,觉得相处有些费劲。有次跟老李抱怨,他笑得直拍腿,“老王啊,你这不叫试婚,这叫‘练忍耐’啊!”

,我还是打算给彼此一个机会,想想刘翠芬其实也有很多好的地方。她喜欢唱歌,有时候拿着我家里的老卡拉OK机,,带点戏腔,还真是有趣。她一唱起《北京的金山上》,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满屋子都是她的歌声,笑得比年轻人还畅快。我坐在沙发上听着,心里倒也温暖。

可惜的是,温馨的时候不多。她有个特别执拗的地方,就是喜欢早睡,准时八点,九点以后房间里声音都不许有。于是我每晚得早早洗漱完,连点电视的权利都没有。一次,我忍不住想放一首老邓丽君的歌放松放松,音量调得很轻,谁知没过几分钟,卧室里传来她的声音:“老王!都几点了,还吵吵嚷嚷的。”

我心里不爽,但还是把电视关了,心里嘀咕着:“难不成我以后得像犯人一样,得看她的眼色行事?”转念又想,或许是我不理解她呢?

除了这些,我们相处中还有一些让我啼笑皆非的事情。有一天她对我说:“老王啊,你应该好好锻炼锻炼了,看你这肚子。”说着,她把一套健身操的碟片给我,“这可是我每天必练的。”

我想,我一个大老爷们儿陪她练健身操,这画面太搞笑了。但拗不过她的劝,还是陪着她比划起来。她在前面,我在后面跟着弯腰扭胯,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点儿“丢人现眼”。她一边动作标准地做着,一边还纠正我:“老王,肚子收紧!腿抬高一点!”

终于一套操做完了,我累得直喘气,她倒是一脸满意地拍了拍我肩膀,“不错啊,老王,你这身体要是再锻炼锻炼,保证棒棒的!”

可我心里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这24天的相处,好像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同床异梦”。每次我自我鼓励,再坚持看看,她却总有的“规矩”让我难以适应。那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对她说:“刘大姐,咱们是不是该好好谈谈了?”

她显然被我,抬起头,“你想谈什么?”

“你说,一个人洗澡能洗三个小时,你到底在浴室里干啥?”

“老王,你什么意思?”刘翠芬的表情从愕然变成了不悦,,眼睛里带着点儿警觉。

我叹了口气,决定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了:“翠芬,你也知道咱们都不年轻了,图的是个清净自在。可你洗澡一次三小时,我等得心里发慌,你这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里面出了什么事呢。你自己说实话,咱们是不是该调整调整?”

刘翠芬脸上的不悦逐渐变成了恼火,她深吸了一口气,手上的毛巾啪地甩到沙发上,“老王,什么叫‘三小时洗澡’?我这才住了不到一个月,怎么就那么不合你意了?咱们这叫试婚,大家就该彼此包容、理解。”

我也来火了,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是得包容,可我就搞不懂了,咱俩试婚,怎么感觉我跟你像是在磨合不来?再说了,我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多事儿,就是实在受不了这种‘规矩’。”

“规矩?”她冷笑了一声,瞪着我,“老王,我这一辈子过得清清白白,勤俭持家,现在倒成了毛病了?你说的什么三小时洗澡,我可是泡着泡脚、蒸着蒸脸,你不懂也不问,就这么横挑鼻子竖挑眼,真是太让人心寒了!”

一时间,气氛僵住了,我盯着她,她也盯着我,两个人都没再说话。屋里静得只能听到时钟的滴答声,似乎那小小的钟摆都在提醒我们,这样的相处恐怕很难持续下去。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心里有些放松,正好趁机缓解一下。开门一看,是我儿子和儿媳妇来了,还拎着一堆‎水果和点心,显然是来看看“试婚”进展的。

“爸,刘阿姨在家呢!”儿媳妇小丽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紧接着把水果递给我,挤眼睛示意我:“怎么样啊?和刘阿姨相处得不错吧?”

我和刘翠芬勉强挤出个笑,儿子立刻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劲,偷偷瞄了我一眼。

“哎呀,老王,快给孩子们拿杯水去。”刘翠芬也顾不上刚刚的别扭,忙不迭地转身进了厨房,动作利索得让我也有些惊讶。

我端着水,儿子看着我问:“爸,感觉你今天脸色不太对啊?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

我搪塞地笑了笑,压低声音说:“也没啥,就是些小事儿,生活习惯上不太一样罢了。”

“爸,生活习惯这事儿啊,我觉得你们互相理解一下就行嘛。”小丽笑嘻嘻地说,“刘阿姨一个人过了那么多年,可能生活方式上有些独特,你们慢慢适应适应。”

我刚想说话,刘翠芬从厨房里端了盘切好的水果出来,和颜悦色地招呼着儿子和小丽吃水果,仿佛刚才我们谁也没生气,气氛反倒缓和了不少。

“哎呀,小丽呀,来尝尝我特意给你们备的这进口水果,新鲜得很。”她亲切地把盘子递过去,还仔细地给他们挑好水果,看得我也不好意思再把刚才的事提出来了。

吃了一会儿,刘翠芬转头看着我儿子,故作随意地开口:“小张啊,你爸这人啊,实在有点不习惯有人在家照顾他,我是想啊,不知道咱们这试婚他会不会不自在。”

儿子听她这么一说,赶紧打圆场:“刘阿姨,我爸确实有点随意惯了,不过有您陪着,他也高兴啊。”他看了看我,又加重语气说:“爸,你不也总说一个人太冷清了吗?”

我只能点头笑笑,掩饰自己内心的无奈。

儿媳妇看着我们几人,笑着插嘴:“爸,刘阿姨要是真有点生活习惯跟您不同,您多体谅些嘛。刘阿姨,您看,爸也是实诚人,您有什么要求啊,都别藏着掖着,您俩互相说出来就是了。”

刘翠芬笑了,叹了口气:“哎,日子本来就是这样,咱们慢慢来吧。”她看看我,似乎在等待我继续表态。

可我却觉得自己硬是憋不出一句热络的话来。家里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忽然来了个总是有“讲究”的人᠎,不禁让我觉得自己变成了那个要“看别人脸色”的人。甚至连每晚看电视都得‫小心翼翼,这种日子也太别扭了。

儿子和儿媳妇待了一会儿就走了,走之前还特意叮嘱我“要对刘阿姨好点儿”,好像我是那个无理取闹的人似的。我心里越发不舒服,但想着儿女们的关心,也勉强应付着把他们送到门口。

门一关上,屋子里。刘翠芬转身看着我,眼睛里闪着一丝疑惑,似乎对我方才的态度有所不满。

“老王,咱们这样试婚,难道就是为了给儿女们看个热闹吗?”她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透着不服气,“我和你出来是过日子的,不是互相折腾的,你能不能多体谅我一点?”

我一时语塞,她话里的无奈和质疑,让我心里隐隐有些愧疚,但我还是觉得没必要在这些小事儿上这么计较。

我叹了口气,说:“刘大姐,我这人生活习惯确实不如你讲究,但你要是真觉得难受,咱们就开诚布公地说清楚,没必要憋着闷着。”

她盯了我片刻,眼神慢慢柔和下来:“老王啊,我也不是想给你添麻烦。只不过咱们过日子,总要互相理解。你看,我在这儿天天忙着做饭打扫,想给你个舒适的家,换你来是不是也该稍微迁就一下?”

我点了点头,“是该迁就些。但我还是希望别太过,咱们都为彼此考虑点儿,日子才过得下去。”

她叹了口气,“行,既然咱们都不容易,那就各自退一步。以后我洗澡时间能少就少,不过有时候,我泡泡脚、蒸个脸什么的,你别催我。”

我松了口气,想着这也算达成了某种默契。

然而,尽管我们都做了让步,但真正的相处并没有因此顺利多少。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生活仍然被一些小事打扰得不清净。有时候我觉得房间里沉闷,就想开窗透透气,可刘翠芬非得把窗户关上,说怕有风。再比如她一有空就唠叨我看电视的时间,仿佛我是个孩子,需要时时被提醒。偶尔她会让我陪她出去跳广场舞,我实在不喜欢这种吵闹的环境,她就独自出去跳,然后回家后总是感叹:“老王,要是你能陪我出去走动走动,咱们的生活多有意思。”

我听着这话,心里烦躁,又不好发作。对一个人好,难道非要在她喜欢的事上表现得热情洋溢吗?但转念一想,刘翠芬说得也没错,试婚本就该互相扶持,我是否太自私了?

日复一日,彼此间的磨合并未让我们的关系更亲近,反而让我们愈发意识到的差异。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刘翠芬的“试婚”生活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妥协而变得顺畅。每天、鸡毛蒜皮的事不断地冒出来,像是我稍微吃点儿油腻的食物,她就会念叨我肠胃不好,劝我少吃,还会在饭桌旁一遍遍提醒:“老王,注意健康呀,不能只图嘴上舒服!”

“行行行,”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越来越觉得憋闷,“你做的饭这么香,我也就是偶尔多吃一口嘛,别老这么紧张。”

可她却摇头,“我这是为你好,过日子就得细心,不然将来你自己还受罪!”

这样的对话每隔几天就会重复一次,每次她都以一副“我是为你着想”的姿态出发,可,反倒觉得自己像是成了她的“管教对象”。心里头的不自在越积越多,但却始终咽了回去,想着忍一忍总能过去。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越来越怀疑,咱们俩真能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吗?

有一天,她的女儿小芳带着孩子来家里探望。小芳很活泼,见到我就亲切地喊:“王叔叔!”边喊边给我递了礼物,还笑着说:“我妈老念叨您,今天来看看你们俩过得怎么样。”

我笑着接过礼物,说:“你妈在我这儿啊,过得挺舒服的。”

可刘翠芬听了,却白了我一眼:“什么叫‘我在你这儿’?这也算是我们俩的家,我也是这个家的一分子。”

她这么一说,小芳立刻察觉到了什么,连忙笑着打岔:“哎呀,妈,您和王叔叔都生活一辈子了,现在相互有点意见,不是挺正常的吗?”小芳的孩子正好闹腾起来,她赶紧哄了哄孩子,继续说,“妈,您多些包容吧,王叔叔人老实,可能不太习惯你这种细致的作风。”

刘翠芬哼了一声,,突然冲我说:“老王,这房子还真要讲究一下气氛,晚上窗帘记得拉上啊,省得邻居看进来。”又转身对着小芳嘱咐,“小芳,以后你少给你王叔叔带这些高油高糖的零食,他不太适合,知道吗?”

我听着这话,心里委屈,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被监管的孩子。可一想到是刘翠芬的女儿在场,也不好当场翻脸,只能无奈地笑笑,“好好好,听刘大姐的安排,大家都图个开心嘛。”

小芳听了倒是忍不住笑了,“王叔叔,您和我妈啊,也就是这点生活习惯上不太一样。她在家里总爱操心,一旦碰上事就特别认真,您别介意。”

我勉强点了点头,可看着刘翠芬摆弄东西时那种一本正经的样子,心里突然觉得很累——这样的日子,以后还要这样过下去吗?

小芳走后,我忍不住对刘翠芬开了口:“刘大姐,咱们试婚到现在也快一个月了,你觉得我们这个‘家’,适应得还好吗?”

她愣了愣,缓缓地说:“我没什么不适应的,就是你这人吧,性子太随便了,做事不够细心。”

我苦笑了一下,“性子随便这事儿,我这么多年也没改,您看,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这试婚,就是看合不合适嘛。”

她突然皱起了眉头:“老王,你说的意思,是不是觉得我们不合适?”

“我也不是说不合适,”我叹了口气,“只是有些东西可能需要磨合得久一点,而不是一上来就想要改变对方。我真心觉得吧,咱们这个年纪,能互相陪伴就行,不用去要求那么多。”

刘翠芬看着我,语气有些冷淡:“老王,你这人就是不懂生活的细节,老是敷衍了事。我跟你试婚,想的可是要真心过日子,能互相照应着走下去的。”

我一时语塞。说实话,开始这段“试婚”生活的时候,我也有些期待,想着能有个人陪伴相互照顾。可是这一个月的相处下来,我似乎对这种日复一日“被管理”充满了抵触。

最终,我还是决定:“刘大姐,我觉得我们俩可能不太合适。您是一个非常讲究生活品质的人,而我呢,性子比较随和,也不太喜欢受到太多约束。与其这样勉强相处,还不如早些把话说开。”

刘翠芬听完这话,沉默了很久。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难过和失落,但还是点了点头,轻声说:“你说得对,老王。与其让彼此都不痛快,不如各自去寻找更适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