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寿山石艺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发表时间: 2019-10-12 10:47

寿山石艺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款识”:又叫“题款”或“落款”。款识是作品完成后,签署上作者姓名、字号、时间、地点或施印,也就是盖上的印章。“识”指的是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可以是心得抒发,也可以赋以诗词。




郭懋⁧介字石卿款识

“款识”艺术并不是寿山石雕文化创造的。《鹤林玉露》说:“题高诗透过一二笔,便觉不止于画。”从唐代王维、杜甫起就有题画诗流传下来,而它兴起于北宋中期文人画的崛起,到元朝更为盛行,尤其讲究“书画同体”,就是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其中画面的题款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玉璇款识

寿山石雕的款识艺术,是受到书画的影响并从中“移植”来的,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如清朝雕钮名家周尚均,在印面上刻八分体的“尚均”独具特色,被誉为“尚均钮”。还有杨玉璇、魏汝奋等名家均有在自己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周尚均 款识



书画以笔墨纸为载体,以不变的卷轴为形制;石雕则以刻刀作工具,在变化万千的作品外形制约下,寻求表现空间,且还要考虑到雕刻之后的因素,选什么字体,字体的大小,章法的安排,空间位置的选择,整体与留白的关系,印章钤印雕刻的高低等等。



款识林发述善伯洞石

总而言之,款识艺术虽然不是寿山石雕艺术的主体,但是它能够丰富并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破坏作品的原有意境。这就要求雕刻家要掌握更多的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加强绘画、书法、篆刻、美学、色彩学、艺术理论、历史文化的修养等等。



款识艺术的借鉴和移植

是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遗产

也是‏丰富和发展寿山石文化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未按职称排序

以找到的资料随机排序



丁梅卿



林亨云


郭功‭森


姚仲达


郑明


王祖光


郑幼林


王炎铨


周宝庭


林飞


黄丽娟


潘惊石


王一帆艺名逸凡


庄长华 号石怪


冯志杰 号石癫


林碧英


林炳生


江依霖‎


李懿


建辉


叶锦齐


陈强


雷剑镖


徐丹


陈銮


林健


欧雨翼


林伟国


郑国​锋



李福生



何光速 字遲之 号九如


何光速 字遲之‮ 号九如


叶林心


⁨林雲曦


陈达


刘爱珠


邱雁芳


陈文斌


翁祖辉 字亦⁣凡


陈子奋


林᠎文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