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赏析网

岩茶之道:水仙、肉桂,做青熟透为上

发表时间: 2020-05-15 22:55

岩茶之道:水仙、肉桂,做青熟透为上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昨天喝到一款香气不错的新茶,口齿生香。

当然那是白茶,并且是一款芽头很漂亮的白牡丹。

今年的岩茶新茶,还在加工期。

距离正式上市,时间还很早。

从今年的天气看,武夷山的春季也是晴多雨少。

那些生长在坑内,岗上、涧旁的水仙肉桂,晒了更多天的日光浴。

晴天多,光照温和,空气含水量较低。

这三驾马车,可以拉动茶叶的香气物质积累。

想到这茬,麻花就憧憬着在不久之后岩茶上新。

那些黄观音,金牡丹,雀舌们,一个个都能香到爆炸。

香到能把人香晕,达到迷倒人的程度,颠倒众生。

喝岩茶,当然是看重香气的。

按普遍的喝茶看法,武夷岩茶更注重水香。

水香指茶汤喝进嘴巴后,能感受到的香气,别称落水香。

落水香的有无,程‎度是否浓郁?可以直观检验岩茶的品质。

但昨天在和朋友喝茶交流时,他们提到关于落水香的看法。麻花觉得很有意思。

特意今天写出来,和大伙们分享。

《2》

朋友M君聊到,大部分人喝岩茶都看重落水香。

不过他觉得武夷岩茶的落水香,和山场原料没多大关系。

最重要的是看工艺,看做青。

一泡正常品质的岩茶,做青要做得熟,做得透。

这样它的香气才会落水,形成落水香。

岩茶在做青时,如果做得偏轻,那出来的成品往往以“面香”为主。

往往是闻起来特别香,香得特别浓。

但等到茶汤喝进去,尝入嘴巴里,往往又感觉不到什么香气。

这类重面香,轻水香,香不落水的岩茶,香气表现不稳定。

做青没做透会让岩茶在后期炭焙精制时,香气不好保留。

因此,茶香赏味期很短暂。

像一阵风似的,哗啦一下就飘散开了。

麻花对他的观点,大致上表示认同。

不过,不得不提的是,岩茶的山场环境对落水香也很重要。

脱离了特定的小山场,小气候,岩茶压根做不出岩骨花香

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说白了,这背后就是物质基础不一样嘛!

山场好,山场正,茶青鲜叶才能积累下充足的芳香物质。

等到后期做成茶后,一泡优质的正岩茶才能在干茶、盖香、挂壁香、落水香、叶底香上面,逐一尽情的释放香气。

《3》

做青的好坏,为啥对岩茶的香气影响这么大?

武夷岩茶的做青,原理并不复杂。

岩茶的萎凋叶在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擦,使叶片边缘逐渐破损,在自然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

岩茶的做青,重点是看摇青和走水。

发酵程度,走水顺畅程度,决定岩茶做青的质量。

武夷岩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少香气物质在做青环节成型。

原本不同品种的岩茶,鲜叶内部的香气成分不一样。

所以会造成品种香的差别,A是A,B是B。

肉桂的特征是桂皮香,水仙品种香是兰花香。

具有辨识力的品种香气,这是由岩茶的基因决定的。

但岩茶在加工进程里,通过酶促作用还有热化学作用,会生成不少的香气物质。

在岩茶萎凋和做青的过程中,大分子的香气化合物会在酶的影响下自然水解。

例如,橙花叔醇、香叶醇、芳樟醇等,在这个阶段内产生。

这些能够具有花果香的香气化合物,逐渐游离出来。

同时岩茶在发酵的过程中,通过酶促氧化作用,会生成不少香气。

不少脂质物质,‎降解成了醛类、醇类、紫罗酮等花香、甜香等重要芳香成分。

最后,岩茶的加工需要经过杀青和焙火。

杀青和烘焙的高温条件,可以促使植物蛋白发生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

最终形成焦香、烘焙香、甜香等香气成分。

从岩茶的香气物质来源看,工艺是岩茶香气形成的重点。

做青环节对岩茶的香气影响真的很关键!

《4》

岩茶的做青,要求做透,做熟。

做青的质量好坏,会影响岩茶的香气表达。

之前在某牛栏坑主家喝茶时,那位相熟的茶农讲了个有意思的例子。

做一款岩茶,像盖房子。

前期初制,像是在打地基。

而到后期炭焙,则是正式动工盖房。

地基打得好,一座房子才能盖得起来。

如果是地基没有打好,那么只能盖空中楼阁,盖不了房。

哪怕是盖了房稳定性也不高,容易垮塌。

回到做茶上,只有做青做得透、做得熟,岩茶才能进一步焙火。

要不然,就会出现焙不进火的情况。

武夷岩茶做青环节的做熟,做透,考验做茶的功力。

做透,意味着岩茶做青过程的“走水”很干净。

岩茶鲜叶采摘下来,直至做青完成,一直在走水。

叶片通过源源不断的失水,影响内质物质的转化,达到较好的走水效果。

做熟,指岩茶在做青时发酵到位。

发酵到位的岩茶,内在物质转化充分,整体品质更能熟化稳定。

那些在做青过程形成的醛类、酮类、醇类芳香物质,占据了岩茶香气的主体。

喝岩茶感受香气时,到底能不能实现充裕的香气落水。

寻根溯源,少不了提到岩茶的做青质量!

《5》

武夷岩茶在加工时,若是做青不足。

做青程度做得偏轻,那会让岩茶的香气变得轻飘。

闻⁢起来香气奔放,但喝起来香不落水。

做青不足,基础没打好,会导致岩茶的香气变得不沉稳。

唯有做熟、做透,岩茶才能实现香气落水。

做熟的岩茶,发酵程度适中。

岩茶的发酵会影响到香气的类型。

一般发酵程度轻一些,呈现出来的是馥郁花香。

而发酵程度重一点,则更偏向熟香型,果香更突出。

但这轻与重之间,要把握好尺度。

一旦偏轻,摇青偏轻,发酵偏轻,会让岩茶的香气带青气,滋味苦涩。

而如果摇青过重,叶片红变较多,则容易令香气变浊,产生发酵味。

甚至于,个别发酵过头的岩茶,还会在茶香上闻到一股子红茶味。

当你遇到一泡岩茶,喝起来特别有红茶的感觉时,那就别见怪了。

这背后,多半是发酵过了头!

《6》

做青,是岩茶品质成型的基础阶段。

同时也是香气主体形成的阶段。

很多时候,喝到一泡香气有问题的茶。

“香气不落水,重面香。”

“茶香闻起来像红茶,不清爽。”

“明明茶叶没返青,却闻到了青臭味。”

……

这种种怪象,都可以在做青环节找到原因!

喝茶消遣,如果要邂逅一款香气迷倒众生的岩茶。

那么它的做青过程,一定不能出差池!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