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2 19:43
从题目“‘妈妈,我想再玩一会儿’,有2种回答,伤孩子最深”的表层含义来看,是要阐述当孩子说出“妈妈,我想再玩一会儿”这句话时,存在两种回答方式会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
我曾在公园里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在游乐设施那里玩得正开心,他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再玩一会儿。”他的妈妈皱着眉头不耐烦地回答:“玩什么玩,就知道玩,再玩以后没出息。”小男孩原本兴奋的小脸瞬间变得沮丧,眼里的光彩也消失了。这种回答方式,首先是对孩子玩耍需求的否定。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耍中探索世界、发展创造力和社交能力。妈妈将玩耍与没出息划等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正当需求是错误的,从而产生自我怀疑。其次,这种带有贬低性的话语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妈妈眼中是一个不好的孩子,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在以后做任何事情时都可能畏首畏尾。
还有一次,在一个家庭聚会上,一个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再玩一会儿。”她的妈妈则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知道去学习,你就只知道玩,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小女孩听了这话,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玩具,躲到角落里去了。这种回答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 家的孩子作比较,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教育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这种比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而且,妈妈这种嫌弃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爱,觉得自己是不被妈妈接纳的,这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巨大的创伤。
从深层次来看,这两种回答反映出的是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和亲子沟通方式。家长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需求,而是将自己的期望和焦虑强加给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玩耍和学习同样重要。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用积极的、正面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而不是用伤害性的话语去打击孩子。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建立在理解、尊重和爱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否则这种不当的回答可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影响孩子的一生。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