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7-07 22:1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是今天看到的一个标题。
不小心瞄到的。
其实,到了周天总是不想工作,不想打开电脑,不想接电话,还不想回复工作消息。
穿上大袍子起来给蓝绣球浇水的时候,一边细心地喷它的花蕊,一边感慨世界的美好,造物的神奇,居然生出了绣球花这样美丽的花卉来,妆点我们的桌面。
用空气炸锅烤了一小片披萨,用小白锅煮了两个白水蛋,又洗了两只陆说送的水蜜桃,还调了小半碗酸奶麦片。
这样吃的好处是,我已经成功减重10斤,旗袍从L码穿到了M码。
李麻花眼红得不行,昨晚已经把仓库里积灰甚久的跑步机搬了出来,准备用跑步来超越我。
我对着她轻轻地唱:六月不减肥,七月徒伤悲,八月没人追,九月......编不下去了,打住。
吃完早餐,手机响了一下,是骚扰电话。
问,你要贷款吗?不用谢谢。
隔壁邻居是做相士的,看风水那种。
一大早挟着罗盘出门去,我无聊地在阳台上问他,你这是忙哪里的业务啊?
他说,有个客户的公司要扩大经营,我去帮忙看看场地。
啊,这时候怎么还会有人想要整个大盘子出来折腾?村姑陈意外极了。
邻居解释说,客户自己是做不下去了,但找到了投资,所以要扩大一下。
什么行业?还可以拉到大笔投资进来?
邻居已经走远了,遥遥的声音传来,是做公号卖茶的。可能你还会认识。
我认识?自己做不好却有本事拿别人投资的业内人士,掐指一算,也就那几个了。
这世界上总是不缺钱的,端看你有没有本事捞到。
不能从市场上赚到钱,从投资人那里赚,也一样是赚。
在下佩服。
《2》
就是在这时候,无意间溜到开篇那个标题的。
“武夷岩茶真的会像铁观音一样崩盘?”
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心里冒出来的想法是,嗯嗯,这是个“铁观音人”出的标题。
想想看,如果不是极熟悉铁观音,怎么会知道铁观音曾经崩盘过呢?
十几年前,当铁观音不再流行之后,武夷岩茶风生水起,早年做铁观音的那帮掌柜们,迅速改旗易帜,卖起了武夷岩茶来。
而现在,武夷岩茶价格大变,他们自然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且,又生怕重蹈当年的覆辙,是以,本能地拿铁观音与武夷岩茶做了对比,有了关于崩盘的疑问。
遭遇过一次危机,当第二次危机疑似要袭来的时候,才会更加地恐慌。
反观那些不慌的人,大多数,是无知者无畏罢了。
尤其,这些掌柜们,做过铁观音,也做过武夷岩茶,他们对这两个茶类的内幕都是极为熟悉的,大约是看到了相似之处,才会有此疑问。
毕竟,同一帮人做的东西,自然是同一种手法。
优,劣都一样。
他们自己知道后门在哪里。
他们自己知道什么程度叫做崩盘。
《3》
其实,村姑陈写这篇文章,或者说,村姑陈对这个题目感兴趣,倒并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对于崩盘这个概念,想要探讨一番。
毕竟,崩盘这个词,从三年前就频繁出现了。
几乎是每年的春茶季,都要出现一次,跟那个农药的视频一样。
好似一到采茶,就会有人来揣测一番,**茶会不会崩盘。
在这里不讨论其心理“阴暗”与否,单论这波被害妄想症,就病得不轻。
并且,会有一些不明真相,却没有强大内核的茶友,会受其思想的影响,掉入坑里去。
比如,某些茶掌柜,一边大肆宣扬**茶即将崩盘,一边就把假冒的**茶拿出来低价倾销,称为“崩盘前的大甩卖”。
无形中,就给了消费者一个买便宜货的理由,也给自己的假冒货,争到了卖得精光的机会。
所以,崩不崩盘,何时崩盘,何为崩盘,真的,需要好好来探讨一番了。
免得,盘还没崩呢,假茶就已经借着崩盘的风甚嚣尘上,赚个盆满钵满了。
《4》
什么是传统意义上的崩盘?
窃以为,就是爹不疼,妈不爱,谁都不搭理,根本卖不出去了,连白送都没人要了。
毕竟,盘子已经崩了嘛。
缺了口的盘子还能装菜吗?不能了。只能扔掉。
但是,当下的武夷岩茶,到这个程度了吗?
并没有。
当下的武夷岩茶,只是价格降了,只是价格回归理性了,只是购买高价岩茶的客人少了,于是,大大小小的掌柜们坐不住了,纷纷抛开经销商,出来直播了,而已。
就像五胡乱华的时代。
就像唐亡了之后那近百年的格局。
乱,却没有失了根本。
当下的市场,虽然乱,但喜欢岩茶的人仍旧是在的,想喝高端岩茶的人还是在的,只是他们不再像当年鼎盛时期那样狂买,或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现在的消费,回归理性了。
当然有人要抬杠,称,我家贵的岩就卖不动了,只有便宜的岩茶才卖得动。
嗯,那请问这位掌柜,你家的茶卖不动,是因为岩茶行情不好了,还是因为你自己家的茶品质不行,根本没有特色呢?
混了这么多年,你家的岩茶仍旧只有山场主这一个title,你家主打的茶品是哪款,你家经典茶品是哪款,你家的工艺有什么优势.....
这些,你有吗。总结过吗。提炼出来过吗。茶友们知道吗。
如果没有,除了山场,在工艺上,在技术上,在产品定位上,完全没有特色,没有让人记忆的点,那请问,你家的茶凭什么能卖得出去呢。
真正热爱武夷岩茶的人买茶,绝不会买大路货。
比如马头岩肉桂,二三十户人家都在卖,且大家都出来直播了,被消费者直接联系上的机率非常之高,这种情况下,对消费者而言,购买马肉的可选择的余地非常之多,这时候,人家凭什么抛下那十几二十户人家的马肉,专买你家的马肉呢?
难道就凭你家的马肉最便宜么?
呵呵。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
一款产品,如果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没有可令人记忆的点,它再便宜,大家也只会嫌它不够便宜,盼望着它可以更便宜。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所有卖不出去的茶,必定有它卖不出去的理由。
与其在把原罪全部归究于市场,不如晚上回家,垫高了枕头,细细想想,自己做茶这些年,倒底都做出了哪几款优质的茶。
如果只是泯然众人矣,那就不要怪大浪打来的时候,成了先被淹没的那块小礁石。
《5》
武夷岩茶没有崩盘。
只是,消费者更加理性。
只是,市场的运转进入了下半程。
从上半程的蜂拥高端茶,只买天价茶,步入了下半程的拼品质,拼实力,拼口碑,拼个性。
当那些虚高的价格如同浮花浪蕊一般被风吹雨打去之后,技术水平,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岩茶品牌是否具有持续竞争力、是否还有上桌资格的绝对硬件。
茶叶没有特色,只是一味地打价格战,很快就会被人从桌上挤下来。
还是那句话,消费者需要的,不是引流款。
是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
四处寻找引流款的,是那些根本不会在喝茶这件事情上有预算的葛朗台。
他们随波逐流,不值得珍惜。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